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大统》(六十二)
作者/三木秉凤(周凤森)

云旑月阑祭古英
残阳亭晚孤舟风
霄海烟波万里路
凝噎簋杯寄赤雄

桃李无言,魅自天成,雄关一夫,天地艮境。 我们将历史的镜头再次向前推出五千年左右,在中原大地上,盘居于黄河中上游的原始部落,在其首领黄帝的带领下,打败以蚩尤为首的另一氏族部落,逐渐统一其它各个部落,从而形成部落联盟,黄帝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中国从此开启了有史记载的华夏文明,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从此骨肉相依,风雨同舟。五千年前的此时,亚非欧连接处的中东地区的闪米特人也闪亮登场了。
根据《圣经-旧约》记载,公元前三千年左右,闪米特人在地中海东南沿岸的尼罗河流域和中东两河流域建立了文明,后来这个民族发生了分裂,闪米特人逐渐分裂出埃及人、巴比伦人、犹太人、阿拉伯人等在内的四十七个民族,他们 共同民族信仰也出现分裂,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就是这个闪米特民族的后人信仰出现变化的结果 。《三国演义》开篇曰:“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个结论是站在中华文明的文化土壤中对东方人得出的结论,而对东方文明以外的文明土壤就未必适用。大家知道,地中海东岸的闪米特人自从分裂了以后,就再也没有统一过,至今,闪米特人分裂出的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以及政治、军事、宗教冲突依然是世界的热点和焦点难点问题。
文化之撞,里外各光,表似争霸,灵却融尚。五千年来,中华文明却代代承传,文化大融合,民族大融合,思想大融合,这些大融合后的文明,依旧是中华文明的基石和源泉,虽然在五千年历史的长河中,也有秦朝时期的“焚书坑儒”,也有宋元明清的文字狱,也有五四运动的砸烂孔家店,也有过文革时期的“破四旧”以及“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但在这块中华大地上民族团结,文化共荣,思想互补,宗教并举,从而形成的中华文明却几乎没有被外力强势中断过。全世界的历史学家都在发问,为什么中华文明一直延续至今!而其他三大文明却已消失?为什么入侵中原的外来民族以及他们的思想文化终究会被中华太极文化所同化?中华文化之普世攻关能力却非以武力作为后盾!
中国历史如果从周末春秋战国作为一个界线,在此之前的历史实行的是部落联盟制或诸侯分封制,其后自秦开始实行的是中央集权下的藩属制或郡县任命制。诸侯部落制的特点是族中有族,国中有国、邦中有邦,诸侯部落首领的权力下放,各诸侯国享有国家主要权力,官员世袭,土地分封,但诸侯国必须向中央纳贡缴税并维护中央特权及运转。中央集权制的特点是郡县管理、等级森严,官员实行中央任命,地方服从中央。在春秋战国之前的诸侯部落体系中,由于权力下放,各个部落或诸侯国相互制约,各地方部落首领或诸侯首领为了长治久安,让子孙们能长久世袭占留封地,往往采取“以德配天”的仁治方略,以道德教化民众,上行下效,国稳民安,国家存在的时间较长,如夏朝600年,商朝450年,周朝800年,该二千年之政治,若不是统治者晚期荒淫背道,这些朝代的国运还会更长。
春秋战国以后,特别从秦朝统一全国开始,国家采取了中央集权制,也就是将过去的诸侯部落的地方权力上移中央,由中央实行统一管理,中央集权带来的国运动荡与朝代更替之迅速,有目共睹!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权力在上层国家与下层社会中分配平衡问题,我们仍然需要从中国的太极文化中找寻到应得之答案。

作者简介: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于2016年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只为祖国文化复兴,文化昌盛,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编者按语: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一直在弘扬传播民族优秀文明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软实力,为实现民族文化自信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