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与镇原中学的五代缘
文/张尚德/甘肃

儿子从镇原中学毕业,今天要走入高考考场,进行人生第一场搏击。
想一想,我们家与镇原中学已经五代渊源,甚至可以说,是镇原中学给了我们家五辈子人有饭吃!
我太爷爷是镇原中学建校时的第一任老师,家谱载:“公讳柄,字公西,生于光绪十九年三月二十日,………工书画,翰墨所注,神情绝妙。一九四二年复原回籍,旋任镇原中学教师。”

老辈人讲,民国三十年我太爷爷自军旅返家赋闲,当时的镇原县长胡维陛正在原文庙基础上筹建县立高小,聘刘养峰为县立高小的第一任校长,刘校长上任后遂聘了我太爷爷做训育主任。
县立高小,正是镇原中学的前身。
我爷爷他们是镇原高小的首届生,我爷爷在县立高小学成毕业后,成为一名教书先生,教学生涯从民国三十七年跨度到共和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足足积攒了四十多年的教坛生涯,桃李天下,获益一生。
1968年我父亲从镇原中学毕业时正值文革,因为家庭成分原因我父回农村参加到公社的生产队,利用劳动间隙,他依靠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自身的艺术天赋,自学绘画被国家录用,并曾执教数十年,说到底,我父亲的饭碗也是受益于镇原中学。

1989年,我考进镇原中学,来到这曾滋润我家三代人的学府接受文化教育,那时农村人普遍清苦,我每周从家里带三十多个馍、一瓶咸菜作口粮,睡的是干板凉床,吃的是开水泡饭,生活艰难反而激励我废寝忘食,我刻苦钻研、死记硬背,在众多老师的认真栽培下,最终不负众望,于1992年考上师专,成为人民教师。从走上讲台算起至今一晃三十年。毫无疑问,这辈子我能吃到财政饭,那是镇原中学给的。其实我们姐弟妹都毕业于镇原中学并全部走入各行各业体制,所以镇原中学事实上给了我们姐弟妹三碗饭,并不是一碗饭。

2020年9月我家小子以优异成绩考入镇原中学,在学习上这小子比我刻苦多了,从高一到高三起早贪黑从未松劲,毕业那天他做过的试题足足拉回一手推车,试卷上密密麻麻,倾注了孩子的心血。记得和几位同事说起我家小子没使用过手机,现场竟然没有人相信,说这种事现在不多见,同事骂我残酷,但那一刻我确实被我儿子的听话妥妥给感动了。
小子是好样的,毕业那天给我捧回一张“优秀毕业生”荣誉证,老社子虽然板起面孔一本正经训诫孩子要谦虚谨慎再接再厉,但回头躲起来却一个人乐了又乐,如果孩子正常发挥,我们家将可能获得由镇原中学授予的又一个饭碗,这正是我的期望。
人是应该感恩的,我感恩镇原中学,是它滋润了我们家五代人,算得上是我们家的衣食之源,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感谢镇原中学,感谢镇原中学辛苦耕耘的每一位老师!
祝愿我家小子考出好成绩,也祝愿每一位考生都能超常发挥,考出最理想的结果荣登龙虎榜……

张尚德,52岁,镇原职专老师,爱好书法,闲余时间视心情练笔写作。有多篇作品在文学平台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