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故里文化传媒
天山遗梦
第十二章 拓疆情怀(续二)
至美
苏雅兰缠着让母亲继续说下去,周芷眉接着说:“第二个故事是有关你爸在皇宫的遇邪故事,平时连队的人本身就不多,但地多,远远望去,一望无际的田地与天相连,特别是六斗条田是最宽最长的,六斗条田最头边有一排破旧的房子,没有人住,据说这以前是皇宫,至于是谁的皇宫,谁在这曾经居住过对于大家都是一个谜,有人说这以前是维吾尔族的王爷住的,解放后就搬走了,不知去向,也有人说,这个房子很早以前是一个小部落,老伊犁在清朝归俄罗斯后,这个房子的人就都迁走了。因为那一片老闹鬼,所以一直空的,人们说起皇宫时,是意味深长的,也是无奈的,连队也没有人去对这栋房子做拆除或安排人居住,因为大家现在都是统一居住在国家统一盖建的房子里,按部队管理模式集中编制和管理,皇宫那毕竟有些远了。一九八三年你爸在机务上负责开东方红犁地,十月份,稻子都收割完了,你爸轮到要犁四零二条田了,和二斗条田只隔条马路,离皇宫不远,那天晚上十点钟左右,你父亲和几个同事犁完了四零二条田后开始收工,准备回家,他先走了一会儿,走在田埂上,在夜色朦胧中离他的一百米,看见一个长发女人,无腿坐在田埂上,也看不见脸,你爸吓得往回跑,急忙告诉了其他几个人,几个人一起走过来看,发现什么也没有,还说你爸是骗他们的。但是你爸说他千真万确看见那个无腿白脸的女人坐在田埂上的。”
周芷眉通过雅兰的表情,可以看得出,听到这里她心里有些开始发毛,但是她的好奇心战胜了恐惧,所以还是缠着她讲下去。
周芷眉继续道:“第三件事是一九八五年的秋天,我在前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别人家的一个大院子,有一个陌生女人在号啕大哭,说自己的丈夫死了。早上梦醒后,母亲可以清楚地记起梦中的情形,预感不好,担心你爸出事,我决定一天不出门,在家里选稻种。你爸那天中午要去四零一条田犁地,四零一离家里有两公里,出门前,我嘱咐你爸开车时一定要小心。
傍晚,八点左右,我还在选稻种,听到你爸远远地在喊我的名字,我连忙放下手中的筛子就向四零一跑。刚跑到地头,就看见你爸已躺在地头边,脸色黑青发紫。我用尽全身力气把你爸背回家,中间也停了不少回,全身衣服湿透。到家后,我一晚上不让你爸出门,你爸几次要闯出房屋要小便,都被我挡了回去。我把盆子放在房子里,让你爸就在房子来小便,你爸才渐渐平静,慢慢地缓过来。”
说到这里,周芷眉看着苏天章道:“接下来你给女儿说说吧。”
苏天章看看妻子,又看看女儿,深呼吸了一下说:“那天下午,收工前,我开着东方红正在犁靠近渠埂左边那块地时,车子似乎被什么东西给卡住了。有个声音说,“你下去掏掏看。”我想,反正一会儿快下班了,就懒了一下,没有下去看,只是加大了马力准备继续。突然,车子猛地一震,我的小腹一阵绞疼。我坚持开车向前走,可是腹部却越来越痛,恍惚中,到地头了,我终于坚持不住,疼昏过去。接下来就是你妈前面给你说的那些情节了。”
周芷眉和苏天章一鼓作气讲完,女儿也是一鼓作气听完。只见听完后,她愣了半天,问道:“爸,妈,这是真的吗?”
周芷眉说:“是真的,莫不是你以为我和你爸爸是编故事哄你呢!”
苏天章说:“是真的,原本我们也不想给你说的,毕竟你还是个孩子,但是你刚才听到了一点,不给你说完,你的好奇心重,缠着要讲,现在怎得又不相信了呢,我和你们骗你又干什么呢?”
周芷眉发现,雅兰在小时候,经常听到阿姨们来家里,编柳筐时讲鬼故事,胆子还蛮大的。但现在还是被她和丈夫根据自身经历,讲的这三个故事吓着了。因为连着好几天,雅兰晚上不敢单独去院子上厕所,非要家里陪一个人才敢呢。
这年夏天,整个团部发生了一件令大家津津乐道的“七.二六”事件。那段时间,人们大多在议论这件事情。
事情的原委是,特种兵退伍的年轻干事李峰爱上了团长家的女儿。两个年轻人浓情蜜意,但是团长大人一万个不愿意,他把女儿控制住了,不让两人见面。李峰因为恋爱夭折,起了报复团长的想法。他决定要好好教训一下团长,让他用生命为他的阻拦买单。
于是,他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第一件事,就是晚上去团部的装备部里偷炸药;第二件事,是偷上炸药去团长家去把团长炸了。七月二十六日晚上,十点四十五分,李峰偷炸药成功。
但不巧的是,在他偷完炸药的十分钟后被装备部的值班人员发现,立马在第一时间通知了团部,团部在第一时间内用广播把这消息通知出来。当时,李峰正在去团长家的路上,他沉浸在如果把团长炸死了,他就可以和团长女儿过着喜结良缘的幸福生活中。
当他听到广播里有他偷炸药的事时,他的第一意识便是团长家去不了。他拒绝被抓。他很清楚,如果被抓的话,他至少要被判刑几年,那么他的一切都完了。为了不被抓住,他一定要逃跑。可是,现在应该朝哪里跑呢,那就是先在离团部最近最便捷,九连的包谷地里躲避一下,等两天风声过了他就离开这儿。至于团长女儿,等他有机会回来再找她。于是,他飞快跑到九连的包谷地里躲藏。
团部清理发现,装备库里丢了一架机枪和十发子弹,三枚炸弹。这件事非同小可,团部连夜集中了全团民兵开始集体搜索,由于只有包谷地里可以藏人,主要搜索目标以包谷地为主。而且发现目标,可以直接击毙。民兵们打着手电,扛着步枪,以小分队的方式在各自的连队包谷地里地毯式搜索。
可怜的陈峰,整个晚上,如同风箱里的老鼠,不停地转移根据地。第二天,他已经累得筋疲力尽。可是,民兵们的搜索依旧在继续,不但这样,还增加了武警。有几次,陈锋在逃亡中,几次有要自首的念头。然而侥幸及赌徒心理战胜了他想自首的念头,他决定赌一把,饿了就用嫩苞米充饥,苞米有水分,不至于太渴。主要是紧张,让他不敢有片刻休息。整整一天一夜过去了,民兵和武警没有找到他。
第三天上午十二点左右,在离他二百米的地方,有一个民兵发现了他逃窜的影子,喊道:“站住,要不我开枪了。”
接着民兵的子弹打到他的腿上。他只想逃跑,忍着剧痛,没有多想,回手一枪,枪法很准,直接打死了那个民兵。他顺着苞米地拖着受伤的腿,逃到苞米深处。
枪声惊动了周围的人们,死了的民兵让所有的人开始愤怒。人们更加紧密的搜索,但开始小心翼翼,他们不知道受伤的李峰现在到底躲在哪里,他们在明处,他在暗处。他现在还有九颗子弹和三枚炸弹,不知什么时候他们谁会中了他的黑枪。
他们接到上级的命令原地等待,用意志在煎熬,有领导在拿着话筒喊话:“李峰,你出来自首吧,你这样抵抗是没有意义的。”
在这样的围攻下,可怜的李峰已经是疲于奔命,劳累加惊恐,使他分外怀念以前的日子。他想不明白,他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如果说,在没有打死人之前,他自首的话,尚有改错的机会。可是,这一次,是一命要换一命呀,他是再也回不了头了。其实,从他偷炸弹的那一刻起,他已经踏向了生命的不归之路。年轻的他真把所有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两天两夜过去了。第四天清晨,一个武警发现了李峰的踪迹,他悄悄在离他有一百五十米的地方瞄准射击,打伤了他的另一条腿。李峰被疼的摔倒在地,满身的血迹和灰土,他知道自己这次插翅难飞。
他迅速把绑在自己身上的炸弹点着,在倒下前的那一瞬间,他直挺挺地看着碧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朵。他似乎看到母亲,她带着笑容朝他走来,父亲仍旧愁苦的面容也在,还有哥哥和姐姐,接着团长女儿的面容也出现了,她幽怨看着他,似乎在责问他什么。此刻,他是真的后悔了,但已经晚了。他的身体已经在无比响亮的一声“轰隆”中支离破碎。
周围的武警和民兵霎时愣住了。他们没有想到,他会以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纷纷跑过去。只看到一个焦黑的肢体,腿和胳膊散在地上,肚子被炸开,一肚子未消化的苞米散落一地。这等场景,令他们瞠目结舌,有人当场发吐。
武警连长赶过来后,看到此景说:“看他的肚子,就知道他这几天是惊恐万分的,连苞米都没有消化,也没有喝过水。”
民兵连长赶过来说:“唉,你们说,他这是何苦来,把我们这么多人折腾不轻,也把自己折腾着年轻轻就没命。”
经上级领导安排,选了一块有坟地的地方,挖了个坑,把他的尸体就地埋了。然后团里打报告,通知了他在老家的父母。并开了一个紧急大会,警示大家以后千万不能像陈锋那样,不把自己的生命当回事。各部门一定要严谨处事,保护好公家的一枪一弹,并把开枪的那个民兵和武警都给了一等功称号。于是,这件轰动全团的事件,在领导的眼里才算结束。
自这件事后,团场加强了每个地方的防御,除了轰动全国外团场的那一场火灾外,倒也平安不少。
周芷眉初听到这件事情时被震撼,作为母亲的她还告诉雅兰将此事作为警戒,她说:“女儿,生命虽无常,也是如此脆弱。无法理解,一个鲜活的生命,由于选择一个错误的决定,为了一个女人去复仇,就可以轻易葬送自己年轻的生命吗?这是一个多么不负责任的人,他难道没有想过自己的父母家人。他的生命不仅仅是他自己的,那是父母给予他的。他们一定是也想让他拥有美好幸福的生活,现在的结果,对他父母而言,该是一件多么痛心疾首的事情。”
女儿当时听了回答她:“妈妈,是的,我一定会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老师讲,要对父母抱有感恩心态,不让父母操心,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也是对父母的一种孝顺。”
周芷眉再三强调:“人生路还很长,不论什么时候,人都要走正道,要活得堂堂正正,对得起自己,对的起父母,这是做人最基本的。”此时,母女俩在感慨中拉近彼此的距离,人间万象,母女情深,初心依旧。
周芷眉一直认为,连队的人们素质较好,如果走在外面,远远地看到对方,会礼貌的打个招呼,然后再会问候一声:“吃饭了吗”。另一位回答:“吃了。”就算是一个礼仪完成了。
农场的人们分三种来源,一是自一九四九年后,陆续从地方部队转业过来的转业军人。成家生子,也自我称谓献了终生献子孙的兵团第一辈,二是全国各地支边过来的,大多是响应国家支援边疆的号召过来的,还有小部分是自己千里迢迢逃过来的。那时的政策,只要是来新疆的人都可以安排工作,给个房子住,但前提是不能走。三是当地的一些老乡,即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维吾尔族人,他们是善良淳朴的。苏雅兰小的时候,有一次生病五天,后院的维吾尔族邻居阿拜江,每天都会把他家里的羊奶拿来给她喝,羊奶的醇香令她怀念,无法忘怀。他们不会种地,只能每年春天把养的羊赶到距离这40公里的阚天山去放,冬天十月底又从山上赶回来圈养,对于羊,他们自己是舍不得卖和杀的。当时的领导很民主,建立兵团农场时就让他们自由选择,是分地还是放养畜牧,他们基本意见一致放养畜牧,所以连队的羊肉全部靠他们来供应。
周芷眉家左边隔壁柳长发也是转业过来的,柳长发是陕西人,四九年转业过来的,是老革命了,比苏天章大不少,现在连队当司务长。妻子李月兰是湖南人,性格泼辣,能说会道,还特别会讲故事。柳长发对子女的管教很严,是一个十分精明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典型的怕老婆男人,他口袋里什么时候都不装钱,家里的所有用度都是李月兰来算计着花。
两人相敬如宾,从来没有看到她们吵过架,更别说是打架了。不像右边隔壁的李清两口子,三天两头不是吵架就是打架,弄得自家孩子整天恐慌,在别的孩子面前都低人一头,家里每个孩子性格比较内向。孩子的世界是最残酷的,在连队,父母婚姻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孩子世界里受欢迎的程度,甚至超越经济上的好坏。
说起柳长发两口子的姻缘,周芷眉有一天给已懂事的苏雅兰说起这段有趣的故事。周芷眉说:“你不知道,刚转业那两年,许多的转业干部都三四十岁了,还没有媳妇,心里安定不下来,公家想了不少办法。最后从内地调来了不少十八九岁的年轻姑娘,有湖南的,四川的,河南的,湖南姑娘最多。来后,晚上就把姑娘们安置到连部会议室,然后让没有媳妇的干部面对面看,看中哪一个就是自己的媳妇,然后连队会举行一个结婚仪式,就算结婚了。”
那时,苏雅兰虽然小,但很聪明,初听很感兴趣,听到这打断妈妈的话:“那柳青的爸爸妈妈会不会就是这样成一家子的?”
周芷眉打趣道:“你这个小人精,我话还没有说完,你就知道了,不过你说得对,柳青爸妈确实是这样成一家人的,只是柳青的妈妈比柳青爸小十五岁,刚开始柳青妈不愿意,天天哭,说是来当兵的,怎么就要给比自己大这么多的男人做媳妇了,好在柳青爸也不勉强她,对她很好,每天好吃好喝的做好,也知冷知热的疼着,最后柳青妈被感动了,再看别的一起来的小姐妹都这样,也就认命了。”
苏雅兰扬起天真的小脸说:“我说嘛,柳青爸爸老,柳青妈妈怎么小很多,原来是这样,那柳青的外公外婆不知道吗?”
周芷眉说:“那时,因为要建设兵团,许多事都是秘密进行的,事后,就算家里人知道了,也是响应党的号召,开发大西北是大事。”
小雅兰似乎懂了又不懂,以后到她长大后,看了相关的资料,才知道这就是当年有名的《八千湘女下天山》,只是这个故事中的其中一个人物与自己竟然相伴了十八年。
柳青的妈妈在嫁给柳青爸爸认命后,没有几年,老大柳湘和老二柳青两个女儿陆续出生。柳青爸妈最遗憾的是没有儿子。柳青和姐姐柳湘长得貌美如花,姐姐柳湘比苏雅兰大十岁,比柳青大八岁。苏雅兰没有姐姐,小时候就喜欢跟着柳湘和柳青转,而柳湘和柳青走哪也喜欢带着聪明伶俐的小雅兰。
有一天,十二岁的苏雅兰早早去隔壁柳青家很长时间都没有回来,回到家后便给周芷眉诉说自己今天去柳青家所碰见的事情经过。周芷眉敏锐地意识到,女儿在这个早晨想了一些该是她这个年龄想的问题,这对她是好事。
她说她跑到柳青家里找画书看,刚到门口就听到柳青爸爸的怒骂声:“你以为你长大了,我管不了了吗,告诉你,这件事老子做主,有不着你,你以为李明那小子在部队就不得了,你别做梦了。”
柳湘涨红脸,哭着朝门外跑,柳青跟着喊:“姐姐,你等等我。”
苏雅兰看着她们先后跑出,连忙跟上去。柳湘跑了八百米的样子,停在平时大家挑水洗衣,黄渠边的一棵大树下抽泣。柳青和苏雅兰找了一块有草的地方,扶她坐下。
柳湘不说话,只是望着晨曦中右边那条公路愣神。苏雅兰看到一垄薄雾笼罩着连队,与往常一样,一排排整齐的房屋透射出兵团特有的风格。右边是一条笔直通往团部的主公路,两边是两排高高的白杨树,那是十年前父亲他们种植下的。大片马莲花,芨芨草此刻在这些树下蓬勃欢快地成长。
连队已有三十年的历史,这是连队老人赖以自豪的地方,他们大多是一九四九年和一九六四年进疆的转业军人。自从部队复员转业后,他们的业绩在这里得以呈现。正是因为有他们常年的坚持与付出,边疆的稳定才会更加坚固。可今天柳叶姐姐这么伤心,这又是为何?苏雅兰后来周芷眉说,她的心在这个清晨变得灰蒙蒙的。
过了一会,柳湘说:“苏雅兰,你还小,你一定要离开这,要主宰自己的命运。我和柳青现在这个年龄,是注定离不开这里了,今天你也看到了,我们的命运不由我们自己做主。”柳青静静地听不说话。
苏雅兰已经懂事了,她学着像书里那样说:“柳湘姐,我们可以和命运抗争呀。”
柳湘十分伤感,说:“没有用,我们都是在这个伊犁河边出生的。这里以后可能会发生变化,但是还需要多少年不知道,你的未来还可以去努力,但我们不行。”
苏雅兰听妈妈讲过,柳湘出生时,柳母只看了一眼,便让柳长发把她的名字改成柳湘,以纪念自己的故乡。柳母在怀孕期间的反应像男孩,喜欢吃酸,原本,柳湘的父亲给儿子起好名字叫柳远的,却没想到生的是女儿。柳母看到小柳湘长得五官端正,皮肤白皙,就知道这孩子以后一定是个美人胚子。柳湘长到十岁左右,果真出挑的比别人家的女孩子漂亮。十八岁时,已是窈窕淑女,美丽动人,不但本连队的人夸,外连队的人也夸。
柳湘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父亲也没有打算让她复读。便给柳湘在连队报批了职工,分了二十亩地,开始了她的第一份工作。可年轻的柳湘并不甘心,她的梦想不是这样,她喜欢舞蹈,想成为像电视上那样的舞蹈家。她喜欢城市的生活,她想能够像城市人那样地去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然后结婚生子。上班可以干自己喜欢的工作,下班晚饭后可以和心爱的人一块散步,还可以在周末和好朋友逛逛街购物,那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可是,这一切都在高考失败中化为云烟。她想复读,可是父亲不让,她只能屈服。呆在连队,并非她所愿,抱怨也没用。她现在和农民有什么两样,农民有对土地的自主权,兵团不可以,土地的自主权属于公家,一切都得听组织安排。人对环境的适应是很快的,勤快的柳湘很快适应了这种生活。
一年很快过去。在这期间,由于有了和李明的通信,柳湘的生活不再单调。李明是她的高中同学,大概是一个连队的缘故,在学校时他们关系一直不错。
李明高考失败后,于当年的11月份入伍,被分在阿勒泰当武警。到部队的第一天,便开始给柳湘写信。年轻人彼此之间是心照不宣的,书信来往很勤,基本是一周一封。没想到此事被柳长发知道后,竟然不同意他们的来往,原因是柳长发不喜欢李明的父亲,嫌李明的父亲小气不会来事,不但流里流气,还好吃懒做,也没什么家底。他认为这样的父亲养不出什么好儿子,他可不想让他的漂亮女儿嫁到他家去受苦。至于部队服役又能怎样,如果考不上军官,转业了还不是照样得回农场刨地。
三年后,李明退役回到连队,他没能进军校。柳长发一直认为,当初阻止他们是对的,为此还放出狠话,他两个女儿的婚事,必需由他亲自做主。这下可苦了柳湘,在自己的婚事上,经常和父亲一言不合就会吵起来。柳妈没有办法,劝也起不了什么作用,今天大清早父女俩干仗也是为了这事。苏雅兰和柳青慢慢劝慰柳湘,待她平息后才陪她一块回家。
周芷眉听雅兰说了今天早晨柳家的事后,叹口气:“看样子,这老柳家姑娘以后的日子不会好过。”
苏雅兰对周芷眉说:“妈妈,我的心在今天早晨变得灰蒙蒙的。”
周芷眉敏锐地意识到,女儿在这个早晨想了一些该是她这个年龄想的问题,这对她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一年后,柳家两姊妹各自想要的婚姻,因父亲的干涉而导致失败。听从柳长发安排,喜欢柳青的男人于永亮娶了姐姐柳湘。柳湘结婚一年后,李明娶了高中同学白梅,柳青嫁给了谁都不看好的二流子方同伟。至于方同伟最后因贩毒进了监狱,柳青和他离婚后,带着两岁的儿子独自生活,后来带儿子再嫁本地老光棍。
时光很快,命运无常,有人离开,有人留下。连队的人们依旧经历着生老病死,盼望着来年好收成。
现在的周芷眉和丈夫在边疆,算一算,已生活了五十年。她跟她们同时代的人们一样,历尽了中国的种种变革,随着经济和科技发展,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现在跟老三在一个城市生活,又是一个小区,虽说平时各过各得日子。但儿子媳妇隔几天总会过来一趟,送菜,水果各种各样吃得,大家再一起吃个小型团圆饭。至于,大型团圆饭,得等到逢年过节,所有孩子们到齐,三代同堂,喜气洋洋。自己和老伴每个月的退休工资根本花不完,除了日常开销外,每月都可以存下不少钱呐。可是要感谢国家,感谢党的好政策呀。
三个儿子的工作,生活都不错,就是女儿雅兰的婚事让她和老伴焦心。每次回到家里,都盼着她能给他们带来找到男朋友的好消息,可每次都是空。女儿不喜欢让人介绍,现在都三十好几的人了,什么时候才可以名花有主,给他们找个好女婿啊。
唉,算了,人各有命,人不但要有缘还得有份才行。现在,已是满头白发的周芷眉越来越佛系了。(本章完)
作者简介
魏彩霞,笔名至美,祖籍四川。法律本科毕业,从事法律工作、自办文化公司多年,曾获“2006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创新人物”等多项商界荣誉称号。系新疆作协会员,新疆昆仑诗词学会会员。1987年开始从事诗歌创作,现已创作诗词800余首,撰写散文、短篇、中篇、长篇小说、剧本等百万余字。出版诗集《青春集》,作品多刊于《今日新疆》、《昌吉文学》、《回族文学》、《北方诗刊》(曾为封面人物,同期配以组诗发表)、《翠苑》、《润州诗词》、《圌山诗词》、《江都日报》等。作品反映生活面甚广,崇尚真善美,尤擅情诗,以婉约见长,颇受英国女诗人勃朗宁夫人之影响。
编辑:叶子 贺宝璇
美编:惜缘
文字审核:惠玲玲
制作:瀛洲居士
图片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总编微信
中华诗经阁总社
荣誉顾问 张文汉 韩春见 熊静中 沈阳 石生 郭仁炳 浬鎏洋 王亚中 秦玉才 周镇添
总社长兼总编 瀛洲居士王连社 副社长 胡乃华 副总编 惠玲玲
总监 蓝天
文化总监 铃龙
中华诗经阁江苏分社社长 泰然 荣誉社长 陈立新
副社长兼总编 辛谷 副总编 汪雯 编审 铃龙
中华诗经阁内蒙古分社社长 夏青海
副社长 牛素梅 主编兼群管 刘东华
中华诗经阁陕西分社社长 惠玲玲
副社长 张培良
总编 李广远 副总编 翟英
中华诗经阁山东分社社长 赵芳香
总编 河间老九
宣传部
部长 刘建荣(河北) 副部长 左福启(河北) 副部长 明雪琴(河北)
宣委 李宗平 张志国 唐生平 刘莹心 王素香 李绍芝 王杰侠 暴金娈以及所有编辑部成员
诗经部
部长 董杰(河北) 副部长 卢华山(河北)
编委 韩爱华(河北)惠玲玲(陕西)刘书琴(河北)毛恒昌(上海)石富城(重庆)李延军(陕西)杨莹(陕西)彭小毓(陕西)刘德生(陕西)王荣(辽宁)张建民(陕西)(添加中)
楹联部
部长 白公平(河北)副部长 李彦蓉(河北)
编委 泰然(江苏)邱百灵(甘肃)周富成(江苏)(添加中)
音频部 特邀部长 巧丽(新疆)
部长 于冰(河北) 副部长 骏马(河北)副部长 梦露(黑龙江)
编委 香乡(北京) 冬日艳阳(黑龙江) 田浩(天津) 心语心声(山西) 碧海青天(河北) 喜洋洋 英子 张志国(河北)枫叶(宁夏)悠闲(湖北) 山涧红枫 李严 惠玲玲(陕西)冯文静(陕西)刘崇甫(陕西)李民龙(陕西)陈莉(陕西)谢丽(陕西)孙琦(黑龙江)宋淑平(山东)杨海荣(陕西)月儿(黑龙江)李红琴(北京)王秀茹(陕西)杨晓红(陕西)穆涓涓(陕西)默韵(陕西)贾景华(陕西)高晓莉(陕西)凌子(黑龙江)莫莉(陕西)婉清(陕西)张卫静 张颖 孟繁燕(秦皇岛)张晓凤(陕西)谢艳芳(陕西)罗玲珠(陕西)程亚利(陕西)大囡(河北)贞礼(陕西)杨海静(陕西)乔晓莹(陕西)姜雅范(黑龙江)
格律部
部长 翟英(陕西) 副部长 夏青海(内蒙古)副部长 刘激扬(河北)
编委 秋禺(江苏)乡音(湖北)孙春梅(河北) 刘淑芬(辽宁) 槐增良(河北)佘正发(湖北)么忠文(北京)白公平(河北) 马到成功(河北)李庆山(河北)李曼秀(河北)郝福生(河北)田永香(广东)孙上舒(黑龙江)娄洪魁(河北)朱建美(江苏)钟家奇(湖南)陈天培(广东)凌远科(广东)冯新民(陕西)(添加中)
词曲赋部
部长 汪雯(江苏) 副部长 文墨冰言 副部长 胜利(河北)
编委 周镇添(广东)张永庄 (河北) 李杰猛(湖北)连丙堂(河北)李振汉(辽宁)陈立新(江苏)铃龙(江苏)蒋兴国(江苏)葛君(海南)付胜光(陕西)冯宝哲(陕西)(添加中)
古风部
部长 李元超(河北) 副部长 魏增才(河北)
编委 闫俊山(河北)成俊峰(陕西)唐永恩(上海)李德宛(陕西)(添加中)
新诗部
部长 胡乃华(辽宁) 副部长 张荫成(河北)
编委 杨慧月(湖北) 卢庆学(河北)吴萍(安徽)赵雪梅(吉林)杨永振(北京)邓自然(湖南)赵芳香(陕西)王苍洲(陕西)李耀国(天津)攸春仙(山西)钟家奇(湖南)刘小奇(陕西)许增正(陕西)(添加中)
散文部
部长 莹心(山东) 副部长 李华(河北)
编委 铁裕(云南) 王玉(河南)清风月(河北)王新平(陕西)李东林(陕西)(添加中)冷月(北京)潘远芬(天津)袁占凯(河北)田方芝(山东) 李密林(河北)齐英华(山西)陈新安(陕西)王全峰(陕西)
小说部
部长 贺宝璇(山东) 副部长 张合军(河北)副部长 任春铭(山东)
编委 王振伟(吉林)李拴强(陕西)(添加中)
杂文部
部长 熊静中(河北) 副部长 王俊颖(河北)
编委(添加中)
书画部
部长 胡胜利(北京) 副部长 王栓柱(河北)
编委 王春阳(河北) 邢富强(河北)仇建庄(陕西)刘进海(陕西)周继业(陕西)支铁锤(陕西)姚万杰(陕西)许炳荣(陕西)雷鸿飞(陕西)计泽潭(河北)雷百计(陕西)乔永胜(陕西)岳七虎(陕西)田小弟(陕西)邢秉纯(陕西)毛凯(陕西)齐宝田(山东)卢绪高(山东)冯登厚(陕西)张培良(陕西)贺志明(陕西)潘琦(陕西)徒超(陕西)周君明(陕西)王学艺(陕西)(添加中)
影视部
部长 耿进柱(河北) 副部长 高聪英(河北)
编委 宋闯(黑龙江)许毅斌(陕西)(添加中)
榜书部
部长 胡兴民(陕西) 副部长 郭青凡(陕西)
编委 雨田四郎(陕西) 程引岳(陕西)田德有(陕西)张学印(陕西)赵云斌(陕西)胡玉全(陕西)肖红斌(陕西)陈宏伟(陕西)张培良(陕西)刘进海(陕西)潘琦(陕西)陈兴顺(陕西)
美编部
部长 王彩维(陕西) 副部长 郑翠利(陕西)
编委 婉萍(山东) 王申未(陕西) 梁聪苗(陕西)赵香利(陕西)孟五利(陕西)(添加中)
诗评部
部长 秦本云(湖北) 副部长 宋京平(四川)
评委 刘朝智(陕西)李剑东(黑龙江)刘丰彦(陕西)高润南(陕西)(添加中)
直播部
部长 李海龙(陕西)
编委 李民龙(陕西) 任隽(陕西)
中华诗经阁——传播诗经文化,弘扬正能量,以公益为宗旨,以奉献为准绳。诸子因兴趣爱好而志同,因传统文化而道合。期待国内外才子佳人入驻,尽情展示您的风采!
温馨提示:投稿、荐稿、组稿、音频配制、赞赏、点赞、留言、转发、推介等均属友情体现!衷心感谢!
【免责声明】
1、本平台基于弘扬国学、传播诗经文化、发挥正能量之目的,发布链接,但并不意味着支持赞同所有诗、文的观点和态度,并不意味着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和文学的艺术性,并不意味着文体文本合格或合乎要求。诗、文是否原创,无法考证,坚持奉行文责自负之原则.
2、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平台下载、或以其他形式复制、使用本平台链接图片等,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本平台所采用的音频,图片等,如有不妥,请及时通知予以删除.。如无意中侵犯了某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平台将立即删除。
4、本平台对于涉及政治、文化、权益等一切责任概不承担,均由相关作者或单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