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年高考时
文/武立群
我参加高考时,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呢。然后就是沉默。我知道,父亲这句话的背后隐藏着无限期许,又包含着对失利的真诚宽容。其中夹杂的担忧、惶惑还有对我的安慰,都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脑海,近三十年的时光仍未将其销蚀,而是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变得愈加清晰。
侄女参加高考我没在身边。儿子高考已过两年,但那一幕幕情景仍历历在目。那是对儿子的高考,也是对我的一场人生考验。作为一个母亲的角色,我完全没有当年父亲的沉着冷静,也失去了能够掌控考试的权利。只是盲目地想做些什么,不管做什么都可以,只要为了儿子就行。
那个时候,距我参加高考已逾二十载,当我和高我一头的儿子面对面,看他平淡从容的外表下隐隐的那种无形的压力,瞬间心头就压上千金重担。我深深地盯着他看,惟愿我能够将他心底的压力搬到我这里,由我来替他承担。我深知他的内心感受,一个如我当年一般大的孩子,突然站在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向左还是向右,决定权不在自己手中。那种对高考这个如神灵一般存在的敬畏,以及对它发出的未知指令的期待又茫然的心情,还是太过于沉重了。
我看着他,犹如看着当年的我,什么话都没有说,说什么都没有用,什么也不能做,做什么都是多余。在人生的每一个重大时刻,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尤其越是在人群中越会感到孤独。想想儿子所经历的那些时刻,他又有什么不可以呢?小时候,体弱多病的他,常常在病榻上一边吃药,一边就对着我傻笑,稍微能有一点力气下地,马上满屋子跑得抓都抓不住,满头大汗的开心着。十多岁时,开始学习小提琴,每个星期一次的课,除非病的起不了床,再大的风雨也阻挡不了他的脚步。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到高二下学期时发现学习拉了很多,没有抱怨,更没有自暴自弃,我和儿子一起开始了攻坚克难,每天早上考查英语单词雷打不动,听他说在学校里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用来学英语。我不知道这样的做法对不对,我只是鼓励他,叫他一定在别的科目上跟上去。四百多天里,儿子从未叫过苦累,难过时我们一起伤心,快乐时我们一起欢笑。突然我对儿子就有了信心,对着儿子笑,快乐而轻松地笑。这样的儿子一定行。

不经一番风霜苦,哪得梅花扑鼻香。对于高考的每个孩子,经过寒窗苦读,经历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磨砺,如破壳而出的雏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新生命。又如从断崖上振翅起飞的雏鹰,拥有了创造新生活的能力。对于一个孩子,如果说他的出生是物理意义上的新生,那么,高考就是他的精神意义或者说化学意义上的第一次新生。他的生命从此开始,独自掌控人生的方向,独自一个人在社会上生活,在自己的生命中孤单流浪,成为了一个相对于家庭而独立的存在,他的存在有了他自己本身的意义。
高考,是我们为人父母,在人生的这一个驿站,给自己的孩子带好多年来准备的盘缠,叮嘱着送他一程。高考,是我们为人父母,生命经历了无数艰辛磨难之后,用积攒多年面对生活的勇气来拥抱此生最爱的孩子,在无言或是轻声细语中,将这样的一种勇气给予他。高考,是我们出走半生,归来恍若少年的时光,是我们内心涌动的希望,从新点燃的火焰,照亮着孩子踏上未来的新征程。
莘莘学子千辛万苦读万卷书,泱泱大国千挑万选登万塔顶。高考是一场抉择,更是一场残酷的角逐。这里会有金榜题名,也会有名落孙山。会有一时的风光无限,也会有一刻的失意彷徨。但一次失败算什么?中国历史上,王阳明、蒲松龄、袁枚等等这样的文学名士,都曾在科举考试中屡次失败,最后却活成了千百年来人们眼中最为美丽的风景。
又是一年高考时,欲言又止语不止。对于参加高考的孩子,犹如对于自己的孩子,惟愿你能够在考场上从容应对,淡看一语一题之得失,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惟愿站在孩子背后的家长,能够在考场外气定神闲,笑对起起落落之心境,表现出自己最好的风范。
心诚则灵,夜来宁静,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祈福祈愿!!

作者简介:
武立群,籍贯陕西岐山,机关工作人员,都市头条签约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