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夏津县文联诗词委员会
主 编: 尚仁民
编辑审核: 王金岳 王德国 冰玉
制 作: 冰玉

说明:
这是第一期学员匿名作业点评,计划分绝句和律诗两期发出,绝句侧重点评,自己课下修改。律诗侧重修改。
五言绝句点评选:
点评人:冰玉
鸭戏春水
野鸭知春暖,轻松碧水游。
相逢三五只,结伴向汀洲。
点评:
不错的春水野鸭图。“轻松”是感知,我们观察到的,不是我们感知。可以换个视觉上画面感更强的词,比如列队排行类的。
春雨
本来天外客,落地细无声。
待把甘霖洒,重催万物生。
点评:
题目是春雨,已经“落地细无声”了,就是已经落下的雨,“待”字是还没下雨。可再斟酌。
五绝•迎春花
万物尚沉睡,先知木帝来。
起身红粉抹,黄艳戴多枚。
点评:
前两句写迎春花对春天到来独到的感知,后面写其形态过与表面化。结句有些弱,如再深化其气质非凡与众不同就更好了。总体还不错。
五绝•公园晚晴
初春日暖晴,处处放歌声。
夕照霞光灿,家和国太平。
点评:
“晚晴”一是指傍晚雨后初晴,看内容不是写的这个意思。另一个就是人的晚年比较优裕。作者可能打算写公园里的老人,但是没有表达清楚,看不出老人的活动。所以题目可以改成《公园见景》。
五绝•春夜雨
天帝本慈悲,无声泪水垂。
不惊人世梦,大爱悄然为。
点评:
泪水垂,是喜还是悲?春雨贵如油,春夜下雨应该是及时雨、喜雨。天帝慈悲大爱,承句应该用雨露、或者甘霖类的赞扬的语气比较合拍。转结句比较好。
晨访普净寺
青松连晓色,早燕觅新泥。
徒步拾阶上,禅音盈耳低。
点评:第二句最好写寺的特色。早燕觅新泥哪里都有,既然写寺庙就写特有的景色。
雾绪 (新韵)
庭烟曲径深,青黛入仙氲。
孤影凭栏处,悠悠草木心。

点评:
青黛,1中药名,2青黑色的颜料,3眉头, 这里应该用的青黛的颜色。前面写庭烟,庭院里轻烟,不会很重,因为雾是远了更浓。再说承句青黛指的什么?是远处还是院中?第二句 仙氲,有这个词吗?
草木心,张九龄有“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比喻自己守正不阿的高尚节操。前后意思不太关联。
早春 (新韵)
一夜东风紧,晨来飞玉翩。
莫云春意晚,点点绿莹原。
点评:
绿莹原怎么解释?全诗就一个意思,下了小雪,所以题目应该是春雪。文不扣题。
客居(新韵)
缺月钓枯桐,轻纱碧水笼。
新梅思瘦雪,乡韵寄无声。
点评:钓字用的好,画面感强。客居思乡,写的含蓄。由景物层层推进,构思新颖,卒章显志。
五绝·晓雾(新韵)
春晨湖岸走,苇荡雾迷蒙。
鹭鸟寻不见,啾啾岛上鸣。
点评:
写鸟声,最好是先闻其声,再寻其所在。现在好象在湖岸走就是为了来寻鸟。先声夺人效果比较好。
如欧阳修写的《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五绝·夜思
旷野生寒雾,更深夜未眠。
晚钟惊宿鸟,反转忆流年。
点评:
烟雾弥漫的夜里,听到晚钟报时惊醒了宿鸟发出一两声鸣叫,心事重重的诗人回忆飞快逝去的年华。辗转难以入睡。侧面描写,写的含蓄,把复杂的心情表现出来。写的不错。反转,转向相反的方向,意思是转一次。看内容是想写翻来复去,用词不当,建议改成辗转。
春寒(新韵)
雨冷雪花飘,桑田陌上萧。
春光无觅处,独显腊梅娇。
点评:
建议题目改成“早春”,不只是写了春寒,还写了腊梅的傲雪的精神,给早春带来了生机。

望春(新韵)
遥岸柳丝绿,桃梨枝上萌。
春风接霡霂,草色入軒青。
点评:
霡霂,指小雨。这类非常用字词,最好不用。草色入軒青,小草刚发芽,这句不现实。远看还看不到草色。
春游(新韵)
鄃城春色好,老友相约游。
瘴疬终除尽,髙歌解众愁。
点评:
写出了春天到来瘴疬尽除的喜悦心情。起承转合到位。相,多音字,这里读平生,相出律造成此句三平尾。
春暖(新韵)
鹂鸣深树扬,鸭雀戏湾塘。
草木葳蕤绿,风和垂柳长。
点评:
深树,树荫深处。葳蕤,草木茂盛。这些都是夏天才有的景色。写的春暖,看来没有弄清楚两个词意思。
春早
啾雀鸣檐下,晨曦染户妆。
推窗忙早起,不敢负春光。
点评:
前两句景色不是早春特有的,这里也应该写早春景色。注意紧扣题目写。
观春
小鱼才见游,又喜鸭儿泅。
春息草芽送,煦风暖树头。
点评:
小、煦出律。煦风,可改成薰风,温暖的南风。草芽送,建议改草芽绿,绿醒目。春、草一拗三救。用的不错。
五绝·诗酒趁年华
阳春上望台,携酒放歌来。
雾结濛沙渚,爽风文锦开。
点评:
内容是登台饮酒看到的景色,与年华好象无关。建议换个题目。文锦指文彩斑烂的织锦。用这里指代不明。
五绝·自擂吧、你
开晨迎晓日,迟暮羡红霞。
丘豁胸中久,诗吟一朵花。
点评:这么抒情的题目适合现代诗。再者文不对题,看不出题目和正文有什么联系。

五绝·醒
成虎市三人,对屏辩伪真。
专家莫轻信,天道自遵循。
点评:
前三句写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轻信。结句是遵循大自然运行的法则,感觉有点儿离题。
五绝·诗心
疫散春风荡,津城沐暖阳。
启蒙痴学子,诗梦绕花香。
点评:
前两句题目无关。只后两句写的诗心。诗心,就围绕诗心写,绝句字少,别面面俱到,把一件事交代明白就可以了。以后注意内容和题目的关系。紧扣题目来写,也就是别跑题。
学诗词
律绝诗词赋,开承转结连。
二三联对作,韵响雅吟篇。
点评:
对律绝写作方法用四句诗总结简单明白,看来上课收获不小。
“对作”,表达不太明确。有待商榷。
早春
春雨润田烟,萌芽孕绿川。
迎寒花蕊绽,欲诵百花篇。
点评:
静态的花开,没有声音。(虽然也有现代诗说“静听花开的声音”,我觉得那是浪漫主义的写法)用动词“诵”不太妥当。比如鸟鸣,因为有声音传播,可以用唱。花含苞待放可用“酝酿”, 这里可以理解为构思百花篇。
另外,润田烟,孕绿川。润、孕两个字韵母相同,而且声调也一样,读起来影响诗的音乐美。当然这是更高的要求,两个字的用的还算到位。
春梅(新韵)
才闻春信早,又见雪花飞。
谁解寒中趣?凌霜一剪梅。
点评:前两句是在写雪,后两句才落到梅。四句一半没有落到题上。注意扣题。

春柳
河边丝缕长,春染玉芽黄。
慧解东君意,随风理素妆。
点评:柳为黄、绿色。素妆,一般指淡色。我个人觉得春天的柳还是比较惹眼的。
春柳
春光柳丝长,碧水荡枝条。
河岸增诗意,隨风扭细腰。
点评:“丝”出律,条、腰二萧,“长”七阳,出韵。四句都紧扣题目写,不错。注意格律。
闹元宵
夏津架鼓敲,齐鲁称英豪。
男女似狮虎,环跳气势高。
点评:
1、夏、称、跳三字出律。“称”多音字,不能只看检测,句中的读音根据语境判断。称(cheng)赞,读平声,相称(chen)读仄声。
2、敲(三肴),豪、高(四豪),两个韵部为邻韵,押四豪,首句用了三肴,借邻韵首句押韵是孤雁出群格,题目后一般加括号注明。有的也不注,这就看怎么要求了。即:闹元宵(孤雁出群格)
3、男女似狮虎,比喻欠妥。

七言绝句点评,
点评人:晴远
一号学员作品:
叹 春
北国犹寒芽半发,江南已是万花红。
天公何故呈偏爱,无尽春光不与同。
运河春来
乍泄春光满运河,白云倒影逐清波。
两三钓叟持竿坐,入定画图诗意多。
点评:这两首绝句都是写家乡初春景色。作者带着浓郁的情感和赞美之情,抒发了对家乡的珍爱之情。主题鲜明,直抒胸臆。用句流畅,意脉连贯,起承转结章法较为规范。
建议:
第一首,“芽半发”,“呈偏爱”建议用婉约一点的词汇描述较好,这样的词虽然说不上错,但让读者觉得有些直白,尽量避开用这样的句式。
第二首,最后句,“入定”改“嵌入”可能更好。即:嵌入画图诗意多。
当然你可以换个角度再写一下,也可能更好。
二号学员作品:
旧 梦
岁月悠悠侵两鬓,初心未改笔耕忙。
千思万选寻佳句,喜怒悲欢入美章。
缘
岁月蹉跎似水流,三观迥异闹难休。
春秋数载缘来去,风雨飘摇万缕愁。
点评:作者的第一首写出了两鬓白发笔耕忙的境况,潜意识里就有爱好诗词,初心未改。现在有时间了,笔耕忙碌,寻找佳句,喜怒悲欢尽在笔下流淌,写得自然通达,同时也写出实现梦想的艰辛。
建议题目改“圆梦”。
第二首:描绘出一种有缘与无缘的喜与爱,悲与愁。经历数载风雨,当是感慨万千。把夫妻情描绘的有种五味杂陈的感觉。飘摇垂丝,愁楚万缕。文字通达流畅,表意准确。
三号学员作品
叶之情(新韵)
西风不解叶情深,吹落枝头恋老根。
约定来年重相聚,舍身沃土育芳心。
冰 花
三九严寒雪满台,玲珑剔透玉花开。
愿增冬令莹光色,不与红梅竞艳来。
点评:
第一首写的是落叶归根的自然现象,写得顺理成章,寓意深长。最后结句育芳心改“芳尘”更好些。芳心一般指少女之心,并非芬芳意。
第二首,这一首写的比觉自然大方,说冰花的晶莹剔透别具一格,不与红梅争颜色,起承转结顺理成章。最后一句“竞艳来”好像有凑韵之嫌。是否改:碎剪琼瑶胜腊梅。表示比梅花更有意境。梅,与台、开,属一个韵部。现在用标准语读好像不押韵,平水韵发音是押韵的。

四号学员作品:
春 游
春天寻景来桑圃,椹树千年碧荫天。
仲夏静期仙果熟,神州游客品尝鲜。
春暖花开
春伴光阴款款来, 深情枝叶嫩芽裁。
花苞含笑待风舞, 姹紫嫣红烂漫开。
点评:
第一首题目春游,写的是游椹园的光景,第一句点题,第二句递进,从起承转结上看是符合绝句规则的,但在选词组句方面,还需要准确精炼。如:寻景,碧荫天。选词有些生硬。春天是这么的美好,用婉约靓丽的词汇好得多。“碧荫天”多别扭啊。应该用通用的词。第二,这首诗的韵是天、鲜。其中天字重了。天、千、年。仙,都是与韵脚字的韵母相同的字,这叫挤韵。一首28个字的七言,竟然有六处与韵脚同音的字,虽然不出律,但也是不允许的。这篇按归类说,属于夹生饭。
第二首,从字面上看写的比较通顺,但这首七绝从构思上说还是处于一般写景色,还没有提高到借景抒情的层面,只是一般的说出现象。像这类的诗句在实际中意义是不大的,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三句“待风舞”改“露羞涩”比觉贴切。花苞含笑露羞涩。花苞待凤舞不妥。另外,姹紫嫣红是一个成语,书写时尽量避开成语入诗。
这首诗,从题目上看,重点应该是写花开,但只是限于表面,花开的内涵并没有写出来。
五号学员作品
碧水绕城(新韵)
春风拂水荡清波,鱼跃鸭飞城绕河。
沿岸亭台人鼎沸,乐声伴舞唱红歌。
九龙湖㬌区(新韵)
九龙湖水明如镜,岸上迎春花艳鲜。
历代名人雕塑像,史书记载永相传。
点评:
第一首、这首七绝押韵是平水韵不是新韵。写出了碧水绕城的景象,鱼跃鸭飞,人声鼎沸,红歌伴舞,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也写出了大疫后人们无比欢快的精神风貌。存在问题是这四句平均用力,起伏不大,只是表白了一种境况,缺少自己的情感意识。再是:城绕河不通,为凑韵硬改句不行。改绕柳河吧
第二首、这首也是押的平水韵。两首都注新韵,对韵的掌握还欠熟练。写出了九龙湖景区的大体物象。“花艳鲜”也是为了凑韵才颠倒过来的,在诗中,倒装的用法是常见的,但象这固定的词,颠倒过来就很别扭了,特别是诵读。可以自己试一下。第三句“雕塑像”,可以改“塑雕像”改后此句为“本句自救”不出律。
总之这两首写得都比较平淡,只是停留在了景色的平面上。显得很平踏,近体诗与打油诗的区别,在于打油诗口语化,直白,记流水账,很少用修辞方法。请注意这一点。
六号学员作品
恩 师
入画神逰云水间,工诗最重赋心颜。
素笺濡染数年过,育得平庸也雅娴。
友 情
赤壁泛舟邀佛印,高山流水遇钟期。
三生相知堪珍贵,江月清吟松契诗。
点评:第一首《恩师》。作品说的是对老师赞扬,意思是说感触老师就像如画中描写的样子神游在云水之间,诗是最侧重心里变化的。平素在纸张上的濡沫以染数年过后,教育的是平庸的人也会变得雅娴了,我的理解大体是这个意思。
第一句,作者一上来就发起感慨,这样很容易让读者有些摸不着头脑。“入画神游”可能仅仅是从自己的感觉上来说的,别人看到了什么入画神游了呢?要深入到你的思路上去理解才能破题。下句说工整的诗重视“赋心颜”。这三个字属于自己组的词,心颜,意思是心情和面色,但赋心颜,是歌颂心颜还是写心颜呢?接下来,素笺意思是指白色的笺纸。数年后也会让平庸的人改变。当然,作者的意思是指老师的诗。
问题:1.建议题目改“学诗”更贴切。2.用词的确切度还不够,有的词搭配要再推敲,如“赋心颜”素笺与濡染的搭配等。3、对于如何描写人物与事迹的诗句还欠缺,准确、恰当。形象最重要。同时方法是多样的,可以采取拟人的修辞手法。
第二首:《友情》,第一句和第二句提到两个历史人物,也是两个典故,佛印和钟期,钟期应为钟子期,他们是不同朝代的两个不同人物。佛印游赤壁,钟子期遇到伯牙,高山流水,知音难求。接着说三生相知及其珍贵,第三句的三生相知应该不是钟子期与佛印,你可能是说他们共性的东西。最后一句意思是江月歌咏友情长青的诗。江月是江中的月亮。要歌吟象松青一样诗,游离的远些。写诗注意该作注的地方要注明。
这两首都是没有铺垫,直接进入作者视野,起句,也叫破题。建议在这方面再进一步研究古人的诗是怎么破题的。同时要注意用词搭配合理,表意准确。文章要禁得住推敲。
七号学员作品
1、梦游白鹭岛(新韵)
碧水长天一色牵,苍云白鹭两翩翩。
衔湖城廓揽青渚,红鲤戏波游客喧。
2、觅诗随感(新韵)
独游乡野觅诗行,嫩柳摇风芦絮轻。
忽见纸鸢飞绪起,冷屏敲键句难成。

点评:
第一首,这首诗写的都是景。像画面一样把看到的美好展现给大家,共享这美丽景色。写的比较自然。但四句都写景,古人也有这样写的,如杜甫的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这首诗表面上看四句都是写景色,但这四句之中的描写极尽变化,处处有对比,写景就丰富而又层次了。这首诗的几句话四幅景,就像四幅画的条屏,各自独立有整体有机结合。而且这四句全都对仗,对仗非常工整,从形式上看是非常精美的。他的最后一句万里船是有所指的,可以仔细看看解读,在这里就不多说了。这种写法的难点在容易平白直叙,没有起伏波然,
第二首,这首诗的最后结句写的脱节了,前三句的取景还算可以,特别是第三句“忽见纸鸢飞绪起”,转的不错,但第四句不知说什么了,句难成。可见作者并没有自己的抒情,是什么飞绪呢?只是告诉读者难成诗句而已,这让读者是非常失望的。等于随感没有写出来,感想是什么呢?难些成就交代完了吗?通过这两首诗来看,作者的结句还是要注重练习的。另外,芦絮和嫩柳是一个季节吗?要斟酌清楚。
八号学员作品
(一)龙湖小島
九龙湖内有弧島,草木葳蕤风景好。
隔水相望春意浓,鸭鸥争斗乱萍藻。
(二) 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两湖分,鱼翁垂釣各西东。
游人愜意画亭坐,荷藕丛中露粉红。
点评:第一首,四句写的非常顺畅,景色描绘也是到位的。但在绝句的起承转结上体现不明显。古风类诗歌的写法与格律诗是有区别的,这一点一定要弄清楚。而打油诗的写法就是流水账写法。无转折也很难有新意。咱们一定要弄懂这个差别,弄懂了,知道区别在哪里,也就掌握了格律诗的写法了,就会写诗了。这个不在于汉语掌握和知识面的问题,是对格律诗特点的熟悉和掌握问题。第一不要口语化,俚语话。第二特别要记住转这个环节。转起来,有悬念,句子之间有起伏,结句就容易出彩。
后面这一首首文路基本一致,用词搭配上都没有问题,不会出现跳跃性太大或游离出题的问题。但这样写没有起伏,没有亮点,没有波澜,不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或共鸣。
九号学员作品
早春賈市
晨曦賈市快沽喉,备种春潮抢日头。
屈指农时争岁梦,勤耕年景早成谋。
山水晚情
山青云阔霞光隐,水秀风平柳暗池。
锦鲤钓痴凭定力,桃源深处是佳期。
点评:
第一首,我只说问题吧。
1.题目是“早春贾市”,内容里一般不要再出现贾市了。一共二十八个字,要组成一篇文章,珍惜字为要。这是格律诗要注意的问题。
2.个别词需要斟酌,如沽喉,词不通,沽(是卖的意思)不能为了合律而凑词。第二句,用春潮抢日头来形容早上繁荣的市场是不恰当的,别人也看不懂春潮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屈指,换个更确切的词好。最后成谋,改筹谋更贴切。
这首诗作者的用意是写早上的市场的,最后结句,又改到农时勤耕上去了。要写什么,一定围绕主题去写,首尾不相顾,就散了。
第二首:这一首的题目是山水晚情,头两句写出了山清水秀的画面。第三句“锦鲤”,应该是观赏鱼,钓观赏鱼是不合适的,意思是赞美钓鱼者的毅力,整首诗还是通透的。注意用词。
十号学员作品
春 归
轻寒咋暖黄金柳,万物回生岁始新。
菊密梅疏浓淡里,一壶浊酒半壶春。
春 令
春来花上五龙洲,莫恋林中赏绝楼。
好趁阳春耕季节,扬鞭策唤老黄牛。
点评:
第一首:是写初春的光景,整首诗起承转合比觉规范。但是第三句的“菊密梅疏”令人费解。菊一般是秋天景物。梅是寒霜之物象,这个时候菊密梅疏有什么特指吗?再斟酌一下。写春天要用春天的景物。
第二首:我觉得前两句指代不明,花上五龙洲,五龙洲指的什么呢?如果有典故,要作注。可能你把“舟”字用错成了洲。再是“花上”指的是浪花还是什么?如果是“浪花上泛起五龙舟”还是成立的。一定要作注明,这是必须的,一是对自己作品负责,二是对读者负责,第二句赏“”绝楼“”,绝楼,汉语没有这个词,应该是俗语吧。
总的看这首诗描写春令主题还是有些牵强,望再进一步推敲。

十一号学员作品
迎春花事
黄花细蕊满枝条,袅袅芳姿风里摇。
频惹回眸身入画,手机分享众人瞧。
春 图
又见一排归北雁,自携烟雨到中原。
南坡芦苇方披绿,矶上鱼翁已甩杆。
点评:
第一首:描绘细致入微,动感真切。把春天里的一瞬间表达的完整确切。建议在用词上再进一步练习。如细蕊,改做“玉蕊”可能更好。
第二首:四句写了四个境况。意脉通透,用词搭配合理恰当。但缺少起伏性,给读者一种平淡的感觉。关键在第三句转这一环节上,转的恰当合理,第四句就容易出新意。这样只是告诉人们自己看到的现象。虽然描绘到位,但缺少情景交融的意境,也很容易写成打油诗。
十二号作品
过 年
爆竹声声惊耳响,银城上下闪霓虹。
环城碧水银光靓,瑞雪飞杨五谷丰。
四、 红 梅
玉树骄姿傲雪寒,梅仙起舞唤春还。
风高不惧寒稣漫,枝出即为天下仙。
点评:
第一首:这一首写得是打油诗的节奏。平铺直叙。用词还要锤炼。象“惊耳响”“银光靓”不应是诗词语言,银字也重了。
第四首:问题,1.漫,撞韵。2.唤春还,寒苏漫,不规范组词。3.在选题上,象红梅这样的诗历史上都写滥了。我们写必须有新意才能选这个题。继续努力。
十三号作品
踏春所见
杏花绽放晓风香,碧绿田畦换早装。
骚客诗心寻雅意,春耕灌溉电机忙。
4、七绝•德州新湖夜景
几盏天灯飞玉兔,游人接踵浴辉中。
马良神笔也难画,泼墨新湖水月融。
点评:
第一首:从结构上看,基本掌握了绝句的写法,但从起句到结句基本是平均用力,特别是最后结句没有结起来,并没有按着第三句转的意思来做结,而又回到了表示物象上来,结句也只是告诉电机在忙。上升不到高度,并没有表示出这大好春天的内心感受。这样显得就很平淡了。绝句的写法有多种,常见的有头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也有三句写景,最好抒情,也有四句都写景的等等,关键是看整体效果了。
第二首:从结构上看这一首写的还是可以的,整首诗采用倒装手法,最后才告诉看到的是新湖夜景。这首诗的的第二句,还可以写一个物象,当然写人多也是一种物象,但有新湖特有的东西更能打动人。整体感觉还是没有把新湖晚景特色充分表达出来,只是说出了放天灯、人多这样一个场面,用马良难画出这样的景色来描绘,显得有些囫囵吞枣,且是大白话。最后一句,倒是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第十四号作品
夜晚闲游(一)
一弯新月抚青洲,河水清清徒步游。
独倚桥栏思日色,灿灯靓影夜无愁。
夜晚闲游(二)
信步街头观夜景,华灯璀璨洛河游。
若非行者高声语,疑似穿行童话舟。
点评:第一首,写得清新通透,唯独“思日色”让人费解。换一个词可能效果更好,这首诗潜力空间不小。这样写呢?
一弯冰镜抚汀洲,河水潺潺徒步游。
独倚桥台揽星月,万千思绪涌心头。
参考吧,写诗,一人一个思路,点评诗时,也尽量按照作者的心里思路去理解。我是不轻易给人改诗的,因为改了往往不是作者的思路了。表现不出作者原认定的意念,也是很难认同的。比如上面改的最后一句,作者原意是:看到这灿灯靓影,一夜里无愁。改后成了思绪涌心头了。表达的意思就不一样了。不知作者满意还是不满意,这首诗前两句只是个别用词改变了一下,使表达的意思更加确切,表达的意思没有变,只是后两句与原作不同了,感觉“揽星月,涌心头”意境更深刻些。改诗,尽最大力量是顺着作者思路去改,改的多了一是有违作者的原意,二是往往不会认同,所以我是主张点出问题后,自己去改,这样才能尽快提高写作能力。
第二首:题目与前一首相同,一题两首。这一首写的也不错的。只是洛河游不知道指的是地方还是河流,作者应作注。另,“行”字重了。
本次点评就到这里,可能有些地方不到位甚至有错误的地方,大家可以提出来共同研究。点评只是提个醒,引导路子,关键还是自己多阅读多写作,诗词,功夫在方寸之间,一个字也不能含糊。
2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