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当参谋 以税资政促发展
——记老税工杨荣标同志为国为民两三事/风 儿
杨荣标同志,是我的老战友,一九五零年十月出生于浙江省东阳县。一九六九年三月,在珍宝岛战斗的隆隆炮声中应征入伍,先后当战士、文书、司务长、干事、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师司令部直工科科长。一九八七年底,在百万大裁军中转业到金华市财税系统工作,历任婺城区财税分局副局长、市国税稽查局局长、市国税局总会计师,于二〇一〇年十一月退休。今年虽已74岁,至今担任着金华市税务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的工作,仍在老骥伏枥践初心,正如他自撰的座右铭所说:“转业不转向,离岗不离党。退休不退志,余热献夕阳。”
杨荣标同志从部队转业后,从一个半路出家的税务新兵,逐渐成长为一个基本掌握税收业务知识的基层领导,因工作出色曾被评为浙江省税务稽查先进个人、浙江省优秀税务干部。因积极主动查处金华县虚开专用发票这一共和国第一税案,被金华市委、市政府评为查处金华县税案先进个人,被浙江省国税局荣记三等功一次,先后接受金华电视台、浙江卫视和中央新闻台现场采访,在广庭大众面前亮镜露脸,个人事迹入选国防大学出版社《军旅娇子》和中国党史文献出版社《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共和国功勋人物志》。

杨荣标同志在认真履行职责、圆满完成本职工作之余,先后亲手撰写或参与撰写的税收调研报告有30多篇,长的数万字,短的几千字,把基层的一些基本情况、困境、难点、原因及建议措施提供给上级领导和决策部门,旨在建言献策当好参谋,以税资政促进社会经济良性发展。
一、痛定思痛,认真总结金华县特大虚开案的深刻教训
1998年11月4日,中央纪委、监察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金华县有218家企业参与、共虚开63.1亿元增值税专用发票,给国家造成7.42亿元税款流失的共和国第一税案。税案发生后,中央、省、市各级积极主动深挖细查,补税、罚款12.34亿元,抓获犯罪分子100余人,查处违纪内部工作人员24人。
国家的经济损失追回来了,内外的违纪乱法人员也惩处了,但金华县为什么会发生如此重大的共和国第一税案呢?其根源究竟在哪里?给我们的沉痛教训又是什么呢?怎样才能有效防止此类大案的再次重演呢?
作为查处金华县税案的基层指挥员,杨荣标同志认识到自己有责任探究弄清上述问题。于是,他认真回顾吴某某、胡某某、吕某某等大肆虚大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典型案例,仔细分析20多位所长、局长、县长等各级领导及内部工作人员违纪乱象和失察渎职的主客观原因,经过反复思考,认真总结出了金华县特大税案发生的八条主要原因和应吸取的三条深刻教训。
1.一些干部素质不高,政策贯彻执行不力,是税案发生的根本原因;
2.“以票引税”扩大财源的歪点子,是税案发生的直接原因;
3.制度虚设,管理混乱,是税案发生的基本原因;
4.财税合一,体制不顺,是税案发生的客观原因;
5.权钱交易、贪赃枉法,是税案发生的重要原因;
6.司法、稽查打击不力,是税案发生的助燃剂;
7、玩忽职守,是税案发生的催化剂;
8、工商登记、金融验资等把关不严,是税案发生的助滑剂。
在分析总结八大原因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三大深刻教训和警示:
一是必须坚持依法治税;
二是必须坚持从严治队;
三是必须坚持科学严谨的税收管理制度。
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杨荣标同志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写出了1.2万余字的《金华县税案发生的主要原因和深刻教训》的长篇论文,被金华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季刊《社科论坛》全文刊用,并入编长征出版社《新纪元文库》和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编印的《2000年中国税官论税制改革》。该论文刊出后,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年底被金华市人民政府评为社会科学优秀调研论文二等奖,同时被浙江省国家税务局评为全省税收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二、为民请命,为纳税人减负鼓与呼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各级政府一直以来重视放权松绑和减税让利政策,但是广大纳税人仍有税负偏重的呼声。我国的税负究竟高不高?有没有进一步减税降税的承受能力?面临再过几个月就要退休的杨荣标同志,出于高度事业心和为民请命的责任感,于2010年上半年组织有关人员开展了专题调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统计,2008年全国有工商登记户3800多万户,其中分类企业740多万户。按大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大型企业只占0.1%,中型企业约占1%,小型企业约占99%。而在金华地区的6540户规模以上企业中,大型企业也只占0.68%,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为99.32%。在深入中小企业调查中,发现中小企业经营有“五难一重”的情况,即用地难、招工难、融资难、成本控制难、优惠政策落实难和企业税负偏重。调研中还发现三个问题:
一是我国税负总量增长过快。从1994年税制改革开始的5126.9亿到2009年的63103.7亿,15年间每年递增18.44%,绝对额增加11.3倍。
二是税收占GDP比重过大。2004年来平均比重在15%以上,2009年在改为消费型增值税的情况下,税收占GDP的比重仍达到11.54%。
三是国家税收征得多了,企业的税后利润必然就留得少了,留少了就势必影响企业的发展后劲。比如2009年金华的316家大中型企业,工业总产值1266.95亿元,全年利税总额78.53亿元,其中缴纳各税52.8亿元,税后净利润25.73亿元,税收占利税总额的67.24%,也就是说企业留利不到利税总额的三分之一。因此,如何放水养鱼、怎样涵养税源,是一个事关企业发展及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经反复研讨,课题组于2010年下半年撰写了一篇有2.2万字的《深化税制改革,完善优惠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升级》的长篇调研报告。内分《中小企业基本状况》《现行税收优惠政策的基本规定》《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优惠政策的国际借鉴》和《完善改进税收政策对策建议》五个部分。
在对策建议中,提出了七项举措,特别提出要降低增值税的基本税率。在建议中,列出了德、英、法、意等6个发达国家和印、泰、韩、巴西等七个发展中国家增值税税率两张对比表,我国17%的增值税税率虽低于发达国家(现欧盟成员国的增值税平均税率为21.8%,DECD成员国的平均税率也有19.2%),但高于发展中国家的11.85%的平均税率。为此,我们提出了“标准税率由17%降至13%,优惠税率由13%降至10%,”并提出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由原来工业企业6%、商业企业4%,统一降至3%,最好降至2%。我们认为,这样的税率设计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稍高于一般发展中国家,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较相符合。
据此,他和课题组成员还测算了我国降税后的财政承受能力。以2009年数据为例,当年全国税收总计63104亿元,其中增值税为18820亿元。若征收率从17%降至13%后,全国增值税征收数为18067亿元,比原减少753亿元。企业少缴增值税后,几个随增值税为基础而征收的小税种也随之少征税款,企业利润随之增加,则可相应多缴企业所得税。按25%所得税统算,起码可增加所得税188亿,两者相抵,实际只减征565亿。此数与全国税收总计63104亿元相比,只减少0.895%。再从税收增加绝对额看,2008年全国税收总计54223.8亿,2009年为63104亿元,一年的税收增加绝对额则有8880.2亿元。减少的565亿只占增加额的6.36%,因此采取降税措施后,我国财政完全可以承受。
该论文完成后,我们将其报到金华市税务学会和浙江省税务学会,被金华市税务学会评为2010年税收优秀论文一等奖,被浙江省税务学会评为2010年度优秀税收学术研究成果二等奖,该调研报告还被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的《税收资料研究》内刊刊用。
近些年来,减税降费呼声越来越多,引起国家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进行“深化税收制度改革”,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要“研究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强力推进以降低税率为主要内容的增值税改革。从2017年7月起,原13%征税的与居民、农业生产、文化宣传相关的23类改按11%税率征税。从2018年5月起,将制造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将交通运输、建筑行业及农产品从11%降至10%。从2019年4月起,又将制造业增值税税率从16%降至13%,交通运输、建筑及农产品适用税率从10%降至9%。
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从2014年7月起,将工业6%和商业4%统一调整为3%。从2020年3月起,为支持疫情防控,又将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此政策延续至2023年12月),并规定自2023年1月至12月,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按季纳税的未超过30万元)的小规模纳税人免征收增值税。
上述税率的调整和降低,与课题组早在2010年调研报告提出的对策建议,基本是吻合的。国家几次降低增值税税率,固然是各界学者、专家和广大纳税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党和国家顺意民心、放水养鱼壮大企业指导方针调整的体现,但杨荣标等课题组成员的调研、呼吁和建议,也或多或少起到了影响和推动作用。

三、对症下药,不断完善福利企业优惠政策
对福利企业给予照顾性、鼓励性的税收优惠政策,目的是为了扶持弱势群体,鼓励企业多吸收安置一些残疾人员,适当解决残疾人的生活出路,从而既促进社会稳定,又使企业得到实惠,还能增加社会财富,因而利国利民,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
2002年,杨荣标同志升任金华市国家税务局总会计师,但仍兼任市税务稽查局局长。期间,稽查局收到了几封关于一些福利企业弄虚作假骗取国家税收优惠的举报。后经稽查人员实地稽查,确实查出了不少问题,有的企业经检查一年就补缴税款几十万元,,最多的多达100多万元,还有的因偷骗数额较大、手段恶劣、性质严重而被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税是追回来了,人也被处理了,但对有高度责任感的杨荣标同志来说,事情并未到此结束,他在做深层次考虑:这些人为什么能成功骗取到国家税收优惠政策?怎样去堵塞政策机制的内在漏洞,使不法分子无机可寻呢?怎样才能以案为鉴,防范此类案件的再次发生呢?
为了从根本上铲除不法分子滋生的土壤,杨荣标同志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调研课题来做专题研究。他走访了民政部门,调研了税政科室,调查统计了全金华328家福利企业的相关数据,到三家福利企业进行典型调查,解剖“麻雀”,并与部分残疾员工进行座谈,听从他们的呼声和要求,还测算了2007年全市5928名残疾员工实际拿到的工资福利总额3716万和国家返还福利企业优惠税款1.024亿元等具体数据。在此基础上,亲手执笔撰写了一篇9000字的《现行福利企业优惠政策亟需改进完善》的调研报告。报告分以下几部分:
(一)金华市民政福利企业现状;
(二)现行优惠政策及弊端,特别指出原有优惠政策的不科学、不合理。原来的优惠政策规定,安置四残人员的比例占企业生产人员35%以上、未到50%的,返还增值税以企业不亏损为限;而安置比例一旦达到50%以上,则可全部返还已缴的增值税。两者的优惠幅度过于悬殊,极易诱惑企业弄虚作假。
(三)完善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建议。
对策建议提出了以下三条:
一是扩大税收优惠范围,不论企业性质,凡达到安置残疾人员比例标准的均应享受税收优惠。
二是改变以往按安置残疾人数按比例的两个不同档次享受减半或全部返回优惠的办法,实行按残疾人员实际享受的工资福利待遇为基数,给予倍数优惠照顾的新办法。在科学测算的基础上,提出税收优惠的额度,增值税以四残员工实际享受工资福利总额的2.5倍返还给福利企业,所得税返还额度则为四残人员工资福利总额的1.5倍。

三是建立健全严格的规定措施,建立“三表一册一证”制度,特别强调必须给四残人员办理社会保险,必须建立“四残”员工实名制个人银行账户,工资必须发到实名制个人银行账户上。达不到上述“三个必须的”,不能享受优惠政策, 以保障四残人员的合法待遇,防止工资发不到残疾职工人手中和扩大数额等弄虚作假行为。
调研报告于2002年8月完成,9月23日被国家税务总局《税收动态》第33期摘要刊发。浙江省国税局月刊《浙江税政》2003年第2期在《调研与探讨》专栏中予以刊发,国家税务总局主办的税务系统权威税收理论刊物《税务研究》2003年第4期的《调研与分析》栏目中,以3页的较长篇幅予以刊载。
杨荣标同志的这篇调研报告,在省、总局的多种刊物上刊发后,引起了各级领导和决策部门的关注,推动和促进了全国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改革调整,使调研报告提出的对策建议转化、上升为国家政策。2006年,财政部、国税总局下发了(2006)111号文件,决定在上海、浙江等七个省市进行《现行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调整完善试点》工作。试点从2006年7月1日开始,试点内容如下:
1、福利企业税收优惠的企业范围,扩大到各类所有制企业;
2、增值税的优惠,由原来达到50%安置比例则可全部返回所缴税款,改为按实际安置四残人员平均工资福利的2倍予以减征,最高不超过每人3.5万元。
3、企业所得税优惠,采取成本加计扣除的办法,按企业支付给四残人员实际工资福利的2倍在税前扣除。
4、企业要享受以上优惠,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一是安置四残人员比例,必须达到企业员工的25%以上;二是企业必须为四残人员缴纳四项社会保险;三是四残人员的工资必须通过银行的实名个人账户。
试点一年后,财税部、国税总局又于2007年6月下发了[2007]92号《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把所得税的优惠由原来试点办法中提出按工资2倍扣除改为加计1倍扣除,其他不变,并决定从2007年7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
从调研报告出台,到福利企业优惠政策调整在七省市试点,再到全国正式普遍实施,经历了前后五年的漫长时间,但对照试点和普遍实施的具体政策,不难发现这些变化的具体内容,与杨荣标调研报告中所提出的各条对策建议,基本上是一致的。
四、追踪热点,为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谋划“金点子”
所谓新能源企业,指的是用比较清洁的能源替代传统的燃料,或以电能提供动力的汽车。电动机动三轮车,最早由英国托马斯·戴文波特于1834发明。世界上第一辆以铅酸电池为动力,可二次充电的电动三轮车,则由法国工程师古斯塔夫·特鲁夫于1881年发明。而第一辆四轮电动车,则是由美国人莫里杰于1891年试制成功,从而使电动车向实用化迈出了第一步。
经过多年培育发展,我国的汽车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并逐步成为了我国支柱产业。1997年,中国汽车市场销售量只有167万辆,到2012年上半年,国产企业的产销已分别为952.9万辆和959.8万辆。2022年,我国的汽车产销均已突破2000万辆。
但是不能不看到,汽车产业在给社会带来便捷、增收、就业等诸多好处的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大户和环境污染大户,因此,汽车产业发展的出路,在于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2012年3月,国家科技部公布了《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规划争取到2015年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50万辆,到2020年达到200万辆。
但是,由于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缺乏,后续开发投入不足,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步伐十分缓慢。到2010年,全国列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的54家汽车生产企业的190种车型,全部产量只有7181辆,全部销量只有6831辆。到2011年,全国75家车企的361个新能源车辆列入了国家工信部新能源汽车产品目录公告,但2011年全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销也仅有8000余辆,列入全国“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的25个试点城市,只有10个城市达到要求。若按这样的进度,要实现2015年完成全国50万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目标,看来是难上加难!
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肯定是今后全球汽车发展的方向。新能源汽车既是个热点,又是个难点,如何破解呢?怎样才能使我国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迈上新台阶呢?作为一名税务干部,不可能在技术上有作为,但能否在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财税政策上做做文章呢?杨荣标同志认识到:税收既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又是调节国家经济发展的有力杠杆。于是,他决定把如何发挥税收政策的作用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作为一个调研课题。
2012年五月,杨荣标同志虽已退休两年,但他率领课题组成员深入到金华本地的六家新能源汽车厂家进行逐一调研,询问生产情况,了解难点、瓶颈,听取意见要求,梳理现有政策,研讨存在问题,谋划改进方案,于2012年8月撰写了《关于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税收政策的调研与思考》这一篇全文1.6万余字的调研报告,内有《新能源汽车产业展望》《金华市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政策及存在问题》《国外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财税政策的借鉴》和《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税收政策建议》五个部分。
报告完成后,随即在金华市税务学会月刊《金华税务》第3期和金华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季刊《社科论坛》上先后全文刊载。当年10月10日,《中国税务报》以半个版面的较大篇幅刊登了发展新能源汽车十条税收政策建议。10月至12月,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分别以《新能源汽车税负偏重》为题摘要刊登。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还分别将此信息报往国务院办公厅和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以《要闻专报》的形式报送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年底的优秀调研论文评比中,该调研报告被金华市税务学会评为特等奖,被金华市人民政府评为第十九届哲学社会优秀成果二等奖,被浙江省国税局评为2012年度优秀税收科研成果二等奖。

《关于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税收政策的调研与思考》发表后,引起了有关决策部门的高度关注,十条建议措施大部被采纳应用,如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免征新能源汽车10%的车购税、新能源汽车上牌不受限制、加强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采购力度、建立绿色税收制度等,其中取消车购税和上牌不受限这两条政策对引导消费者的购车愿望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正如著名新能源汽车品牌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在一次谈话中所说:不征收车购税和上牌不受限这两条政策,对特斯拉汽车的发展起到了起死回生的作用。
现在,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已超越日本、德国、美国成为全球领头羊。到2022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1310万辆。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705.8万辆,销售688.7万辆,产销量同比均超过90%。2022年我国汽车出口达311.1万辆,比上年增加54.4%,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增长1.2倍,成跨越式发展。

杨荣标同志今年已经74岁了,自1969年入党以来,是个有着55年党龄的老党员了。期间当兵18年,在税务战线岗位工作24年,2010年退休后在税收学术研究团体金华市税务学会兢兢业业工作也已有14个年头了。回顾大半生的经历,他坦然对我说:勤勤恳恳工作了一辈子,为党为人民做了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没有愧对培养自己成长的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没有愧对养育自己幸福生活的国家和人民,并表示在夕阳的余晖中,继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撰写于2023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