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娘的第二次眼泪
作者:恩果

我记忆中姥娘第二次哭是在姥姥(妈妈的奶奶)的葬礼上,姥姥一生更是一个苦命的女人,姥姥只有姥爷一个孩子却先于姥姥辞世。
姥姥的葬礼上,妈妈的堂姑叫住妈妈说:“闺女都成家这么久了,一直接济娘家,这回你爸走了,你奶奶也走了,你以后就不用操心了,好好的过自己的光景吧!” 一向坚强的姥娘听到后哇哇大哭。
姥爷走了十个月姥姥走的,妈妈说姥姥是想儿子想的把命丢了。

姥爷走了我都没记得姥娘哭,也许姥娘背地里哭我没看见,亦或许姥娘不忍在我们面前哭,尤其在年事已高的姥姥跟前哭。
现在这个家二姨未出阁心脏病没钱救治撒手人寰,三姨21岁刚成年,大舅17岁,二舅14岁未成年,之前姥爷有病救治、姥姥养老都是妈妈一人独扛,姥爷患病那两年妈妈带在身边就医照顾,让三姨一个女孩子挑起家里的重担带着两个舅舅养种十几亩地,记忆中妈妈挣得工资一直是交给姥爷,一直贴补娘家。我记得在村里上学那会儿,开学的时候,我们姐妹和舅舅总是不能按时交学费,让老师点名,姥娘总是去找老师解释,请求宽限几天,等我妈妈回来就交钱。
我在1995年上班后每月挣得工资,只留生活费剩余全部上交妈妈,单位同事都说我顾家,我跟妈妈沟通这事时妈妈当头回我一句:你是做的不错,但跟她比差远了,她都俩孩子的人了,一直是工资全部交给姥爷的。姥爷走了,这个家妈妈若是不管所有的压力会把姥娘压倒。妈妈冲着她堂姑说了一句:姑姑您这话咋这么说,这个家有我妈,有我弟弟妹妹,我咋能不管。说完后妈妈径直走向姥娘抱着姥娘哭着说:妈,你不能听姑姑这个话,这个家不管姥爷姥姥在不在都是她的家,她不仅要管,而且要把咱家的日子过好,让姥爷姥姥在天上看着咱一定会迎来好日子!妈妈说她是大姐一定把弟弟妹妹都带好!妈妈还说最后悔今年过年把我带走,没能让我陪姥姥过最后一个春节,没在过年的时候让我代替她守护在她们身边。姥娘听着妈妈这么说,姥娘哭着说:好闺女,从小看妈妈长大,知道妈妈和姥爷一样要强,知道妈妈不会不管,还说都是这个家拖累了妈妈。

我突然想起了年少时小玩伴说过的话好像明白了什么!妈妈三岁没了妈妈,姥爷觉得妈妈是女孩不能顶门立户,所以想成家要个男孩,姥娘在来到这个家之前也有过家庭,之前的姥爷当兵打仗保家卫国一走多年,那个姥爷甚至不知道姥娘生了大姨。姥娘在大姨七岁时,知道她丈夫早已战死沙场,同样的原因那个年代因大姨是女孩,觉得不能给她养老送终,才决定和我姥爷在一起。姥娘把大姨留给了大姨的奶奶,姥娘来到这个家,把她全部的爱给了我的妈妈。妈妈聪明好学,整个乡镇十几个村子只有三个孩子能考上当时最好的城关中学,其中就有妈妈。姥娘怕妈妈在外求学挨冷受冻,总是冬天给她做最厚的棉衣,过年给她缝新衣服,妈妈还埋怨她缝的太厚、上体育课无法施展腿脚,小姨小舅总是穿旧衣服、薄棉衣冬天冻得红脸蛋嘴唇都打颤,不禁想起还有姥娘对我们姐妹的种种偏爱,全都是那颗无私善良的心啊。
姥娘对所有人都好唯独苦了自己。记忆中姥娘总是睡得很晚,白天忙着一家老少吃喝,琐事不断,晚上在煤油灯下纳鞋底上鞋帮,缝缝补补,一家老小十几口子的春夏秋冬里里外外从头到脚的穿戴都出自姥娘的那一双巧手,想想那个年代的女人是多么的不易。爸爸一直在外工作求学,奶奶经常派二叔三叔来接姐姐回去小住,每次叔叔来姥娘必定留吃饭,而且还摆盘,总是少不了炒一个圆圆的鸡蛋饼,总是拿家里最好的东西招待他们,高兴的二叔三叔都争着来姥娘家接姐姐,尤其是三叔总说愿意来大嫂家姥娘热情招待,去二嫂家就没有这待遇。

姥娘在姥姥葬礼上的大哭,看似因为妈妈堂姑那句没过脑子随口说的话,实则是姥娘压抑自己太久面对困境的一次淋漓尽致的宣泄,姥娘和妈妈的相拥而泣更是她们母女间的惺惺相惜,而在我看来姥娘的哭却是对困难生活的宣战,因为姥娘在我的心中永远是打不倒的守护神。姥娘的大哭更是为了以后的不哭, 此后我没再看到姥娘哭过。
〔作者简介〕恩果:机关工作,业余时间积极参加中国传统文化活动,先后担任《古今诗人咏井陉》副主编、《井陉历史文化》编辑。参与校阅并助印《法舫文集》,出版策划《法海宝舟》、《觉海法舫》、《法舫大师年谱》等书籍。感恩生活、热心公益、奉献爱心,曾多次组织爱心人士筹集善款捐助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