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小说:朱县长家的宅基地
作者:杜苇(陕西/农民诗人)
朱县长兄弟俩吵起来了,原因是为了父母死后留下的宅基地。
大哥说他是老大,应该他占北房,他现在要把北房扒了盖新的。朱县长说:自己原来住的就是北房,父母住着东间他住着西间,这北房本来就是属于自己的。大哥住在是西房,这西房就是大哥的。兄弟俩互不相让,争的面红耳赤,差点动粗口了。多亏本族的一个叔叔过来才把兄弟俩劝住了。
这里有个风俗,说是有钱住北房,冬暖夏天凉。还有一个讲究就是北房为上,谁辈分大谁住北房。按说父母去世,朱县长的大哥应该住北房,但朱县长就是不愿意。
朱县长的父亲是一个退休工人,母亲是农村妇女,这座宅基地是祖上留下来的。原来住着六户人,是一个一字型的长型宅院。随着时代发展,六户人家中有三户另外审批了新的宅基地搬走了。现在剩下前面的一户和后面的一户,朱县长家夹在中间,都以围墙相隔成了三个独门独院。后来后面的一户因别的原因也搬走了。
朱县长家的宅基地在他父母死后一直闲置着。这些年农村的宅基地越来越值钱,朱县长兄弟俩都已经退休,都想把家里的旧房子翻盖一下,作为自己养老的基地。也为儿孙在农村老家留个后路。
朱县长的大哥年轻时当兵复员后工作分配在城里,媳妇是一个县剧团的旦角演员,育有一儿一女。朱县长高中毕业后也参了军,转业后从镇上的科员一直升迁到县长,娶了一个女教师也生了一儿一女。
兄弟俩从当兵参加工作,结婚生子,除父母在世时每年回来几次外,和村上人没有什交流,基本上断绝了来往。见了村上的人如同陌路人,本组村民的红白喜事从没有回来过。
朱县长的叔叔把俩侄子劝开后,对朱县长说,你在外干了这么些年,连这点素质也没有。你人际关系那么多,虽然不是咱县县长,以你的人脉关系去县上要一套庄基地应该没问题吧。现在别人家都是一户一宅,你哥俩为一个宅基地争来争去有意思吗?朱县长不吭声了。
过了些日子,朱县长拿着一个宅基地使用证,找到小组长要求给自己规划丈量宅基地。小组长接过宅基地使用证一看,上面写的地址是朱县长家后面别人搬走的那块空闲地。就对朱县长说,这块地方刘文军已经申请过了,村民小组会通过已上报村委会,村委会已经上报镇土地管道所了,这几天审批手续也该下来了。你是县长应该知道,现在集体经济组织最大的权力是村民大会,你这个宅基地使用证没经过村民大会和村委会同意,审批手续和程序不合法,我不敢给你规划这个宅基地。谁给你办的这个使用证,你去找谁给你规划地方吧,我没有那么大的权力。朱县长的脸瞬间变绿,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事后,小组长和村民闲聊时说:当个县长就觉得了不起,那年咱们组上道路硬化找他想争取点资金,让他为家乡作点贡献,他装出一身清廉,六亲不认的样子,对我爱不理不理的。一分钱都没给给。他丈人家村里道路硬化,他让他县上的企业给筹了几十万元。现在要宅基地找我来了,忘了那次我找他时他是怎么对我的。要是他那次给咱组上硬化道路给点钱,别说给他划一户宅基地了,两户也不是啥问题。
呸!我以为他有多牛皮!
写於2023年6月4日

杜苇,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人,工民建工程师。喜欢用诗歌,文字记录生活和抒发心情。曾在国家级刊物和省报,市报广播电台发表诗词,诗歌,小说三百多(篇)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