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头塌饼
龚寄托

序
作为从共和国初创年代走来的长江口一族农家子弟,对孩提时稀罕的乡村美食似乎有着特殊的记忆,尤其是每逢谷雨逝去接踵而来的立夏,那股从一家家农家灶头飘逸出的罗店草头塌饼沁人心脾的清香味,扑面而来,更是令人心醉。
罗店草头塌饼作为历史文化名镇“金罗店”美食文化中的经典品牌,堪与罗店鱼圆媲美,其美名远播沪上,如今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美食。
时过境迁,当年望着草头塌饼直瞪眼的乡童,早已成为爷爷辈的古稀之人了,但每每回味早年间母亲手捏的草头塌饼的那股特有香甜味,常不由自主地咽上几多口水,仿佛又回到了天真的童年。

童年美食
在我懵懵懂懂的童年记忆中,早年间身处单一农业经济的农家收入微薄,生活拮据,大多局运行于自给自足、自我循环的轨迹上。我清楚地记得,儿时舌尖上的美食,大多出于母亲那双巧手,如面衣、面饼、面虾(面疙瘩)、圆子、馄饨等。虽说工序简单,但口味纯真,让人欲罢不能。但对我来说,与其他美食不同,草头塌饼带有鲜明的家乡罗店特色,无疑是值得骄傲的品牌美食。
早年间每逢立夏,母亲他们必然会秉承当地乡村做饼的习俗,而草头塌饼则是家乡立夏节气典型的农家食品。草头塌饼也就是草头饼,起源于上海郊区,据史记载,早在明代就已出现。
草头学名为“苜蓿”,叶子鲜嫩,味道鲜美,深受农家喜爱。我清楚地记得,那些年周遭的农家普遍种植草头,而每到立夏母亲他们就会按习俗赶制草头饼以贺夏日的到来。或许是扁扁的饼像塌了的圆子,故家乡人把草头饼称为草头塌饼。
毋容置疑,草头塌饼无疑是我孩提时极为喜爱的食品之一。早年间,每当母亲在做草头塌饼时,好奇心极强的我目不转睛地看着她老人家,只见母亲将新鲜的草头轻轻倒入沸水翻腾的锅中稍稍烫煮一下,出锅后在菜墩板上慢慢剁细,然后掺和在糯米粉中,用力糅合。不一会儿绿色的糯米粉团在母亲手下变成绿玛瑙般的草头塌饼,当然这还是半成品。
母亲早就看出我那点急不可待的心思,慈祥的脸上不由泛起一丝会意的笑容。她命我赶紧起火煎饼,只见带有绿色花斑的饼在油锅中稍稍见黄之际,母亲利索地将拌好的糖水浇入锅中,再盖上锅盖焖上一小会,很快带有独特香味的草头塌饼出锅了。当我急切地伸手去拿饼时,母亲及时挡住我,只见她拿筷子夹起饼,然而递到我面前,轻声地叮嘱说:“慢慢吃,当心烫着。”
或许是秉承祖辈传统工艺的缘故;也或许是身处物质短缺年代尤其是农家经济尤为拮据的缘故。在我的记忆中,传统的罗店草头塌饼似乎是不加馅料的。但不管怎么说,当年的草头塌饼无疑是使我至今难忘的乡村美食,当然这中间无疑也夹杂着对慈母的思恋之情。

网红美食
似乎人越上年岁越念旧。兔年立夏前夕,一条题为“罗店塌饼侠和他的草头塌饼”视频和文章跃然闪现在手机屏幕上,对于我这个对童年美食有着浓郁怀旧情结古稀之人来说,不由眼前一亮。细而一思忖,作为有着数十载经历的老媒体人,当年的罗店草头塌饼如今成为名声鹊起的网红美食,自己却浑然不知,内心愧意油然而生。
真可谓“酒香不怕巷子深”。我连续两次巡回于古镇中心的亭前老街寻寻觅觅,好不容易在老街旁的一条巷子里找到了深为钦佩的罗店“塌饼侠”。一番攀谈闲聊,兴趣越发浓厚。年轻的“塌饼侠”是罗店老乡,他叫陈叶锋。2020年,满怀大力弘扬传统乡村美食的雄心壮志,小陈以罗店“塌饼侠”的名义,毅然在古镇老街开店创业,经销传统的草头塌饼。当时包括父母在内的不少人为此疑惑不解,但小陈却坚定地认为:“草头塌饼已经近乎失传的食物,能把它延续下去也算是一种侠义吧!”“塌饼侠”一番有理有节的独特见解,不由得使我从内心连连点赞。我佩服“塌饼侠”他们对传统乡村美食赋予新的内涵,结合现代人的口味,他们推出了鲜肉馅和豆沙馅、芝麻馅、红枣馅的草头塌饼。对童年乡村美食情有独钟的我,兴趣正浓,二话没说买了甜咸各半四个草头塌饼。
闲谈间,我也了解到“塌饼侠”一路走来的艰辛。当年罗店“草头塌饼”作为深锁农家并季节性极强的乡村小吃,不登大雅之堂。故而头两个月里,门面清冷,生意萧条。一度小陈父母萌生关店歇业之念,好在“塌饼侠”执着坚持,并以尝试市场行销的理念再度说服了父母。
我由衷敬佩作为老乡的“塌饼侠”,他不仅有市场营销的实践和经验,而且思维活跃,他把美食店铺的信息入驻各大美食分享平台,并通过微信、抖音等各类社交媒体分享推广罗店的草头塌饼。“塌饼侠”的这一招果然厉害,罗店草头塌饼瞬间热销,名声鹊起,许多网红博主也纷纷前来罗店古镇打卡探寻这一味特色美食。
一时间“草头塌饼”成为深受市民欢迎的网红美食。如今前来古镇游玩的市民,逛宝山寺和品草头塌饼,似乎成为古镇游的两大热门项目。故而来古镇游玩的旅客大多会慕名而来品尝草头塌饼。

尾声
每逢佳节倍思亲。兔年的立夏前夕,年逾古稀的我不由得思念起母亲和他手捏的草头塌饼。老伴理解我的思念之情,当即动手学做草头塌饼。老伴心灵手巧,只是家中缺少草头,为难之时,经老姐妹友情提醒,毅然用香莴笋叶子替代。经过老伴一番捣腾,一锅香喷喷的塌饼呈上饭桌,趁热尝鲜,味道不错。
罗店草头塌饼,一代代人亲情相连、薪火相传的乡村经典美食。

【作者简介】龚寄托,出生于1949年9月,作为与共和国同年龄的“老三届”知青,热爱新闻,钟情写作。于1974年踏入广电领域,从乡镇广播站出发开启写作事业。先后担任乡镇广播站站长、宝山广电局副局长、宝山文广局副局长兼宝山广播电视台台长。现任宝山区文旅局离退休支部书记。作为地区资深媒体人,诸多新闻作品作品见诸于新华社《每日电讯》、《农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及广播电台电视台,并在市级媒体征文中屡屡获奖。
与文学为伴,醉心写作,初心不改。退休十余年,笔耕不止,诸多散文见诸于《新民晚报》、《上海老年报》、《东方城乡报》、《上海老干部工作》等报端,并在地区征文中多次获奖。
总编辑:山旮旯
责任编辑:袁德礼
负责校对:十一指、晚风
校对:十一指、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