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迟到的缘份
作者‖王尊安
早上出工时,我听见队里几个妇女叽叽喳喳个不停。好像是在说,昨天夜里,光棍汉老路的屋里,突然多了个女人。
老路在队里是个出了名的夜猫子。他的父母早亡,快四十的人了,还是光棍一条。由于无牵无挂,精力充沛,时间不好打发,他常常晚饭后哪怕时间再晚,也要到处串门,有时还跑的很远。每天晚上走村串户,在亲朋好友的家里东扯西拉,迷迷糊糊地一坐就是好几个时辰。开头,人家以为他想找老婆,又不好意思说,便试探着给他提门亲事,却发现他并没有要找老婆的意思。时间长了,大家才知道,他是一个人在家闷的慌,出来消磨晚上的时间来了。
昨天晚上,老路在别的村子玩到半夜才回来。当他走到村后黄泥岗上的荒岗坟地时,一轮明月突然隐没,习习悲风此起彼伏,阵阵细雨东飘西洒,风声雨声中还夹杂着女人的哭泣声。他顿时浑身汗毛直竖,心中暗想:难道有鬼不成?
老路东张西望,感到进退两难。这里是荒岗坟地,周围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后面没有退路,前面鬼气十足。他在徘徊之中,不知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往前一扑,抱住了一棵老槐树,心中不由得暗暗叫好。因为,黄泥岗上只有这么一棵树,从这里再向南走一袋烟的功夫,就能进村到家了。
老路正在心安神定时,突然,“咔嚓”一声惊雷,吓的他魂飞魄散,瘫倒在地。紧接着,又是电光一闪,四面八方照的雪亮,老树的树叉上吊着一个女人,被他看的真真切切。哦!不就是个“吊死鬼”嘛,没什么好怕的。他猛的站了起来,拍拍身上的泥土,然后用自己冰冷的手摸了摸那女人的脚脖子,还是热的。看样子是才上吊的,便把她立刻放了下来。
侍候死人对于老路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什么样死法的死人他都摆弄过,有些死人还被他摆弄的活了过来。村里人常说,老路是“黑旋风”转世,胆子大,阳气足,鬼神都怕他。平日里,谁家死了人,都去找老路帮忙。经老路几下摆弄,那女人竟然真的活了过来。
黑暗中,她以为老路是鬼,一开口就问:“这儿是阴曹地府的什么地方?阎王在哪?”老路说:“你没有死,我也不是鬼。”那女人半信半疑地说:“真的?”老路说:“不相信吗?你用手掐掐自己。”那女人试着掐了一下,知道自己真的没有死以后,失声痛哭起来,哭的老路不知所措。从哭诉的声情来看,这女人还很年轻。

风停了,雨没了,一轮明月又高高地挂上了天空。老路觉得这个女人怪可怜的,便就着月光把她扶起来,准备先带她回家安歇,天亮以后再做打算。经她同意后,老路搀扶着她向家中走去。
一路上,老路罗里罗嗦地介绍着自己,劝慰她年纪轻轻的不要寻短见。那个女人却怎么也不说话,只是哭。
进了老路家的门以后,那个女人逐渐停止了哭泣,然后把老路的两间破茅屋左看右看地看了个够,问道:“你怎么不找老婆?”
老路说:“父母死的早,家里穷,找不起。”
“我看你是个好人”,那个女人说,“我是邻村的“老三届”下放知青,因为父母问题的牵连,多少次招工都没能走掉。”
“就为这事想不开,去寻短见?”老路低声地问。
“不是为这事”,她摇摇头,有气无力地说。
借着微弱的煤油灯光,老路看到这个女人长的文静秀气,很美。沉默了一会儿,她似乎平静了些,只见她面对着墙,非常利索地整理了一下衣服和头发,走过来坐在老路对面的土床上,轻声慢语地向老路说起她的故事。
老路细细听着她的诉说,这才知道,她叫黄心,是个“老三届”下放知青,下放到邻村已有七、八年,去年和村里的一个小伙子好上了。但是,这个小伙子早已有了“换亲”的婚约并于前天完了婚。黄心觉得自己命真苦:父母被关押审查,招工没有她的份,心上人又和别人进了洞房。悲痛之极,便跑到黄泥岗上吊了颈子。
说到这里,黄心又哭起来,哭得老路也是眼泪汪汪的。
老路说:“我从小就没有父母,像根草样长这么大,穷的连个老婆娶不起,算是够可怜的了,没想到的是,你却比我还要可怜。”
这时,黄心突然不哭了,来来回回的,左看右看地打量着老路,老路被她弄的莫名其妙。两个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互相看了好长时间,谁也没有开口说话。茅屋里一片寂静,静的连根针掉在地上也能听见。
看着看着,黄心的脸突然红了起来。只听她开口说道:“路大哥,你虽然很穷,但是人心很好,我的命是你救的,如果你不嫌弃的话,你就要了我吧。”
老路一听这话,慌的连忙又是摇头又是摆手,连声说了好几个“不行,不行”。
黄心说:“你要是不答应,那我还去死。”说着说着,她转身就要把头往墙上撞。吓的老路赶紧从后面抱住黄心的腰,不让她把头往墙上撞。黄心回过身来,两只胳膊乘势搂着老路,把自己的脸紧紧地贴着老路的脸。
两个人都觉得,对方的脸像火炉一样烫。黄心的胳膊把他越抱越紧,老路的手也渐渐地也抱向了黄心的腰,不断上移。他,自打记事以来头一次被女人抱,作为男人也是头一次感受到女人的娇媚。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走个夜路竟然会捡到个女人,捡回来后竟然会成为自己的老婆。
2023年6月3日。


作 者 简 介:王尊安,男, 1954年2月生于江苏扬州,1956年后生活在安徽合肥。1970年10月知青下放在安徽省长丰县,1975年11月招工上调到中国石化安庆石化总厂工作,2013年12月退休。从小喜欢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无事时总想模仿写些什么,但是小学还没毕业,“十年动乱”就开始了,破坏了我美好的文学梦。参加工作后,先是在基层当工人搞生产,后来进机关当干部从事管理工作,每年都要有不少文案编写,逼着我坚持抓紧时间练习写作。通过文学创作提高了文案编写能力,文案编写又提高了文学创作兴趣。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岗工作期间,在安庆石化企业媒体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百余篇。退休后,坚持练习写作,能够老有所乐,并在文学创作中实现余生价值。有幸涂鸦偶成,无处发表,我就孤芳自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