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施秀华散文随笔选》有感
曲振明
著名作家梁晓生为《施秀华散文随笔选》作序,并给予这本文集极高的评价。我认真读完这本文集,深有感触。施秀华的散文情真意切,文中的好多细节令人难以忘怀。
他的第一篇散文《我爱菊花》就吸引了我。当他知道外面下雪了,这样写道:不知为什么突然担心起前两天在广场看过的九月菊。正在盛开的花朵突然遭遇这风雪,会不会冻死啊?想到这些,心不由得一紧。又想,那些维护园林花木的园丁,听到天气降温预报,会不会提前把那些菊花移走呢?当他来到广场:远远地,就看到粉红的,蓝的,白的,一朵朵扬着笑颜的花朵就映入我的眼帘,随着脚步的临近,一阵阵浓郁的花香沁入了我的心肺。蓝色的天空下,只见一朵朵五颜六色的菊花,那么娴静,那么楚楚动人。此时,花瓣儿的寒雪还没有完全消融,清脆的枝条上,一串串欲滴的水珠在阳光下闪耀,格外晶莹,萧瑟的秋风,无法掩饰他们刚毅的性格。目睹此情此景,我所有的担心顿时化为乌有。静立菊前,细细的观赏它那高洁的风姿,我想到了今天一路上见到的环卫工人,园林工人。他们和我眼前的菊花一样,纯洁朴实,美丽可爱,越是寒冷,越能看到他们忘我劳动的风采。

他在《城市的风景》一文中这样写道:到大庆来一定有两样东西会让你印象深刻。一样是日夜不停歇的抽油机。当地人叫他“磕头机”;一样是随处可见的芦苇。他在结尾写道:我爱大庆的“磕头机”,我爱大庆的芦苇,它们和大庆的人一起组成了这个城市的风景。《品秋》一文,他这样写:这是暮秋的时节吧,黄昏的夕阳还在留恋时代广场。一天的风和日丽,并不能驱除季节的凉意,秋天要结束了吗?和爱人孩子走在时代广场,昔日绿茵茵的草地,现在已经微微泛黄。不知为什么,在所有的植物中,我对小草地总有一种亲切的感觉,或许他是最抗寒的吧,因为春天的时候,它最早给我们新绿。晚秋,它的绿色也是最后一个退去。天气预报:这几天有寒流和雨雪。我不知道,自然的突然打击,明天仰或后天,这片草地是否还能坚持到底。

读施秀华的散文容易产生共鸣,他对一草一木的细致观察,以及对自己城市的热爱,从文中充分的体现出来。从他的文集中能够看到他的喜怒哀乐,他内心的情感世界,他真实的生活态度以及生活规律。他在《漫谈读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厕上读书,是我的常态。我家的好多书刊,愿读不愿读的名著,包括一些朋友送我的大作,大都是在厕所分段读完的。我专门在厕所放置个书架,为的是信手拈来,白天临厕白天看,半夜入厕半夜读。他在结尾写道:读书是快事,也是趣事,更是享受和消遣。我认为,只要有书读,在哪儿都无所谓。总比出入茶社酒吧,热衷于棋牌,麻将和酒场。娱乐领地的好。读《我的爱,是那墙上蚊子的血》更加令人感动,他说:爱的方式有多种,我的爱,是那墙上蚊子的血。小女儿格格的皮肤不好,蚊虫一叮咬就过敏,继而发炎扩散……于是为了孩子的安全,每晚抓蚊子就成了我的主要工作。在床上,那娘俩穆斯林状全副武装,我则“赤身裸体”诱敌深入……为德,古有以身饲虎;为爱,今我以身饲蚊。墙上那一滩一滩的蚊子血啊,从血红到酱紫色,都是我对女儿爱的花朵。《谁给你的权利》一文中他写道:打开网页看到一则报道,延吉市十二中附近的恒坤清华园小区内。70年生人的张某将自己六岁的女儿从八楼扔下后,自己也在同一个窗口纵身跳下。两人当场死亡……看完这则“图文并茂”的消息,我的心里好沉痛,好难过,眼泪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面对这起人间惨剧,我不由的要问,自杀的主人,谁给了你剥夺孩子生命的权利?谁给你了剥夺自己生命的权利?

读完这本文集,心里感慨万千,施秀华是一个敢爱敢恨,旗帜鲜明的作家。在他的笔下,你能够看到他内心真实的一面,热爱生活,赞美生活,歌颂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