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桃源-日核废排海倒计时天下抗议声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当“潘多拉魔盒”最终被打开的日子越来越近,等待人类和世界的,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未来?
综合6月7日新华网消息,一个令全世界分外忧心的事,正在一步步走向现实。6月5日下午,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开始向用于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的海底隧道内灌注海水,这项作业已于6日早晨结束,相关的全部工程预计在6月底前完成。
隧道内充满海水,隧道即与海洋连接,这意味着,排放核污染水的一切准备工作也将完成。当“潘多拉魔盒”最终被打开的日子越来越近,等待人类和世界的,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未来?
据新华网援引日本多个媒体透露:历时约9个月,不顾日本本国国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持久抗议,日本政府一意孤行,偷偷将一条长约1公里的海底隧道在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海域基本修建成型。6月5日下午3时30分左右至6日早间,这条隧道,竟然巳被偷偷注满了约6000吨海水。日媒报道称,这代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进入最后阶段。
日本《读卖新闻》6月7日称:“随着排海日期日益临近,福岛居民的焦虑和不安情绪愈加显现。”福岛县议员西丸武进表示,福岛绝大多数居民都不赞成排海计划,但日本政府却选择充耳不闻。
然,新华社的消息显示:忧虑的远不止日本福岛民众。目前已有超过24万韩国民众参与了反对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签名活动。有民众留言称“核污染水排海不仅破坏环境,还将影响人类健康安全”。
“我们坚信在各方确认安全前,不应排放。”太平洋岛国论坛秘书长亨利·普纳6月6日表示,日方的行为“会打开一个潘多拉的盒子”,但不能等到数十年后才弄清这件事对太平洋地区的影响有多大。
6月5日,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国际原子能机构中国理事张克俭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会议上指出,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是关乎全球海洋环境和公众健康的重大问题,不是日方一家私事。
国际原子能专家认为,核污染水排入大海对环境的影响将是空前的,因为日本所谓的“处理水”总体上依然达不到理想的环境排放标准,而福岛核废水的巨大体量,将导致整个排放过程持续相当长一段时期。德国亥姆霍兹海洋研究中心称,福岛核污染水排放入海后,放射性物质将在57天内扩散到半个太平洋,10年后将污染全球海域。
然而,即便是背负骂名、公然与世界为敌,日本也要将核污染水排海计划进行到底,这背后究竟暗藏怎样的居心?
国际原子能专家认为,向福岛核污染水海底隧道内灌注海水的作业启动,这是日本岸田政府事先经过精心考量和准备的行动,传递出以下几重信息:
一方面,这表明了日本决意要强行排放核污染水的态度。而这样的态度不仅与日本长期渴望打造的“环境立国”形象不符,而且遭遇了周边国家以及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
另一方面,这恐怕也是日本与美欧等盟国间进行政治交易的结果。今年广岛七国集团(G7)峰会期间,日本在反华议题上的表现,换得了G7国家对排放核污染水行为的默许。峰会期间,日本政府为让与会各国进一步“理解”核污染水排海计划,证明核污染水的安全可靠,还特意为各国政要准备了福岛县的农产品和水产品。
国际原子能专家指出,日本的一意孤行充分说明了它宁可无视本国国民及世界多国的正当合理关切,也要与美国等国家“拉帮结派”、进行相互交易的真实动机。这样的行为也反映出岸田政府“所谓的‘国际’就是美国,所谓的‘多边’就是G7”的真实想法。日本自诩“环境大国”,但口中的“履行国际义务”不过是一句空话。
日本《朝日新闻》6月6日透露,近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有专家赴日本福岛实地考察,并将于6月中旬发表最终报告书。日本政府或等待报告书发布后,再强行将核污水排入大海。
“无论最终报告的结果为何,国际社会的反对意见如何,以及这样做对日本的国际声誉影响几何,日本预计还是会将核污染水排放计划实施完毕。”陈子雷说,“因为日本主要遵从的还是美国的意愿。在所谓的‘印太战略’中,真正的主角从来都是美日,而不是这一地区的国家。”
6月7日,中国驻日本使馆发言人就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发表谈话,指出核污染水排海涉及海洋环境安全和人类生命健康,日方必须慎之又慎,不要让福岛核事故灾害延续,不要让全人类子孙后代承担风险。
发言人表示,最新检测结果显示,福岛核电站港湾内捕获的鱼类体内所含放射性元素铯超标,达到日本法定标准180倍,令人震惊。同时据报道,日前日方开始向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隧道中注入海水,这些海水是用来稀释即将排放的核污染水。日方一意孤行,令人愤慨。
中国驻日使馆指出,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危害不可估量。福岛核污染水含有60多种放射性核素,很多核素尚无有效处理技术,部分长寿命核素可能随洋流扩散并形成生物富集效应。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具有跨国界影响,从现有信息看,预计排海时间将持续30年之久。研究表明,自排海之日起相关放射性物质在57天内即可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10年后蔓延至全球海域。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并非唯一选项。向海洋排放核事故污染水在全球没有先例。据了解,除海洋排放外,地层注入、蒸汽排放、氢气排放和地下掩埋也是可行选项。日方未认真研究论证其他处置方案,出于成本考虑决定向海洋一排了之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根据一般国际法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规定,日方有义务采取一切措施避免环境污染,有义务通知并与可能受影响的国家充分协商,有义务评估和监测环境影响,有义务采取预防措施确保危险最小化,有义务保障信息透明,有义务开展国际合作。
中国驻日使馆警告:核污染水排海涉及海洋环境安全和人类生命健康。在这一重大问题上,日方必须慎之又慎,不要让福岛核事故灾害延续,不要让全人类子孙后代承担风险。
笔者认为,日本福岛核事故是迄今全球发生的最严重核事故之一。其造成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对海洋环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推进核污染水处理计划前,日本政府理应认清自身责任,秉持科学态度,履行国际义务。切不可违天下百姓意愿,随意打开“核废水排海”之“潘多拉魔盒”!日方若执意将核污染水排海,是对国际法义务的背弃!也是对全人类及子孙后代的灾祸!为此,特赋《误桃源》为评为纪。
核废决排海,
计划骇奇闻。
放污零处分,
卸临门。
毒魔出墨盒,
灾祸世人孙。
日本犯天意,
利令昏。
一一2023年6月8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