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灵何恨满沙丘
作者:一愚
《史记》:商祖乙九祀圯于耿,迁邢。赵襄子食采邢。赵燕魏三国分晋,邢为赵信都。赵武灵王大朝信宫,敕令胡服骑射。邢,左井右邑,水源丰富且众人聚集的地方。邢台,黄河北岸,燕赵大地,孕育华夏文明的第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距离邢都50公里左右的沙丘苑台,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座皇(王)家园林。商朝和赵国都在这里筑有富丽堂皇的行宫。司马迁殷本纪云:纣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慢于鬼神。大聚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商纣王实际上是一位有大格局的君主。我们剔除历史对末代皇帝评价的有些偏见,从这段文字可以推想到当年这里的亭台楼阁,嘉树苍郁。时隔周朝几百年春华秋月,赵国重新建到这里的行宫,应该更具规模。因为如日中天的赵武灵王,正值盛年,便废长立幼,把王位禅让给了次子何。自号主父,专司軍事,图谋霸业。信都邢台,及郊外沙丘苑台行宫,是其活动中心。
公元前295年,主父赵雍,率公子何(赵惠文王),公子章〈平阳君),一众浩浩荡荡进驻沙丘苑台行宫。主父赵雍心中非常不爽。为除掉中山国这块心病,他费尽心力,与之殊死拼杀了十多年。甚至为集中精力,把王位都让给了次子何。大功告成,中山灭国。在刚刚结束的邯郸庆功会上,他为讨伐中山国有功的公子章,讨封代王的封号,却遭到了三朝元老赵国相肥义一众人等的反对。两个儿子的矛盾日益尖锐。霸业末成,龙虎相争。他忧心如焚,甚至产生了重握王权的想法。
沙丘苑台死一样寂静。连行宫富含负氧离子的清新空气,都似乎凝滞不动了。最先采取行动的是赵章。他与家相田不礼密布杀机,假传主父口谕召见赵何进宫议事。赵何随臣肥义察觉这次北巡并不简单。行前密令,余威犹存的老公子赵成(赵武灵王之叔)和权臣李兑,作好了应对不测的准备。肥义恐诈,只身先行,嘱文王以观动静。
肥义遇刺报国。赵何赵章兄弟终于血拼。主父止而无力。赵成李兑驰援赵何。赵章败。主父不忍长子身首异处,容其败退宫内。赵成李兑大军围宫。赵章田不韦一众随从血染丘苑。主父被困宫中,断水断粮30多天。可怜一代叱咤风云的君王,被活活饿死在了自己的行宫。
赵武灵王死不暝目。春夏雨雪,花木不发。秋冬震雷,野馬夜嘯。年复一年,冷雨凄风。好端端一处大聚乐戏,大藏帝风的行宫,变成了历朝帝王,避恐不及的困龙之宫。
沙丘苑台的土地神庙,早已不存。人之不至,何以神敬。土地蜷缩在行宫的残砖断瓦之下,战战兢兢,唯恐冒犯了赵武灵王千年不走的怨魂。想当初,作为天下第一园林的土地之神,是何等风光。看如今,连个人影都难見到。寒宫难耐,苦赵久已。
赵武灵王的灵识,在沙丘苑台久游不散。历秦汉,越唐宋。兴许是时间的长河对怨恨气場有些冲弱的缘故。赵雍感觉到了土地神的气息。他心念一转,何不找这小神问个公道。
“土地,你应该公允见证。我励精图治,军事上励行胡服骑射,外交上与大燕强秦结盟。先后兼并了中山,大败了林胡楼烦,新辟了云中丶雁门丶代郡三郡国土,修筑了坚固的赵国长城。眼看霸业可成。怎么就这样对我,这帮乱臣贼子,这些不肖的子嗣。不公,不公,老天不公啊。”
土地对曰:“大王,您的雄才大略,励精图治,丰功伟绩,天地可鉴。但您龙困沙丘,饿毙苑台,是您咎由自取,怪不得别人。我一直在找机会为您细说其详,但您一直不能释怀。谁敢拿着鸡蛋碰石头呢?您今天肯给我这个机会吗?"
灵王欲怒又止:“说吧!”
土地舒了一口长气,终于站直了身子,娓娓道来:
“治国,当以国祚为宗。国祚之事,应谋定而后动,不能率性而为。您不忍失诺吴氏夫人的临终哀求,废长立幼,废强立弱,甚至盛年逊位,以慰其灵。但到后来,您看到次子享君王之礼威仪赫赫,凭虎符制衡军队森严壁垒的时候,又感到冷落和不满。并无視新王羽毛渐丰的事实,贸然提出加封长子代国国王封号,势成两虎。有您这样治国的吗?是您种下了沙丘宫变的祸根,您又能恨谁呢?
“霸业,当度势而谋。什么是势?老子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这种势应该是一种具有趋势力的客观存在。成事者,多能度势而定,借势而为。败事者,多是视势无睹,逆势受累。当初,您的父王驾崩。公子成,您父亲的亲弟,您的亲叔,位高权重。但终究不敢取代您的王位,势也。您是多年的东宫太子,又质于燕,太子势力集团旱已成型。加上老王临终加持,钦定辅佐大臣,把举国精英都绑到了您的战车之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有谁敢逆势而动呢?到后来,您年纪刚过四十就禅让王位,虽说是为了集中精力谋求霸业,但犯了君家之大忌,一国岂容二主?人心所向之势,短时间可由亲情维系,长时间终被利益取代。当您交出国玺和虎符,把一众精英绑到次子何战車上的时候,他们已经成了一个新的利益共同体。您错了:您交出了王位,转移了人脉,以为王位还在。你动了人家的奶酪,以为这些旧臣还会像过去一样效忠自已。您怱略了位置和体制的作用。过多地放纵了盲目和自信。您敇令权臣像听令自已一样听令新王,当他们依令而行,为效忠新主而战,为维护自已的利益拼命的时候,您却认为他们不忠不义,是乱臣贼子。历史证明,宰相肥义,三朝元老,鞠躬尽瘁。公子成,忠君保国,三次平乱。权臣李兑,虽然跋扈,但义出李牧,国之柱石。悲哀啊,大王。一代枭雄,不知人心同向和利益同绑为势。不明力量此消彼长之理。异想天开,以一已之力,左右天下分合之势。死到临头,还在那里逞主父之威。是您自断了生路,又能恨谁呢?
“进退,当以苍生为念。当然,这里仅以君子为限。小神私下揣测,您最不能释怀的莫过于次子何的默许困龙。涉身处地,您突然提出北巡,满朝文武已预感不安,但赵惠文王毅然随行。这是尽子之道。当肥义被杀,兄长打上门来的时候,弟弟的心在流血。他要直面拼杀的,将是自已的兄长。主父大人暗中支持赵章,满朝文武提醒,他都希望不是事实。毕竟父亲过去最宠的是他。当公子成和权臣李兑率大军围困主宫之时,赵惠文王也在经受严峻考验。放您出宫,事关满朝文武,尤其是赵成,李兑合族性命安危。事急从权,他们能于自家安危于不顾,而听一个年仅16岁的毛头君王之令?如果抗命,则内乱四起,赵国国祚堪忧不说,生灵涂炭,苍生遭殃。最好的选择,只能是佯装不知。以社稷苍生计,您认为还有更好的选择吗?其实当时给了您一个体面收場的机会。公子章落败,乞请您庇护时,您应以社稷苍生为念,将其拒之门外,以密谋犯上罪论处。假设一下,如果赵章不死,让其逃回代地,赵国又将面临一种何等状况。但您一念妇仁之心,将其接纳进宫。您想过没有,您还庇护得了吗?您是自掘坟墓。30多天之后开宫为您收尸,赵惠文王那埸撕心裂肺的痛哭,是出自内心深处的对您的追思。您难道没有听出一代君王忠孝不能两全的无奈吗?"
赵武灵王听到这里,似有所动。脸上的黑煞之气淡褪了许多。
土地停顿了片刻,双手正了正衣冠,深有感触地继续说道:
“大王啊,世上的事,十有三四能如意,就非常不错了。上天对赵家已经是够有意思了。虽然沙丘宫变,击碎了您一统天下的梦想。就算您能够一统天下,又能怎样呢?秦吞六国。赢政生于赵,死于赵。他在沙丘苑台受尸臭之辱,历矫诏之劫,活生生被你们赵家的的那奸相,葬送了江山。他又比您强到哪里去呢?放下吧,以民族大义,苍生福祉为重。能够舍一身而救苍生,功德无量。现在华夏已经一统,人民都已安居乐业,何苦还要执念姓赵姓秦,把自已及故宫故国弄得凄凄惨惨呢?是非功过,自有历史评说。"
言毕,土地遁地而退。赵武灵王沉思良久。渐次,脸上现出了释怀之色。他长啸一声,空中似有战馬奔腾。一袭白烟向河北灵县赵武灵王墓地直贯过去。
从此,邢台沙丘苑台,风和日丽,芳草萋萋,珍禽走兽云集,重现了皇(王)家园林的紫瑞之气。邯郸市中心城区,一尊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铜质塑像,威武雄壮,高耸入云。
【作者简介】
鲍厚成,笔名一愚。湖北省仙桃人。长年从事文字和文史研究工作。有若干诗歌散文,见诸文学期刊报纸副刊和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