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全国第十届“芒种”笔会征稿启事点击:https://m.booea.com/news/s_3171149.html

《故 乡 的 土 糖 寮》
作者:李上池
故乡的土糖寮座落在村边的一处坡地。坡地周围都是农田。为了进蔗和产糖的外运,在农田里修了一条约莫2米宽的机耕路,机耕路与乡道连接。土糖寮环景优美,空气格外清新。
上世纪五十年代,为了将村里种的甘蔗转为更赚钱的产糖行业,同时承接外村的甘蔗,压榨制糖,增加村的经济收入,村里一批有识之士提出以生产队之力,自力更生兴建土糖寮,得到村民的一致赞成。
土糖寮占地二十多亩,日加工糖蔗约3000公斤,产糖约250公斤,这样的规模在土制糖寮来说是比较大型的。
故乡的土糖寮远近闻名,它不仅榨村里的蔗,还广开了门路,方圆几十里的蔗民都拉蔗来榨。每到甘蔗收获季节,土糖寮便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赶牛声、蔗汁流淌的叮咚声,很远都能听到。土糖寮为家乡经济带来了不少的收入,见证了家乡的辉煌历史。
土糖寮由主寮、牛寮和磙场三大部分组成。磙场在主寮前面约五十米的宽阔地带。主寮是一间简易的房屋,煮糖的灶、糖床及熬糖用的柴火都集中在这里。
土糖寮的主要设备是2个大绞石, 1个支承绞石的大石盘,两条石柱,3口大号铁锅、瓦缸等。大石盘呈船状,口径达70厘米,重2吨多。
绞石,呈圆柱形,很重,是压榨蔗汁的主要工具。我的堂兄是生产队长,身材高大,富有气力,是安装绞石很有名的师傅。糖寮开榨前,他就自告奋勇,安排几个身强力壮的劳力配合,把绞石安装得牢固可靠,松紧适度,咬合到位,保障绞石运转时既不卡蔗,又夹干蔗汁,为糖寮生产立下了汗马功劳。
土糖寮的绞石是用雷州半岛特有的坚硬结实的玄武岩雕琢而成。绞石上半身凿有齿,打上坚硬的木楔。木楔起到齿轮的作用,带动绞石运转。绞石分公绞和母绞,公绞高大,磙心比母绞高,绞石上下装有轮轴,并排安装在一块厚重的大石盘上,上面用一大块木板固紧轴心,然后连结着一根七八米长的木引擎,像起重机的巨臂,从绞石伸至牛的跑道,牛力作用于引擎,引擎传力至绞石,通过绞石运转榨取蔗汁。
绞石运转由牛来牵引。几头牛一字形排开。走在里头的牛承受力最大,选高大有力、沉着耐劳的大水牛;中间头牛承受力次之,选个子高的中龄黄牛;最外头的牛选择既跑得快又机灵的少壮黄牛。
每年榨季到来的前十日,村里人便忙里忙外,做好应榨工作。备稻草、调耕牛、洗锅、清理糖寮、安装绞石等紧张有序地进行。
榨蔗制糖季节,生产队长组织两班人轮流工作。每班配一个专看火候下配料的师傅,2个煮糖工,2个烧火晒柴,1人放蔗入绞,1人赶牛,1人捡蔗渣,3人搬蔗。放蔗入绞,每次放三至四根,有时也多放一些,如出现压榨蔗汁不干净现象,每根蔗要进行反复压榨,直至榨干蔗汁为止。
故乡的土糖寮主要生产红片糖和红糖粉,制作过程分榨汁——熬煮——凝固三道工序。
绞石榨出蔗汁经竹管流进主寮的铁锅,经过半小时左右的熬煮、去渣、下石灰等工序后,青色的蔗汁变得黄橙橙,在锅里翻滚,水蒸气带着红糖味喷薄而出,整个糖寮的空气都是甜的,随风飘扬,几里之外也闻到蔗糖的甜蜜。
土糖寮的师傅手艺特别好,熬糖很会看“火候”,用火不紧不慢,恰到好处。起糖讲够时间、色泽、黏度等,经他们手煮出的红糖成色好,口感香甜,乡邻们无不给予好评。很多蔗农说,有蔗都要拉到壁屋村的糖寮榨。
土糖寮榨村里的蔗得的糖大部分分给村里人用,小部分在市场上销售。榨蔗煮糖有大量的糖波,村里人用来酿制糖波酒,也分给村民享用。糖波酒味道香浓,常饮有益于健康。
蔗糖,又称红糖,乡下人用得最多。红糖保留了甘蔗汁的全部营养成份,味道香醇,含有丰富的铁质、胡萝卜素、核黄素、烟酸等。《本草纲目》记载,红糖性温,有健脾养胃、温中补气、化瘀祛寒的功效,平时女子坐月子用红糖。孩子脾胃虚弱,用红糖来调理,很快就康复。土红糖含有丰富的“糖蜜”,有较强的抗氧化功能,是养颜滋补佳品,有延年益寿功效。
婚庆、入伙、春节等喜庆日子,少不了红糖块。红糖块有喜庆吉祥的象征。
农村土地承包到户后,村里人很少种蔗,附近村民种蔗也少了,加上现代化糖厂的兴起,故乡的土糖寮日渐衰落。糖寮的绞石、石柱、石盘等成了闲置品,村民拿来当石凳,放在村边纳凉。前些年,村里修一条马路,土糖寮的绞石派上大用场,村民用绞石来滚压路基,使路基结实牢固,不沉降。这条马路车来车往,用了几十年还完好,没有洼洼坎坎。
海南有一家传承了六代的土法制糖至今不变。他生产的土红糖除榨蔗工序采用压榨机外,煮糖、起糖等工序仍然坚守传统的制作工艺。他的土法制糖法被评为“海口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土法制糖工艺”。许多人到海南,都特地跑到他家买红糖,作为旅游纪念和美容保健之用。随着人们对原生态食物的日益青睐,土红糖的价值愈来愈凸显。
土糖寮产业,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使村民的生活过得更美好,是一项甜蜜的事业。
我小时侯很喜欢和村里的小朋友到糖寮玩,小朋友们在糖寮高高兴兴地蹦蹦跳跳,乡亲们会给我们甘蔗吃,还有小块红糖、糖头等,很是乐趣。
我亲身感受到故乡的土糖寮的红红火火,看到土糖寮繁忙兴旺的景象,后来也见到它的凋敝。
故乡的土糖寮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永志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