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走进了“黑龙潭”,走进了丽江城北的玉泉公园。 原来俗称为“黑龙潭”的玉泉公园,因泉涌如珠,潭水清碧如玉,玉龙雪峰及亭阁倒映潭中,所以又称为“玉泉”。
我看到,在这座潭中有汉白玉建造的宝带桥横跨碧波之上,将潭一分为二。泉旁的仙鹤伫立在得月楼,有垂柳如丝的泉池堤岸。潭东岸有建于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的龙神祠,并有乾隆皇帝赐匾“玉泉龙神”。这里有数百种花卉,艳丽多姿,把整个院落点缀得“玉泉四季花如锦″。
导游先生不无感慨地告诉我,每逢风和日丽的时候,玉龙雪山十三峰都会形如玉笋,倒映湖中,大有楼阁掩映、似瑶岛晶宫、仙山琼楼之感。湖中的得月楼、宝带桥等建筑更是别具一格,独树一帜。抬头凝望,得月楼的郭沫若手书楹联,更是让人感慨万端。
位于公园北端的五凤楼,原是玉龙雪山神国寺的主体建筑,据介绍是万历29年,即公元1601年所建,楼高20米,为飞檐式楼阁,四面飞檐出八角,从四面看像五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构成“五凤楼”。其造型之宏伟,雕刻之精美,都是少见之作、精品制作,而且古香古色,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色彩,是迄今云南最古喇嘛庙之一。此外,园内设有丽江东巴博物馆、东巴文化研究所等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