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兄弟桃花运
有了市场的需求,就要准备扩大生产了。东春开始了辅佐老爷后,整天考虑如何扩大再生产。目前的生产形势是在小商品上加大进货渠道,与兄弟商家互通有无;在汉绣方面要大量招收一些有基础的人,开展绣手的培训;在工厂方面要组织进货好的棉花,还要添一些设备,如纺纱机、织布机和织毛巾机等。面对这些种种问题,东春不知从何下手。
经过多方考虑, 在老爷的指导下,东春把工厂的扩展放在首位。
工厂的扩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首先要考虑的是增添设备,这些设备要从哪里进,设备的性能如何,今后的维修如何进行,能用多长间,能达到最大的产量是多少,以及价格因素,如何运输到本地等等;设备之后就是原材料的问题,如:哪里有需要的原材料,原材料的品质如何,品质如何保证,价格是多少,运输是否方便以及技术员工的召收及培训的问题等等;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是,要解决这些问题是需要大量的资金的,全凭自己的资金去干这些事是不够的,这就要向银号去借贷银根。向银号借贷银根是有风险的,如果不能按时还上所贷的贷款和利息就有很大的风险。以上的这些问题如果有一个出现差迟,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东春不敢有丝毫懈怠。
天津是我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这里出产的纺织机械在全国领先,以前工厂里进的纺织机械大都是这里生产的,在使用过程中也没有出现过大的问题。东春一行人来到天津,无心欣赏天津的风景,直接与做纺织机械生意的廖汉华老板进行了接洽。
东春说:“廖老爷好,我受家父的委托前来拜见廖老板,这些是家父给你带来的一点湖北的土特产,请您笑拿。”
廖老板说:“令堂大人可好?我早就听说剑大少爷出来辅佐剑老爷处理事务,剑家真是兵强马壮,生意一定会更上一层楼。你们以前进的那些纺织机械使用的如何,一定给你们带来了滚滚宏利吧!如果在机械上需要有什么改进的意见一定要反馈给我们。”
东春说:“是的,廖老爷生产的纺织机械质量的确不错,设备的售后服务也很到位,做生意很讲信誉,家父叫我向您表示感谢。我们生产的产品在湖北及附近省份的市场已逐渐打开,市场看好,所以我们准备扩大生产,进一批新的纺织设备。”
廖老板说:“恭喜剑老爷生意兴隆。生意场上有一句老话是,有钱大家赚,只有你们的生意好了,我们才有生意做。这几年我们在纺织机械上做了一些改进,现在的设备比以前设备的工作效率提高了20%,质量也有提高,所以价格也略有提升,但你放心,你们是我的老客户,我们合作了这么多年,我一定会以最优惠的价格提供给你们。”
东春说:“感谢廖老爷的支持,这件事就这么定了,等我回家给家父禀报后立马给您打款过来。”
这设备的事已有了着落,下一步就是进原材料了。
东春一行人又来到湖北天门县,这里生产的棉花即花朵大、洁白,纤维又长,是全国有名的棉产区,加上今年风调雨顺,棉花获得大丰收。来到棉田,看到一望无垠的棉田里到处是白花点点,阳光下的农家们正在田里忙碌着,他们的双手象弹钢琴一样有节奏的在棉桃壳上采摘着棉花,不断把丰收的果实放到身上的大布袋里,虽然他们的双手都被棉桃壳划的伤痕累累,但脸上都露出甜蜜的笑容。
在棉花购销栈里,见到了万德运老爷,东春上前寒暄之后送上礼物并说明来意。万老爷听后非常高兴。说:“你们来的正是时候,看到了我们丰收的景象,每年这个时候正是我们产销两旺时候,很多全国的采购商到我们这里采购棉花。”
东春说:“祝贺天门县今年又取得了好收成,天门的棉花质量好,产量高,价格也合理,在全国都是有名的,有这么多的棉花采购商来采购不足为怪,我们也是长年采购天门的棉花,万老爷做生意讲信用,货真价实,跟万老爷做生意我们放心。近来我们用天门的棉花生产的
棉布,毛巾逐渐打开了市场,今年的进货量可能要高于往年。”
万老爷说:“你放心,你们是我的大客户,合作了这么多年,现在也看到了我们今年丰收的景象,我们棉花储备充足,保证大量供应,而且价格不变,与去年一样。”
“今年我们取得了好收成,也祈祷明年风调雨顺,能有一个好的收成,我们准备明天搞一个【上天祈福】的祭祀活动,祭祀上有很多项目,好多棉花采购商都要参加,剑大少爷一定要参加哦。”
东春说:“我这是来的好不如来的巧,碰上天门的好日子,我一定要沾沾喜气。”
第二天傍晚,棉田边早已点起了篝火,村里的老少爷们汇聚在这里围着篝火开始了祭祀活动,男女老少唱起了山歌,跳起了民族舞,热闹非凡。首先万老爷讲话:“各位父老乡亲,感谢仓天今年给了我们一个风调雨顺的好天气,通过大家一年的辛勤劳动,我们获得了棉花大丰收,现在正是我们大丰收的时候,我们要感谢仓天,庆祝丰收,同时也祈祷明年同样有一个好的天气,争取有一个好收成,为搞好明年的棉花种植做好准备。”
“在我们欢庆丰收的时候,有全国各地的棉花采购商也来到这里,他们到我们这里来采购棉花并与我们同庆丰收,我们要向他们表示感谢。在这里我要隆重向大家介绍一位来自汉阳的剑东春大少爷,剑大少爷年青有为,家里财大气粗,经营着纺纱厂,织布厂,毛巾厂等等,每年都要到我们这里采购大量的棉花,为我们带来了财源滚滚,我们要感谢剑大少爷的到来,希望村里的姑娘、小伙们今天一定要招待好这位剑少爷,下面大家尽情的狂欢吧!”
在村里一群姑娘、小伙们的簇拥下,将万老爷的女儿芳芳姑娘推到了东春的面前。万老爷的女儿年方十六,长相俊俏,为了来加祭祀活动特意打扮了一番,在篝火的照映下,显得格外漂亮。
芳芳姑娘说:“剑少爷,能请我跳舞吗?”
东春说:“能请芳芳姑娘跳舞是我的荣幸,但我不会跳啊。”
芳芳姑娘说:“不会跳没关系,我来教你。”说着拉着东春的手来到人群中。
东春还没有见过这种场面,刚开始有点不适应。后来看到村里的小伙、姑娘都跳的热火朝天,非常起劲,也开始慢慢的融入其中,跟着芳芳姑娘跳起来。
人们围着篝火站成一个园圈,随着歌声的节奏往前走三步,退二步,然后转一圈,男女交换位置,手上还可以配合做出各种动作。东春刚开始有点跟不上节奏,经过几番试练后,逐渐能够完整的跳下来了。
跳了几支歌曲后东春已经能熟练的跳舞了,身体也感觉有点发热。芳芳姑娘拉着东春说:“走,我们到那边喝酒去,还可以吃烤驴肉。”
两人来到旁边的酒庄,要了两坛当地酿造的女儿红酒和两斤烤驴肉就开喝起来。
芳芳姑娘说:“你觉得我们这里的祭祀活动怎么样,好玩吗?”
东春说:“我还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活动,太有意思了,不仅活动了筋骨,还淘冶了情操,场面还非常热闹。特别是这种大型的祭祀活动,可以把整个活动的气愤推到高潮。相信老天爷一定能看到这些,明年也一定会赐给天门县又一个好的天气。”
芳芳姑娘说:“剑大少爷再尝一尝我们的女儿红酒,我们这里酿造的女儿红酒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你感觉怎样?”
东春说:“这酒不仅气味芳香,色泽透明,而且口感纯厚,是上等的好酒。再配上这烤的喷香的烤驴肉,真象是到了人间天堂一样。”
两人边喝边吃边聊,话也越聊话越多,不知不觉酒肉都所剩无几。
芳芳姑娘说:“要不我们再去跳会舞,回来再叫些酒菜继续畅饮。”
说着两人又来到人群跳舞,这次东春舞跳的轻车熟路,再加两人酒后似醉非醉的步伐,跳舞的效果获得最好,赢来了观看人群的阵阵掌声。
芳芳姑娘说:“剑大少爷真的很聪明,这么短的时间里,你的舞已经跳的很好了,现在 还有一种流行跳宫庭舞的,不知剑大少爷愿意不愿意学。”
东春说:“好啊,我现在自己认为对跳舞还是有天份的,相信自己很快就能学会。”
如是二人又来到小酒庄,重新要了酒菜,继续美酒论跳舞。
据说这种宫庭舞是海外流传进来的,男女两人配合完成,首先男女两人面对面而站立,男士的右手要搂着女士的腰,左手牵着女士的右手,按照音乐的节奏,不时变换移动着步伐,还加入各种造型,形象很优美。
当两人面对面而站立时,东春还是有点不好意思,这时芳芳姑娘主动抓起东春的右手放在自己的腰上,然后将自己的左手搭在东春的肩上,将右手拉起了东春的左手,并开始教他他怎样移动脚步。
刚开始东春的脚不知如何移动,总是踩芳芳姑娘的脚,芳芳姑娘开玩笑的说:“你看你把我的鞋子都踩坏了,你要赔我一双鞋。”
东春说:“没问题,只要我学会了跳舞,我赔你十双鞋。”
不知是酒烧人心还是事随人意,两人总有聊不完的说题,当东春与芳芳姑娘两人那么近距离的手牵手站在一起的时候,难免有量些心里波动,随着两人越来越熟习,两颗心也越贴越紧,最后完全是紧紧相连。
东春这次从家里出来已有一个月时间了,一个结婚才几年的青年人,正是荷尔蒙旺盛时期,当面对芳芳这样一个漂亮、活泼、大方、热情的姑娘时,东春的荷尔蒙进一步爆发,在女儿红酒的助力下,东春再也控制不了自己的冲动,双手捧起芳芳姑娘的脸颊开始了狂吻,芳芳姑娘也不反抗,似乎还很享受,任由东春上下齐手。
当晚,他们一起来到东春租住的客栈住了下来。
东春一觉醒来,发现天已大亮,芳芳姑娘已经走了,他已记不清昨天晚上发生了什么事。他想了想这一趟出门来采购物资的事已都完成,就收拾东西准备打道回府。
来到万老爷家向他辞行,说:“采购棉花的事也与万老爷达成协议,后面的事还要请万老爷多多帮忙。”
万老爷说:“你放心,我们是多年的老客户了,彼此都建立了信誉,你就放心的打道回府吧。”
东春说:“怎么不见小姐?麻烦万老爷代我向她表示感谢。”
万老爷说:“昨天全村搞祭祀祈福狂欢活动,她们年青人玩到今天凌晨才回家,现在正在房间睡觉,还没起床。我会跟她转达你的意思。”
在回家的路上,东春回忆这一路采购物资的行程,由于有老爷前几年的铺路,开创了我们家族产业的先河,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才有自己这次出行的顺利,深深感到老爷开创事业的不易。自己是走在父亲开拓的道路上在前行,虽有时也会遇到与人有一点生意场上盘算的事,但总还算顺风顺水。
东春想着想着忽然想到昨晚与芳芳姑娘在客栈发生的一场风花雪月,相互缠绵,鸳鸯戏水的画面,现在自己却独自返回家,不免觉得有一种失落感,很对不起芳芳姑娘,但由于自己有重任在身,好在来日方长,有机会一定要好好感谢芳芳姑娘,我会永远记住她的。东春的这一路行程不仅使他在做生意方面得到了历练,收获了很好的成绩,而且情感方面也有完美的收获,一场邂逅的情感让他回味无穷。
回到家的东春因为办完了几件大事,感到压力减轻了很多,现在除了招聘有一定基础的人员开始汉绣的培训外,最重要的事就是与钱庄洽谈借贷银根一事。
当地的汉阳县上有一家有名的德发钱庄,老板是威振一方的苏茂和老爷,苏老爷不仅实力雄厚,与汉阳当地的黑白两道都关系密切,官家的官银要通过他的银号走帐,商家的银事也要通过他的银号才能通达四方。是一家理想的合作银号。
剑老爷带着东春大少爷来到德发银号,拜见苏老爷并说明要求借贷银根来意。
苏老爷说:“剑老爷是一家有实力的工厂,也是一家很讲信誉的合作方,我们合作了多年,一直都合作的非常愉快,但今年情况有点特殊,有几笔贷款都没能如期收回,银根周转不灵,你们要求借贷银根之事恐怕有点困难。”
剑老爷说:“我们工厂生产的产品现在正处在市场的上升期,市场看好,需要扩大生产规模,前期的准备工作也基本落实,就等正式投入启动资金。苏老爷的客户太多,生意上一时有点周转不灵实属正常,不过苏老爷实力雄厚,我们这点借贷银根苏老爷一定能想到办法的,如果能够借贷到银根,提高点借贷利率也是可接受的。”
苏老爷说:“我们是做银号生意的,靠的就是帮别人解决银根上的困难,自己获得利息,哪里有家有库存的银根而不放出去做生意的道理?我们又是合作多年的老客户,相互之间都比较信任,但眼下我们确实遇到了困难,既然剑老爷都这样说了,我只能说想想办法,希望能帮你解决银根的问题。”
父子二人回到家中,回想着这次扩大生产的准备工作,前面的工作都还比较顺利,怎么越到后面困难越多,如果这次银根借贷的事不能成功,那么扩大生产的事就要落空,另外再找一家银号借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西春刚从外面回来,看到老爷和大哥都心事重重,就问太太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太太就把借贷银根遇到困难的事说了,西春说:“是汉阳县苏茂和老爷的德发钱庄吗?”
太太说:“是的。”
西春说:“说不定我能解决这个问题。”
太太说:“你个小孩,怎么能认识开银号的苏老爷?”
西春说:“苏老爷我是不认识,但我认识他的独生女儿苏静好,我曾经救过她的命,为这事她家的老太太还认我做她的孙子。要我与苏静好以兄妹相称,如果相处的好,以后还可以发展成为恋人。”
话还要从一年前说起。
苏茂和老爷的银号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随着不断的发展也遇到了瓶颈期,苏老爷全家整天忙于经商,无暇照看独生女儿。一天女儿苏静好独自外出游玩,不知不觉来到了下马湖,这里相传是当年太平天国的洪秀全曾经到过此地,并在此下过马,故此而得名【下马湖】。这是一块荒蛮之地,平时就人烟稀少,而且不时有狼群出没。静好姑娘出来已经一天了,也没有吃什么东西,觉得又累又饿,于是就坐下来休息,这时才发现太阳已在落山,天色渐晚,附近也传来阵阵狼嚎声,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静好姑娘这才开始感到紧张,害怕,于是大声喊到:“有人吗?快来人救救我!”
说来也巧,此时西春和惠济姑娘正在附近,听到呼叫声赶紧跑过来,发现了已经惊慌失措的静好姑娘,西春说:“不要害怕,我们现在送你回家,你是哪家的姑娘,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他们开始往回走,没走几步就发现已经被一群狼围住了,西春这时也感到有些紧张,摸 了摸随身带的匕首,又在地上找了二根木棒递给惠济和静好,三人背靠背摆好了一个决斗的架式。
狼群开始进攻了,它们首先攻击的目标是西春,一只狼扑了过来,被西躲过,另一只狼又扑了过来,眼看要咬到西春,只见惠济姑娘勇敢的冲上前,用身体挡住了西春,惠济姑娘的手臂被狼咬掉一块肉,可看见白色的骨头,西春这时抡起匕首向狼的眼睛刺去,只听得这只狼王一阵痛苦的嚎叫声,带着狼群跑走了。
此地不能久留,三人赶紧相互搀扶着离开。他们回到归元寺,方丈听说惠济被狼给咬了,赶紧拿出了药治疗。当天西春和静好姑娘一直守候在惠济身边。
第二天,惠济姑娘狂犬病发作,高烧不退,方丈来看后也觉得无力回天,只能听天由命。第三天惠济姑娘就去世了,归元寺当天就对尸体进行了火化。
办完了惠济的事,西春就送静好姑娘回家了。
苏家的独生女儿出门三天未回,恰好苏茂和老爷也忙于生意不在家,全家上下向炸了锅似的。正当全家人急的向热锅上的蚂蚁似的时候,西春领着静好姑娘回来了,苏老太太看到孙女时,时哭时笑的说:“你再不回来我也不活了”。
听静好姑娘讲了这三天的遭遇,苏老太太一把拉住西春的手说:“恩人啦,多亏我孙女遇到了你这样的好心人,为了救我孙女,还害你的朋友丢了性命,真是对不起你,今天我作主,以后你与静好以兄妹相称,我还就缺一个孙子,你就是我的长孙子,如果你们相处的好还可以发展成恋人。”
听了西春讲的故事,剑太太觉得借贷银根的事还有希望。
第二天,剑老爷带着东春和西春再次来到苏老爷家。苏老太太听说西春和其家父、长兄
来到家里时,赶紧迎出来,把他们请到正厅就坐。
“我的大孙子来了”苏老太太说:“你家父和长兄都是我们家的贵客。茂和儿快来拜见
我们家的贵人!”
苏老爷说:“原来剑老爷就是我们家的贵人哪,实在是对不起,我早就听说小女遇险,被西春搭救一事,当时我因生意拖累不在家,如果小女有不测,我这个家就要遭遇大难,多亏遇西春搭救,早就想登门拜访,认一认贵人,可一直忙于生意抽不出时间。现在西春已被我家老太太认了长孙,也就是我的儿子,我们现在是一家人了。”
苏老太太说:“听说剑老爷是为借贷银根的事而来,茂和儿一定要帮忙,虽然你现在有困难,但想方设法也要帮忙,如果银根不够,我可以拿出我的全部首饰和个人财产来帮助剑老爷,希望能解剑老爷的燃眉之急。”
眼看着借贷银根之事有希望,剑老爷兴奋不已,说:“多谢苏老太太的慷慨解禳,也多谢苏老爷的大力相助,日后将不胜感激。”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准备,新的厂房、设备都已安装调试好,原材料也全部进到仓库,人员的招聘、培训业也已经完成并都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各方面的准备工作都已到位。并选定五月端午节正式开工。
开工仪式这天,鞭炮齐呜,锣鼓喧天,汉阳县的头面人物几乎都到了现场,苏老爷及全家也来捧场,祝贺剑老爷扩大产能成功,开始了新的征程,一定能再创辉煌。
转眼间,开工已有一个月了,工厂里的各项工作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第一批的产品已经生产出来,看到今年新生产出来的产品,剑老爷心里非常高兴。
一天,纺纱工厂的熊忠豪掌柜来向剑老爷汇报工厂的生产情况,说:“自从新的厂房生产以后,各方面都比较正常,产品的合格率达到90.8%,生产进度也不断提高,按此进度生产下去,如果不出意外,全年的产量比去年将提高18%。但有个别的地方也要注意,如果不加以改进,可能会出现问题,会对工厂的生产有影响。”
“一是新设备和新员工之间的磨合问题,这次引进的新设备比原来的设备有所改进,生产产品的质量也有提高,操作上也比原来的设备有所不同,新员工虽然通过了培训,但其熟练程度还不尽人意,要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恐怕还要一段时间的磨合、锻炼,相信经过一段时间后,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还会再上一个台阶。”
“二是有的新员工是从在家务农的农民招来的,对工厂的管理方式不太适应,他们纪律比较涣散,作息时间的概念不太强,工作时间喜欢聊天,对生产工艺执行的不坚决,这些主要是对他们进行教育,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表现好的要给与奖励,表现不好的要进行惩处。”
“三是对表现好的、技术比较过硬的员工要树立他们当典型,适当提高他们的待遇,达到以点代面,全面提高员工素质。”
“好!”剑老爷说:“熊掌柜说的这几条非常好,你是一个优秀的工厂管理者,按照你的想法去执行吧,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之后,在其他几个工厂也要按这来执行,我支持你,今后还要你尽心尽力的为工厂搞好管理工作,我是不会亏待你的。”
在这一批新招的员工中,有一位青年女纺纱工,在招聘的时候,他的各方面都符合条件,工作也积极主动,学什么都比别人快,工作时手脚也比较快,她纺的纱绽产量和质量比同期来的女工都高出一截,熊掌柜对她的映像比较好,她进厂时间不长,已经有几次评为了工厂的先进,把她作为重点的培养对象。但后来她的表现就逐渐不那么好了,查明原因后,是因为她怀孕了,招聘的时候隐瞒了自己已结婚的事实,来到工厂后才发现自己已经怀孕了,这样就影响了工作。熊掌柜把她作为辞退人员报到了剑老爷那里。在上报的辞退人员中还有一名男维修工,他工作时不积极主动,上班时经常偷懒,躲着跑去睡觉,维修设备也极不负责任,有几次都出了错,影响了工作。
剑老爷接到这份辞退人员名单后,决定对所有的员工都进行一次教育。考虑到工厂是纱厂的特殊性,大部分员工都是女的,女人是工厂的主力军,要让全体女员工感到进了工厂就是到了家的感觉,工厂就是员工的依靠,工厂对每个员工有义务关心和照顾。在全厂大会上,剑老爷首先对这位女员工在招工时隐瞒已结婚的事实进行了严励的批评,指出她这种行为是对工厂和个人极不负责的,全厂员工都要引以为戒,今后绝不允许员工对工厂有隐瞒和欺诈的行为,考虑到这名员工已经招到厂里来了,近来表现也不错,决定继续留用这名员工,给她调换一个轻松一点的工作,直到她生产完小孩,过了一定的哺育期后再适当调整工作。对那名男维修工却给予坚决辞退。
通过这次事件的处理,极大的调动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特别是女员工的积极性,对一些歪风邪气也进行了坚决打击,使工厂的生产更上一层楼。
耀威毛巾厂也是剑老爷创办的一家工厂,由于该厂生产的毛巾即耐用,又不掉色,质量过硬,价格合理,很受老百姓喜欢,所以产品畅销湖北省和其它临近的几个省份,在这次扩大生产中,毛巾厂也增添了部分机器,毛巾厂的余斌掌柜对工厂管理的井井有条,毛巾的产量和质量都有所提升。
毛巾是一种每个家庭常用的一种物品,厂里不时有毛巾丢失的现象,为了防止毛巾在工厂里因流失而造成损耗,每天员工都要进行上下班交接,并对原材料、产品和损耗进行统计造册,厂里也设了门卫制度,值班的人要对员工进出大门进行观察,对有嫌疑的人携带的物品进行随机检查。这天毛巾厂的门卫老王正在门卫值班,发现员工邓巧巧神色有些不对,对随身携带的包检查后并未发现什么,就是觉得她比原来长壮实了,几乎比平时大了一圈,外衣扣的严严实实,老王说:“你衣服扣的这么紧不热吗,不如把外衣扣解开透透气吧。”
邓巧巧慌张的说:“你说什么?你一个大男人叫我解开衣服给你看,是什么意思?”
老王看她慌张的样子,更加怀疑有问题,说:“在广庭大众之下,我能对你做什么呢?你一定要解开外衣扣子,不然就不让你出门。”
邓巧巧说:“我就不给你看!”
在相持不下时,余斌掌柜正好从这里过,看到这种情况,就把邓巧巧叫到办公室,又叫来一女同事说:“最近工厂总有毛巾丢失的现象,老王是工厂的门卫,检查员工是他的职责,我们都要积极配合,现在请来了一位女同事,让她检查一下,证明了你的清白,这不是很好吗?”
邓巧巧再无话可说,赶忙跪在地上说:“我完全是鬼迷心窍,只因家里老母亲生病,想拿点毛巾回去换点钱给老母亲治病,实在是对不起,请余掌柜饶恕我这一回。”她解开外衣扣,原来毛巾都缠在身体上,足有20条,难怪身体看起来“壮实”。
为了加强厂规厂纪的教育,余斌掌柜立即上报剑老爷,将邓巧巧开除出厂。
转眼间马上要到八月十五了,这天西春带回来一个好消息,苏老太太要在八月十五这天过六十大寿,邀请全体剑家人到苏府做客。剑太太说:“这可是大好消息,苏老爷一家是帮了我们大忙的,在他们自己银根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还为我们筹措银根,苏老太太还拿出了自己全部的手饰和个人财产,实在是令人感动,我们一定要好好准备一下,为苏老太太过一个热闹的六十大寿。”
正八月十五这天,苏老爷家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前来贺寿的人们络绎不绝,汉阳县和临近几个县的官员、军阀、土豪、都悉数到场,苏老爷在大门迎接各地来客,苏老太太端坐在正厅之上,接受八方来宾的贺寿,场面热闹非凡。剑老爷也带领全家人给苏老太太行大礼,并送上礼单。苏老太太把剑太太拉到自己身边说:“你们是我们的恩人,要不是上次西春救了我们家的苏静好,我哪有心思今天过六十大寿,为了救苏静好,还让西春的朋友丢了性命,实在是对不住。”
剑太太说:“这不都是事赶事,碰上了嘛,凡事都有定数,这都是老天爷安排的。在我们困难的时候,老太太还出手帮助我们,应该是我们感谢您才是。”
苏老太太说:“自从西春上次救了静好之后,我让他们兄妹相称,这有一年多的时间了,西春有时上家来玩,有时也带静好出去玩,我看他们还相处的蛮好,静好姑娘是一个苦命的人,她娘前年因病去世,至今也没有一个娘来疼爱她,也没有兄弟姐妹,现在她已十六岁了,我这当奶奶的只希望她能嫁一个好人家,你们是汉阳的贵族,为人也都善良,我又很喜欢西春这孩子,西春大静好四岁,看上去还蛮般配,不如让他们订下亲事,你看如何?”
剑太太说:“这可太好了,静好姑娘不仅人长的漂亮,同时又是出生豪门贵族,可就是我们高攀了。”
苏老太太说:“不要这样说了,你们家是做实体工厂的,而且将来发展不可限量,我们两家结为亲家,对我们将来的事业都会互相帮助的。”
寿宴开始了,苏老爷全家人和剑老爷全家人同坐一桌,酒席间把酒言欢,好不热闹。
这正是:
寿诞宴席频传喜,
苏剑两家结连理。
同为豪门一家亲,
共谱汉阳新世纪。

作者简介 苏应跃,湖北汉阳人, 自幼喜欢读书写字,经常写小篇幅文章发表在各大报纸。就读于武汉37中学,82年毕业于湖北广电计算机系,毕业后任航天部原824厂计算机室主任。单位于2004年改制破产,便下海创业。退休后加入武汉37中校友艺术团,为社会发挥余热。
蒙冤沉沦多少年,
人前颜面尽丧险。
为何背负人言苦,
叹问苍天何等闲。
苏三重解剑三爷,
拨云去雾显豪杰。
扬眉吐气汉阳人,
从今雪耻喜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