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高庆
炎热的夏天就要到了,为了使师生能健康地度过酷暑,涧西区中信小学结合学校“百草有信”劳动特色课程,举行了一次“夏季养生,艾草伴我行”的中草药养生体验活动。

《黄帝内经》上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夏季昼长夜短,人的气血由潜伏在体内变成了生发而宣泄到了体表,生发之气是热烈成长的状态,所以中医讲夏天要养长。所以,夏天的作息规律是要晚睡早起。晚睡是在晚上十点到十一点之间,再晚也不要超过11点。早起要在天亮五六点钟的时候就起床。起床早了,必须要睡午觉。睡一个小觉对养护身心健康是非常必要的。中医认为中午午时对应的是人的心,是人心神工作的时间,这时候要放下体力或脑力工作,让自己气血重新回流到体内去照顾身心。

夏季还有一个重要的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有挂鲜艾草的习俗。艾是纯阳之物,有驱除蚊虫,升阳去湿,理气血、散寒止痛、温通经络、止血的作用。艾草的应用,在我们中国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五月端午是采艾草的最佳时机,在端午这一天采了艾草以后,我们把它悬挂起来晾干,一方面可以驱赶蚊虫,还可以用来治病。艾叶最普遍的应用,一是用来外洗,人受了风寒,出现了这种感冒咳嗽发烧的症状,一般老百姓就用艾叶煎汤,加点儿这种姜或者葱一起煎汤温,出了汗就能治好。还可以把艾绒加上棉花一起缝起来,做成这种肚兜,对拉肚子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另外,我们用这种熟知的艾叶配合其他的药物内服,也有很好的温补气血,驱逐寒湿的效果。

这次活动中,学校杨玉萍老师不仅给学生讲授了夏季养生的道理和方法,还亲自教学生做艾绒,把阴干后的艾叶放进药碾子里,反复碾压后,筛掉杂质,留下那种细软的艾绒,这种艾绒是艾条和肚兜的主要材料。 俗话说: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学生们通过劳动实践,既学到了很多的养生知识,也体验了劳动的快乐。希望全体师生都能健康快乐地度过这个炎热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