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一样的人生经历
——上葫芦村张桂珍
文/吴菊香(随缘)
因为“二阳”的缘故怕传染给同事、班里的小朋友,不得不请假宅家。对于我来说,两天的病假倒像是“瘫睡的咸鱼”迷迷糊糊过了两年。不过这样也好才有机会静坐下来,精心翻阅大量的书籍《奇人张桂珍》、《赤胆忠心跟党走》、《追梦人》上下集以及《呼延氏族家谱》。去书中进一步解女主人公——张桂珍舅妈的一生。在陕北黄土高原宜川大地上有这么一名心系于党、情系于民,不忘初心的张桂珍。她靠着勤奋一步一个脚印一路走来,坚实、坎坷、又传奇的一生,她平凡可敬,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值得每一个人去深思学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旗帜,代表着方向;榜样是资源,代表着力量;榜样是动力,在她精神的鼓舞下葫芦家族人们继续发扬延安精神,搞活宜川经济。
1941年5月1日,张桂珍出生于宜川丹州镇上降头行政村。母亲给她取了个乳名——花子。自幼家境贫寒,父母的辛劳她看在眼里,从小替父母扛起家务,靠上山挖药材、打酸枣维持生计。她上了二十多天的小学,父亲就离世了。从此,跟随母亲下地劳作。但是,对于念书她时刻记在心里,勤奋好学、偷偷的利用农闲之际背书中的句子、段落。她出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在那个年代学校学生流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东方红》等。她听后也暗自下决心学会了并且倒唱如流。十八岁那年与呼延兴舅舅结为夫妇,婚后继续去甘草中学“深造”,小学荒废了,去中学学数学可想而知,有难度。但是,语文倒背如流。她凭借自己的满腔热血,读完初中且入了共青团。她身强力壮,做事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回乡与社员一起开垦南山,为自己订了目标不打三万斤粮食绝不下南山。
她思想好,心里一心装着共产党,为了服务农村经济,她在村里办起了信用站,她凭对党的一腔热情,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穿乡走巷服务于民。那时,生产队不给记工分,不挣国家一分钱。默默奉献青春,一办三十年。从鼓励农民十元起发展到存九十元,利息本金远村近邻受益,受到群众的好评与信任。多次被宜川县人民政府授予“储蓄先进工作者”同时,被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授予“全省农村信合系统先进工作者”;陕西省“信合战线先进个人”;陕西省“金融系统先进典范”等光荣称号。
“文革”后期,同村一伙坏人混入党内掌权后,眼看着她事业日益壮大,白兔子急红眼睛,本着害人的贼胆,奸人对她三翻五次遭暗害,说她偷了南山队里一担六斗牲口料,逼着她承认,要不就杀人灭口。1981年,张桂珍办信用站时,上厕所时挎包挂在墙上被人偷领650元,贼人借机再次逼着她承认错误,她凭借自己的清白千里迢迢五次去北京申冤、带着年幼的子女去去河南开封府击鼓申冤,真相大白后,三次都是怨屈案。因为这个她曾经起病差一点上吊结束生命。真相水落石出给她恢复了名誉,奸人被判刑。她心中的怒火冲天,夜梦神仙下凡替她还公道,好在她历经磨难总算还她清白在人间。
92年,张桂林响应党的号召,农村自家地盖了五间瓦房,自己投资五千元为农村办起了农村幼儿园,她急群众所急,服务农民,自己出钱聘请幼儿教师,又自己出钱把掌握文化不多的儿媳妇送去县职业中学幼儿班为期三年的幼师培训学习。孩子由原来的24名发展到78名,她的事迹在葫芦原上传开,被中共宜川县委、县政府授予“社会力量办学先进个人”、“巾帼园丁”“教育楷模”同时被延安市教育局“教育先进工作者。”先后受到省、市、县四十多次的表彰奖励。
她心系基层,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基层一干就是几十年;她任劳任怨,心里装着百姓,心里装着共产党,她曾给党递交了一百多份入党申请书,在她五十五岁那年如愿以偿,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她虽是女流之辈,一辈子心怀揣民胞物与之心,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在心上,苦着人民的苦,乐着人民的乐,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让自己人生出彩的舞台更宽广、实现梦想的道路更通畅。
她的一生充满平凡而又传奇,授予她“奇人张桂珍”名副其实。她是呼延家族人的骄傲,她一生拥有四个孩子,张桂珍舅妈从小爱好戏曲,高兴之余也能唱上几句,她们的孩子因戏名《青山英烈》转而取得其名。孩子们听从父母的教导,因他们的名字而在不同岗位上默默为社会发挥作用。长子呼青山在村里任职多年,同母亲一样任劳任怨,为民服务;次子呼英烈在延安市农业银行发挥带头标兵;女儿们青青、小英也做出不同贡献。
她时刻用共产党人身份衡量自己,为民办好事,多次找县、市级领导解决将近一千口人吃水问题。饮水送到各户,没花队里一分钱。乡村领导、村民齐声称赞!
人到老年扔不忘记乡亲们,见了年龄大的总给百儿八十,她现如今人已经过八旬,花费了四年时间疾笔从书,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告慰后人,反腐倡廉从自身做起,坚决为党锄奸,为民除害,打黑除恶,有恶除恶的决心敢想敢做的实干家,是一位优秀共产党员,她用生命捍卫着自己的誓言。她用自己行动诠释责任 以责任彰显担当。她是党的好儿女,她是延安圣地的革命的精神榜样,她的事迹赞不完、她的赞歌唱不完、她的故事后人传,她的精神放光芒。
正像外家哥呼延民强所说:“葫芦村人用真情书写、新农村、新气象。”党的政策好,张桂珍舅妈是乡村振兴的典范、和美乡村的典范,她带领儿女捐款引领戏曲文化搭台唱戏。反映出一个黄土高原小村子的真实变化,精神气足。葫芦村民重担在肩,乘乡亲们干劲充足引领村子经济突飞猛进。
【作者】吴菊香、女、生于1972年、大专学历、1990年7月参加教育工作。现任宜川县第四幼儿园小一班教师。从教三十二年曾在第二届“全国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中获三等奖;陕西省教育学会教学设计《我的身体》、《快乐的邮递员》均荣获陕西省二等奖:延安市优秀辅导员:宜川县优秀教师称号。2021年7月在延安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活动中《我陪孩子长大,孩子们陪我变老》获一等奖:2022年7月《生命里因有这群“小淘气”而精彩荣获一等奖;2022年11月《以延安精神谱写新时期学前教育》荣获二等奖;曾在《中国教师》,《教育学文摘》:《宜川飞瀑》,《宜川中小学德育》杂志刊发作品,撰写100万字的手稿,其中有多篇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