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得一联
金桓敬〈湖北随州)
打开初夏三层梦;
发现晚春一首诗。
七绝*儿童节感吟
金桓敬(湖北随州)
一梦幽幽几十年,醒来身陷奈何天。
童真早已成追忆,念想无非买酒钱。
芙蓉菊
胡基祥(湖北武汉)
楼台月照闪银灰,暑旱争风头不回。
玉体温柔情自重,花颜出众夺金魁。
全身醉爱春光秀,枝节难容霹雳雷。
偶尔结缘成挚友,兴来一日数相陪。
紫荆花
冯明胜(武汉黄陂)
五月清风伴暖阳。榴花争艳竞芬芳。
紫荆溢彩云开福,赤子高歌目送祥。
港府关怀城壮美,田家悟道树新昌。
团圆合意情深厚,再获生机奏韵章。
无题
青出于蓝
爱国豪情怎可疑,人穷高论滑天稽。
产钳夹脑迟开化,假酒尿床休盗啼。
鼎定尽流先烈血,心同犹筑巨涛堤。
兴亡本是匹夫责,太学精英跪向西。
游殷店镇田上山高峰村印象
杨长云
一罐土蜂蜜,真情溶此中。
劳君相赠别,豪爽古人同。
题殷店镇高峰村白石榴树
杨长云
一树榴花白,迎风恰正开。
蜂忙蝶争舞,相顾喜盈腮。
游殷店镇田上山高峰村
杨长云
曾是繁华地,如今荒漠村。
关门天亦小,情厚一家言。
麦 收
窦建中
连日南风起,江淮小麦黄。
人机齐上阵,颗粒欲归仓。
无题
窦建中
柴米油盐酱醋茶,精心烹饪不离她。
相夫教子培孙辈,风雨同舟两鬓华。
七绝·登高
墨脉
减肥可晓有高招,票子无需大把烧。
每日云楼徒步上,久而练就小蛮腰。
诗钟七绝荟
罗江(深圳)
清姿不染红尘妒,瘦影长存绿意杨。
闪电当空常炸响,迷天扑面顿生凉。
注:【诗钟】莲·竹(分咏格)/雷·雨(分咏格)
芒种时节访农家
刘天华
三夏争时趁旭光,农家户户作田忙。
节前抢播培机运,雨后深耕植阜康。
新麦登场香梓里,薯秧插地绿松冈。
一腔夙愿倾乡土,种下才缘四季昌。
六、一儿童节快乐
田远林
昨日孩童今早翁,红尘岁月快如风。
需要留得童心在,恰为南山不老松。
庆祝儿童节
李厚仁
孙儿过佳节,我亦返童乡。
渴饮浑塘水,饥餐稀粥汤。
暖春奔赤足,炎夏拔黄秧。
六一年年盼,可分三粒糖。
[中吕·朝天子]为神舟十六号发射成功而歌
周文忠(洪湖)
佩服,佩服,又见神舟去。成功发射万民呼,直令全球慕。入驻空间,英雄相聚,红旗碧落舞。乐娱,乐娱,喜把朝天赋。
曲谱:丨一(或上,韵),丨一(或上,韵),X丨一一去(韵)。X一X丨丨一一(或X一X丨X丨一)(韵),X丨一一去(韵)。X丨一一,一一一去(或X丨一一)(韵),X一X丨一(或上,韵)。丨一(或上,韵),丨一(或上,韵),X丨一一去(韵)。
玉楼春一一夏夜
王楚雄
蝉琴缥缈游人悦,风扫残云升朗月。
藕塘花艳妙香悠,摇棹姑娘穿绿叶。
婵娥舞袖波光涉,仰望苍穹流陨跌。
骚翁含笑赋新诗,众友抢抄皆赞绝。
七律·登高
墨脉
放眼一峦连一峦,云峰登上不胜叹。
几时偏僻山区别,四季清奇世界看。
燕子终能飞万里,羁途何有畏千弯。
而今虽未功名获,但得自由心亦欢。
六一儿童节感怀
李冠群
淡看光阴去,童真岂往还。
拈杯思有梦,回首感无颜。
莫重非和是,何言窄与宽。
且搴韶岁尾,撷趣水云间。
移栽水稻(新韵)
王军(北京)
水稻移栽芒种季,幼苗盘里有神通。
抛插作业高频率,掌械人员汗满容。
广州塔
王楚雄
夜赏小蛮腰,玲珑琼彩迭。
浮云断续翔,流火时明灭。
靓仔赋新诗,老翁歌古诀。
羊城此塔巍,多少游人悦。
双月湾诗草
罗浮云
(1)山翁约海
遥想双轮斗雪堆,礁琴浪鼓拍天垓。
忽闻一阵铃声响,原是山翁约海来。
(2)双月湾日出
万里光浮海气萦,一轮晓破月双迎。
不知红日谁擎出,霞彩千重作柱撑。
(3)海龟湾
岸屋沙床云作帐,湾弦石鼓浪成槌。
天人同奏自然曲,呵护一方神海龟。
(4)双月湾落日
玉阙双边挂,金丹海线吞。
霞光连浪涌,帆影共云翻。
汐远银湾瘦,楼高灯烛昏。
年年观景处,望断两弧圈。
(5)双月湾
奇如蜃景信天裁,月影双轮印海隈。
浪卷云飞千叠雪,风翻涛涌万声雷。
日如丹火鹏池煮,湾作长弓艇箭开。
未满蟾宫君莫叹,大圆总自缺中来。
菩萨蛮-琛圳市市花三角梅感怀
黄汉民(湖北)
琛名三角梅魂玉。春风送爽莺歌曲。繁富大都师。姹红嫣悦魁。
蓝图基地里。星象耀容伟。巍立彩云归。长空征雁飞。
如梦令-六一赴友人孙女满月宴
黄汉民(湖北)
乐受友朋喜鹊,孙女金轮宴幄。设席五云香。醉意酒随时落。把握。把握。萌宠童婴安托。
外吟风云雷诗三首
黄汉民(湖北)
(一)
风来无影去无踪,四季变容他日功。
春夏秋冬随尔雅,自然景色大神公。
(二)
云雨雾霜冰雪乡,乌朦彩绘蔽骄阳。
化作流水滋川地,万物生香天赐祥。
(三)
雷暴电光闪大地,报春惊蜇自然替。
物灵景象观天工,多少幻形识别细。
《董奉与杏林的故事》
张有茂
中华民族杏林文化和中医药文明,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史,博大精深,为人类健康作出巨大贡献。“杏林”作为医界的别称,由来已久,典出《太平广记》。杏林不仅是中医界常用的词汇,更是一种国医称谓,是哲理精辟的文化哲学。但是,为什么单单将“杏林”作为医界别称呢,这里还有一段生动传奇的历史故事。
在三国时代,有位名医叫董奉,隐居庐山,为人们治病。董奉又名董平,字君异,号拔墘,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生,侯官县董墘村人。他医道高明,技术精湛,据传有起死回生之术。由于医术高明,人们把董奉同当时谯郡的华佗、南阳的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他看病有一个特点,就是从不收取病人的报酬,但是他对找他看病的人有个要求:凡是重病被治好了,要在他的园子及周边栽5棵杏树;轻病被治好的则栽种1棵。一年年过去了,经他治愈的病人不计其数,他园子里里外外的杏树也聚棵成行,蔚然成林。每到杏子成熟的季节,远远望去,一片繁枝绿叶中,累累红杏挂满枝头,煞是好看。后来,董奉又告诉人们,凡是到他的杏林来买杏的人,不要付钱,只要拿一些粮谷放在仓中,就可以去林中取杏。于是,每年董奉用杏换来的粮食堆满了仓库,他又拿这些粮食救济了无数贫民。
董奉去世后,“杏林”的经典故事一直流传和继承了下来。明代名医郭东就模仿董奉,居山下,种杏千余株。苏州的郑钦谕,庭院也设杏圃,病人馈赠的东西,也多去接济贫民。明代的书画家赵孟頫病危,当时的名医严子成给他治好了。为表达了他弘扬董奉治病救人,悬壶济世的精神,他特意画了一幅著名的《杏林图》送给严子成。后来,人们在称赞有高尚医德,精湛医术的医生时,也往往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杏林高手”等来形容。
据《神仙传》记载:“君异居山间,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近现代的一些医药团体、杂志刊物也常以“杏林”命名。“杏林”,已成为医界的别称。五脏六腑、七情六欲、系自然之身;阴阳平和、不偏不倚、乃自然之法。杏林古朴的哲学思想和医道医德,规范滋润了神奇的中国医学。工治未病、朴素辩证;保健养生、持重至真。仁慈博爱,彰显着辉煌灿烂的华彩魅力与永恒。自古医家以位列“杏林中人”为荣,医著以“杏林医案”为藏,医技以“杏林圣手”为赞,医德以“杏林春暖”为誉,医道以“杏林养生”为崇。庐山“杏林遗址”被世界视为一方圣地。
董奉被奉为“杏林始祖”,尊崇为消灾救命的“活神仙”。唐代李白有诗:“禹穴藏书地,匡山种杏田”;王维诗曰“董奉杏成林,陶潜菊盈把。彭蠡常好之,庐山我心也”;杜甫的诗赞“香炉峰色隐晴湖,种杏仙家近白榆”。有关“杏林”的佳话,不仅成为民间和医界的美谈,而且也成为历代医家激励、鞭策自己要努力提高医技,解除病人痛苦的典范。
2023年野草第五研修院团队
中国楹联野草诗社
社 长:李殿仁
秘书长:何小平(兼)
顾 问:
叶嘉莹 周道炯 徐 保 孙之贵
何承阳 孙本胜 赵仁珪 钱金泉
胡春奎 李豆罗 朱佳木 萧 鸣
岳宣义 贺茂之 杨冬权
名誉社长:
林 岫 蒋有泉 李文朝 苏士澍
范迪安 李培隽 桑福金
常务副社长:
徐洪章 王 渭 何小平
副社长:
杨小凯 吴纪学 郝一匡 唐云来
朱超范
(以上排序均以年庚为序)
中国楹联野草诗社第五研修院
院长:
张兆嵩
执行院长:
张连玉
常务副院长:
魏春彩
副院长:
姚绍丽 康怀信 蒋云祥 徐章明
荣誉院长:
徐首翔 蒋城关 彭凤霞 田幸云
陈亚萍
秘书长:
李颖
副秘书长:
孟庆燕 张 弘 刘清云 王益凡
黄汉民 谢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