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本文是钟振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宋词人年谱、行实考》(项目批准号17ZDA255)的阶段性成果。秋色忽如许,风露皎如空。平生青鬓馀地,老与故人同。忆得鲈鱼来后,杂以洞庭新橘,月堕酒杯中。宾客可人意,歌舞转春风。〇坐间玉,花底扇,又从容。从容更好,无奈多病已衰翁。赖有主人风味,识我少年狂态,乞与酒颜红。一醉晓鸦起,流水任西东。
赵彦端,《宋史》无传,清·陆心源《宋史翼》亦未增补。《全宋词》小传较简略,且间有讹误,兹予订补。
彦端,号介庵居士。祖籍开封府浚仪县。寓居洪州南昌县。非“鄱阳人”。高宗绍兴十年至十三年六月,左修职郎、临安府钱塘县主簿。十二年四月,降一官,当为左迪功郎。十四年至十五年,建州观察推官。约二十二年至二十五年四月,秀州军事判官。阶官改左宣教郎。约二十六年三月至二十九年三月,知饶州馀干县。
八、约绍兴三十年(1160)至孝宗隆兴元年(1163)五月前,福建路提点刑狱司干办公事。
宋·韩元吉《直宝文阁赵公墓志铭》曰:知饶州馀干县。……充福建路提点刑狱司干办公事。近臣荐所知宗室,隆兴改元,召对。
按,“宗室”指皇族。赵彦端是宋太祖、太宗之弟魏王廷美的七世孙。
九、隆兴元年(1163)五月后,除国子监丞。
宋·韩元吉《直宝文阁赵公墓知铭》曰:隆兴改元,召对。上(按,宋孝宗)迎谓曰:“闻卿俊才久矣。”时王师北伐还,德庄则曰:“臣宗室也,与国家尤共休戚,言敢不尽!前日议者恶人异己,故近臣有不得尽其谋,远臣有不敢进其说。如无近者一战之悔,则将赞陛下以群言为可废矣。愿深为他日戒。”除国子监丞。
按,“王师北伐还”,是婉言此年北伐失利。隆兴北伐,宋军大溃于符离,事在五月间。
一〇、孝宗乾道元年(1165)八月,已为吏部员外郎。
宋·韩元吉《直宝文阁赵公墓志铭》曰:除国子监丞。迁吏部员外郎。言:元丰初,节度至观察使才八员,今乃四十员;防御至刺史才二十员,今乃二百员。乞重名器,抑侥幸。又言:本朝以兵为国,宜汰厢军,以益禁兵。宗室孤遗女,恩所不及,无肯娶者,请听其夫得就转运司试以优之。权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四《官制》二《元丰乾道武臣正任员数多寡》曰:元丰初,节度、观察使才八员,防御、团练使、刺史共二十员,而宗室不与焉。乾道初,节度、观察使至四十员,防御使至遥郡仅二百员,而宗室亦不与焉。赵德庄彦端权尚右郎官,尝请裁酌,后不行(德庄以元年八月建请)。
按,“尚右郎官”,全称即尚书省右司郎官,是右司郎中、员外郎的通称。乾道“元年八月”,赵彦端尚未“权尚右郎官”,这是李心传的误记。当以《赵公墓志铭》为正,定此事在赵彦端任吏部员外郎时。
宋·范成大《石湖诗集》卷一〇《次韵赵德庄吏部休沐》诗曰:窈窕新堂好,委蛇夜直还。遥知欹帽发,正奈卷帘山。门外客姑去,窗前人对闲。谁能乌帽底,尘土涴朱颜?
按,于北山先生《范成大年谱》系此诗于乾道元年二月。
一一、乾道二年(1166)五月,已权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
宋·韩元吉《直宝文阁赵公墓志铭》曰:迁吏部员外郎。……权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
一二、乾道二年(1166)五月或稍后,知江州。
宋·韩元吉《直宝文阁赵公墓志铭》曰:权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会参知政事叶公去位,有阴谓为党者。德庄曰:“吾何党哉?党于是而已。”即请外,除知江州。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三〇《江南西路·江州·州沿革》曰:今领县五,治德化。
按,“叶公”谓叶颙。《宋史》卷二一三《宰辅表》四曰:(乾道)二年丙戌……五月庚戌,叶颙罢参政,以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宫。“江州”,即今江西九江市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