【诗与大地║拓展】1519 久违的灯笼果儿║施巍(辽宁)诵读║箫雅(主编║泽文)

久违的灯笼果儿
作者║施巍(辽宁)
诵读║箫雅
主编║泽文
编辑║荆枫

有细心人注意到,如今有太多物种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失,有些物种也只能在记忆中寻觅,失去的那些不单单是物种的本身,更是对往事的淡漠。
近日,闲来去哥家串门,一进院子看见一排叫不上名字的绿油油的植物,长在花丛中间格外显眼,只见它的叶子上长满锯齿儿,枝条上有尖硬的刺儿,在叶子与枝条之间悬挂着一串串玲珑剔透如玛瑙般的小“灯笼”,果实顶部还顶着洁白的花蒂,它像一把精巧的小伞为灯笼果儿遮阳,其形状煞是可爱诱人,转念感觉到仿佛在哪里见过它。瞬间,我极力地在储存的记忆中搜寻检索……
哦!想起来了!这不是灯笼果儿吗?真是久违了啊!没想到还能在这里看到这个儿时记忆深刻的灯笼果儿。
灯笼果儿,顾名思义,形状很像过年时家里高挂的灯笼一样,只不过灯笼是大红色,而灯笼果儿是翠绿色,到了秋天成熟后,它才会变成浅紫色。灯笼果儿上面有一条条儿显眼的白道道儿,就像灯笼上的骨架,上面纵横交错的纹理犹如灯笼上的花纹儿,各式各样,从里到外透出诱人的喜爱!
看到眼前的灯笼果儿,儿时的回忆瞬间涌上心头,而这种回忆太多的是思念,也夹杂着一丝丝酸楚。
记得小时候,一有空就闹着大人带着去公园游玩儿,在公园门口常常见到售卖各式各样小玩具、小零食的人,其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一位满头白发,身上穿一件蓝色带补丁的粗布小褂儿,一条黑色也带着补丁的裤子,看上去衣裤虽然破旧,但还整洁“体面”,她蹲在地上,脸上堆满笑容,注视着面前小柳条筐里装满的翠绿色灯笼果儿,上面还放了一个和乒乓球一般大的酒盅,她对过往的游人小声吆喝道:“灯笼果儿,一分钱一碗儿!”尽管她的叫卖声很小,但对我的吸引力极大,我走过去蹲在装灯笼果儿的小筐旁,目不转睛的注视着一颗颗翠绿的灯笼果儿,那种贪婪的目光,恨不能把每颗灯笼果儿都装进我的兜里。而此刻,口腔里津液泛滥,欲忍不能,我手中紧握着的一分硬币已经不由自主地向手指尖滑落,一咬牙把一分钱递给了老太太,见她把酒盅装满灯笼果儿,然后,倒进用书纸拧成的三角形小纸兜儿里,我接过纸兜儿时,她又带着笑容从筐里捡出一个灯笼果儿递给我,我急忙说:“谢谢!”她没有回应,只是和蔼可亲地微笑着向我点点头。

我双手捧着装满灯笼果儿的纸兜儿,不舍得立刻吃掉它们,强忍着先拿出一个用舌头舔一下,上面的小绒毛有些扎,粘上唾液的小东西更加晶莹剔透。实在忍不住了,就咬上一小口儿品一品,再全部放进嘴里用力咀嚼。嚯!那种感觉通透全身,酸到解馋、酸到解暑、酸到精神,那时候我丝毫没有感觉到灯笼果儿酸涩的味道,而是一种满足、一种清醒,一种难以表达的味道……
如今,当我与灯笼果儿重逢时,虽然看到它晶莹剔透可爱的样子,却不敢轻易去品尝它,看着它会比吃到它更满足,因为我经历了太多,它的酸如今已经难以受用,深知吃它的后果是刺激到“倒牙”、刺激到口水横流,甚至是酸胃!如果不是患有“面瘫”或面部神经麻痹,脸一定会被酸到走型!
小小的灯笼果儿,承载了我多少童年的回忆,它不应该消失,应该更长久的生存下去,并接出更多的果实,让一代代孩童都能品尝到童年的、难忘的味道。

【作者简介】施巍:沈阳市和平作协会员,热爱文学,曾为多篇小说做校对、编辑工作,作品在省内报刊、杂志发表。

【音频总监、主播简介】
箫 雅,辽宁人,国学教师。
诗与大地创办人,副总裁,音频总监。多家平台特约主播。
喜欢写作、朗诵。
辽宁作协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阜蒙朗诵学会秘书长。
多家平台的主播。
诗歌散见于《文学月报》《当代新诗实力诗人》《中国风》《辽宁作家》《中国当代散文实力作家》等报刊杂志。
曾获得多项文学征文及朗诵奖项。

【主编简介】
吴艳民:笔名:吴泽文。诗与大地 主编。
沈阳市和平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沈阳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网会员,中国散文网会员,自由写作者。
声明:插图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总编联系方式15841806399文字 版权属原作者。
音频来自主播。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栏目:
【诗与大地·蒙古贞部落】
【诗意阜新】
【阜蒙诗词·现代诗】
【诗与大地·名家有约】
【诗与大地·拓展】
【诗与大地 塞北散文】
【诗与大地 新荷流韵】
【诗与大地·绝句小说】
【诗与大地·读诗心得】
【诗与大地·诗坛十三姨】
【诗与大地·渤海潮】
【诗与大地·诗情画意】
投稿请微信搜索关注“诗与大地”。
总裁总编辑:
微信:荆枫wu2630582695
副总裁音频总监:
微信:箫雅jia745405216
投稿请附200字以内作者简介,照片一幅。有声作品MP3格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