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外的风景
文图/特约作者:饶晓辉

相信每个人都清楚,这几天来最热门的话题非高考莫属了。新闻、网络、抖音、微信朋友圈等传播平台,几乎都被高考霸屏了。家有考生的家长们,更是令人叫绝:拉条幅、喊口号、穿旗袍、手举向日葵、考场外聚集等候,真可谓是五花八门,难为天下父母心哟!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几千年沿袭下来,中国式父母的心态,也是每个做家长的夙愿。他们之所以重视孩子的高考,是因为他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在日益强大发展的中国,没有更深层次文化的孩子,是很难适应社会潮流的发展和立足的。所以每年的高考时,家长们的花式应援,可谓是给紧张的高考平添了些许轻松氛围,也成了考场外的另一类风景。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崇尚追求“高考彩”:什么考生第一场考要穿红衣服,寓意“开门红”;后续穿绿色衣服,期愿高考一路绿灯通过。还有那些家长在穿衣上也有讲究,妈妈们要穿旗袍,寓意考生“旗开得胜”;而爸爸则要穿马甲之类的,盼望马到成功。更有将开考时间的6月份7,8,9日,都被“才高八斗”的家长们,视为“天意”的谐音:录取吧就!大有考得不好天理不容之势。凡此种种,总之是五花八门,花样迭出,年年都有新创意。

诚然,对于考生家长的这些行为,社会上有赞也有弹。但不管是什么声音,我认为,高考的确是人生大事,父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应援,不能用对与错来衡量。况且,自古以来,金榜题名就是中国人一生中的大喜事之一,父母为考生所做的一切,也就是为求一个好彩头。至于家长们的愿望能不能实现,最关键的还是要看孩子们的真才实学。
高考,已不只是考生一个人在奋斗。除了期许的家长,还有一道道更靓丽的风景令人感动,那就是为高考保驾护航的公安、交警、消防、城管、医疗和社会各行各业的爱心志愿者们,是他们全力为考生们营造安全和谐有序的考试环境。高考,俨然已成为全社会关心的大事。
在收获的六月,愿每一个寒窗苦读十余载的莘莘学子,都能以梦为马,愿你所想。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