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问
作者:梁蜀生
[说明:这是我在去老山、八里东山时看到的真实场景,真的让人泪目心痛]
△路问朗诵
整整三十九年,
每年我都要走一次,
一步一回头,
回头就是一把泪。
三十九年前,
你我同走这条路,
那时根本就没有路,
只有荆棘和地雷。
战斗打响时,
我们在弹雨中同行,
为了开辟冲锋的通道,
你毅然扑身滾雷。
当胜利的信号弾,
划破硝烟腾空而飞,
我再也没有见到你返回,
你用血肉之躯筑起了路垒。
今天我又走在这条路上,
背着你的亲娘也是我的母亲,
尽管路边还有雷区危险的标牌,
可咱再也不用滚雷。
三个拐弯一道缓坡,
柏油铺就的路面洁净如洗,
只有一公里的路啊,
咱娘俩咋就走到太阳当顶。
一路走来一路“款白”,
娘说你小时候最爱套山鸡,
漫山遍野的跑,
新缝的褂子穿不了一个秋季。
我对娘说难怪你比我行,
爬山如履平地走路疾步如飞,
从小就练成了飞毛腿,
打仗总往前里奔。
骄阳似火,
汗水湿透了衣背,
娘心疼地直说,
放我下来俺自己走也行。
同行的还有不少人,
大多是当年参战的老兵,
有的带着妻儿,
有的还柱着拐棍。
三十九年了,
他们已步履蹒跚,
来一次真的不容易,
就想看看当年的战地。
不会再有第二个三十九年,
来一次就少一次,
走一回就算一回,
不知后来的人想过没有?
既然路已修到主峰,
为什么就不配辆代步的车,
好让当年活下来的老兵,
不再受跋涉的劳累。
通往战场的道路,
曾是烈士用生命开辟,
谁还忍心让烈士的战友,
背着烈士的母亲来回。
滿腹乡愁一路艰辛,
送子报国母亲从不后悔,
不该让当代岳母再日晒雨淋,
这代步的车何时能配?
写于2023年6月
○编辑:艾宗升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