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仁兄,王庆吉先生
上网十多年来,我在网上认识了许多富有才华的文朋诗友。但最早相遇网络空间而又保持到现在的真挚诗友已经为数不多,而仁兄,王庆吉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王庆吉,肥城市石横镇衡鱼村人,1945年生,曾就读山师大、中国书画大学,泰安作家协会会员,小学高级教师。曾被评为市级模范教师三次,泰安市党史先进工作者两次,省委党史荣誉证书一次。书法多次获全国及省市县奖多次。编著《山水诗韵》《石横镇志》《左丘明文化研究》《史祖故里诗文选》《文化肥城左丘明卷》《肥城王氏族谱》《孙氏族谱》参编《肥城文化通览》《泰安文化通览(肥城卷)》《山东省强镇名村志》,《深圳市南山区志》及山东省地市史志等,退休后任肥城市诗词学会副会长,为肥城市君子诗社终身荣誉社长。
就是这样一位在黛西文化领域享有盛誉的史志专家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集一身的文化名人却与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网络博客保持了十多年的友好关系,仁兄贤弟之称谓也是在那时称呼起来的。记得那年有一天我打开电脑进入新浪博客正准备写博文时,突然一位署名为“都君文友”的网友引起了我的注意,事后我根据这位网友提供的线索找到了他,原来这位网友就是早已声名远播的泰西文化名人王庆吉先生。
相逢何必曾相识,相见虽晚也是缘。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酬答,我才慢慢地知道了他的“底细”,原来这位称“都君文友”的王庆吉先生早已是享誉肥城文坛及左丘明文化研究领域的一位响当当的大名人了。
仁兄,王庆吉先生早年从事教育工作,后被调到石横镇史志办工作,在编写石横镇志的过程中他有机会接触到了《左传》、《国语》的作者左丘明的有关资料,一时对史祖左丘明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一发而不可收拾。又因为他与史祖左丘明同为石横人,因此他对左丘明及左丘明文化的研究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一经着手研究,他就以百分之百的精力投入其中。凭借着他渊博丰富的历史学识,从重读《左传》《国语》开始,然后再广泛地搜集有关史料,并结合同在一地的先决条件,他亲自到左丘明墓地、精砖舍实地瞻仰拜谒考察,在全面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后他就奋笔疾书撰写成了他的成名作《左丘明文化研究》,这一研究成果一经发布,立刻引起了县内外省内外乃至全国及全世界广大爱好左丘明文化的学者的高度关注,慕名而来的专家学者络绎不绝。仁兄一方面当导游,一方面又兼做讲解员,真是忙得不亦乐乎!由于对左丘明文化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研究成果,他的名字也不胫而走,史志研究专家的名号也随之传播开来。正是由于左丘明文化研究一度处于热议中,因此,他还被邀请上了电视,做客直播间,成了天下闻名的左丘明文化研究第一人。
仁兄,王庆吉先生,不但史学知识渊博,而对于谱牒的研究也具有很高的水平。据我所知,他不但亲自为王氏家族族谱进行了续修完善,而且还为孙氏家族进行了续谱,并高质量高规格的完成出版问世。他的这种敬业精神受到了孙氏家族后人的高度评价与赞扬。
一个人具有一方面或两方面的专长就已经很不错了!而他偏偏就不如此!毫不夸张地说,他更是一个多专多能的“全才”!在文学方面他不但善文,且诗词歌赋无所不通不精!他不仅能写古风、近体、词、赋,而且对新诗也颇具研究和探索。他对创作七绝七律可以说是得心应手,虽说不能七步成诗,但也堪称旋即笔下生花。他的《衡鱼赋》曾经横扫微信群,令人读后感慨万千,称赏不已。正是由于他在古典诗词方面的卓越成就与贡献,他被肥《肥城市君子诗社》委任为终身名誉社长,同时也被中华诗词学会吸收为会员。正是由于他的笔耕不辍,作品众多,一部《山水诗韵.布山诗文集》应运而生,一度成为广大诗词爱好者的必读诗集。
这是指文学方面。若是说到琴棋书画方面,除了棋类绘画外,其他几方面也可以说是出类拔萃。先说琴(这里指的不是古琴而是二胡),一把二胡在手,无时不是名曲绕耳。尤其是在写作之余,那动听的旋律就会立刻把写作之时带来的疲惫赶走,这时的他也会沉浸在美妙旋律的享受之中。我在他一次发的演奏二胡的视频中真实的感受到了这种气氛。说到书法,更是他的强项。他不但是书圣王羲之的后人,更是王氏家族的第三代传人。也许是家学渊源吧!他不但得到了祖父父亲的真传,而且更有所发扬光大。真草隶篆诸体无一不通不精!尤其令我感到吃惊的还有篆刻,从相识以来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在他今年出版发行的《王氏六代书画集》中看到的)的。那充满雅致的篆体印章一枚枚都透露出他深厚的篆刻功底技艺与娴熟的刀法。正是凭借这些优势与精湛的艺术成就,所以他每每投稿报刊或参加各级举书法协会举办的书法篆刻大赛中都能获得大奖,他的名字也随之被广大书法爱好者所熟知,诸多优秀作品还被有关部门机构或个人收藏!
除了创作以外,他还是一位热衷于文化传播的文化名人。每当自己的著作出版发行后他都会不辞辛劳风尘仆仆地送往各级文化机构及文朋诗友收藏!他的足迹遍布了肥城、平阴、济南城乡各地。当然,在赠书送宝的同时更多的还是与文朋诗友的交流与互动。在此方面,他曾三次光临寒舍, (一次为我赠送书法作品,一次为我赠书 《山水诗韵.布山诗文集》 ,一次为我赠送书画集《王氏六代书画集》 ) 每每面对他那略显苍老而又精神矍铄的样子时,我都会油然而生敬意!
除了外出传播交流文化外,他还成立了以“布山别墅”为中心的文化交流中心,进而吸引了肥城、平阴、泰安等周边地区的广大文学爱好者、文化名人及学者。他还不定时地举办各种学术研讨会,创作经验交流会,极大地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如今的仁兄,王庆吉先生虽然已年近八旬(2024年年满80岁)但他仍笔耕不辍,临池不断!每当他的新作发表在微群朋友圈的时候,许多文朋诗友无不翘起大拇指赞叹地说:“好样的,当代的左丘公,新时代的又一文化标杆!”
最后赋一首小诗送给这位可敬可佩的仁兄:
一生只为文学艺术而来,饱读诗书才华横溢具在。
诗词歌赋样样无不精通,琴棋书画篆刻更为精彩。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创作,热衷文化传播更不懈怠。
如今虽然人老已近耄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外!
2023.6.4
附部分相关图片:

























作者简介:
陈宝田,笔名龙山石,男,1949年2月出生,山东肥城人,中共党员,中学教师,自幼酷爱诗词、书法,毕业于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一生热爱文学,尤其喜欢诗歌创作,有作品见诸报端。自2009年上网以来,共创作散文100多篇,诗歌5000余首,《读人物传记随感录》1611人。作品先后在都市头条、中国诗歌网、中国作家网等各大平台发表,并在都市头条平台创建《华夏文学》编辑部,任主编。现为中国诗歌网、中国作家网会员、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得奖主之一。

《华夏文学》是一个面向全国爱好文学创作者的平台。作品力求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反映生活,歌颂美好,传播正能量。作品形式不限,字数最多在3000字左右,诗词为3_5首。但要求为原创作品。禁忌剽窃、抄袭,违者,文责自负。敬请广大文朋诗友踊跃投稿。投稿格式:原文+作者简介+作者照片。投稿微信13853840219。
投稿邮箱:fclongshanshi@163.com
《华夏文学》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