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老二小传
在我的朋友圈里,刘老二人微言轻,从来不夸什么海口,甚至在热闹的酒桌上,他也不会大口喝酒,大口吃肉。而是热情地站起身来为年岁大的人们夹菜、劝人家吃好、喝好。或是像服务员一样,端起茶壶给人们一圈一圈地添续茶水。常常是酒酣人散后,是他把喝醉酒的朋友送回到家里。

他不是出类拔萃的人才,即不善言辞,又不会献媚领导,甚至连句暖心的话都不会说。但他对工作却是兢兢业业,不辞辛苦,珍惜每一个工作的日子,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他没有抱怨过、埋怨过,不满情绪的话从来没有听他说过一句。
刘老二的高光时刻,是当过七年的“末代”厂长助理。那也是他一生中最光鲜的一段人生历程。所谓“末代”,是因为七年之后,企业就破产改制了。你想啊!工厂都没有了,他还当谁家的厂长助理呢?
当然,刘老二也经历了彷徨、无奈、痛苦和绝望,甚至站出来力图阻止贱卖厂里的厂房、土地和设备,但实在是自不量力。就如“螳臂当车”,仅凭他一个小小的厂长助理,又怎么能阻挡住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呢?
于是,他也和成千上万的国有企业职工一样,一夜之间,便成了日不进分文的下岗工人。
刘老二虽然只当了七年的厂长助理,但由于他对工作非常认真,毫不含糊,钉是钉,铆是铆,处处以维护工厂的利益、国家的利益为己任。因此,在他任职的那几年里,也得罪过个别人。以致有的人在背后说他的坏话,打他的小报告。更有意思的是,有人居然把他的自行车铃铛拧下来,扔进了垃圾箱里,还有一次他值了一宿的夜班,第二天早晨下班时却发现,自行车的后轮胎竟被人割了一个大口子。
刘老二今年已经69岁了,也已经步入到了暮年时光。但在他的眼晴里,却没有一个仇人。从前遇见过的,相处过的同事和工友,全都是他的亲人和朋友。私下里,从没听他说过一句对别人不满意的话。相反,即使是“伤害”过他的人,若孩子考上了大学,家里人突然遭了灾病,或是急着为孩子还房贷,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倾其绵薄之力。朋友圈里谁家若有婚丧嫁娶之事,跑在最前头的,一定是刘老二。
我与刘老二相遇、相处、相知半个多世纪,在我春风得意之时,他是我忠诚的倾听者;在我失魂落魄时,他是我最可信赖的倾诉对象。有时我就想,假如有一天我遇到了灾难,第一个站出来搭救我的人,一定是刘老二。
在外人看来,他或许不伟岸,却爱老婆胜于爱自己。他有一手好的厨艺,冷拼热炒,总能花样翻新,所有的家务活他都大包大揽,不忍心让个子矮小的老婆弯腰拖地,更不会让老婆到阳台上踮起脚尖晾晒衣被。他在老婆和孩子们心里,就是一座足以撑起辽阔天空的高山。
刘老二喜欢喝酒,而且是一天喝两遍。从十六岁开喝,已经足足喝了五十三年,是一个名富其实的“万斤户”。现在看来,幸亏他不会开车,不然,如果按现在的交通法规,他天天都是“酒驾”。
每次聚会,餐桌上早已是杯盘狼藉,有的人甚至酩酊大醉,但他一定是清醒的。因为他心里还有顾虑,还顾虑着醉的人能否平安回到家里。

虽然他请不起别人去酒店里喝酒,但他也从来不白吃别人的。每隔上一段时间,他会买只烧鸡,猪脸肉、或是羊头、羊杂碎,再施展自己的厨艺,凑个四凉六热,约上好友们去他家里搓上一顿。
几十年来,城中的高楼,虽然是一日多于一日,灯红酒绿的繁华也持续了许多年,但刘老二却落伍了。他买不起电梯楼,他还是住在三十年前,工厂兴盛时分给他的那套旧式楼房的三楼。可尽管如此,只要是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刘老二一定会背起93岁的老母亲,去楼下晒会儿太阳。
如今,刘老二的女儿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儿子是集团公司的高管。这也应了那句老话:种善因,得善果。天地有轮回,苍天不会亏待一个好人。
刘老二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人、一个卑微善良的人,但也是这个世界上,必不可缺少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