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植
文/魏增刚
近来下班时分在电子六路西安银行附近打卡,银行隔壁开了一家牙科门诊,适逢开业,门诊门口两边分别摆了几盆绿植,一边有两盆鸭掌树两盆发财树,一人高的鸭掌树通身长满了深绿色的鸭掌形的树叶,十分好看;一人高的发财树桩顶部向四周散枝开来长满了淡黄色的长形叶片,衬以洁白的大瓷花盆也十分美丽。城市人就喜欢这花花草草的,开业乔迁送礼少不了这些东西。
记得我刚来西安在吉祥村开商店时,整个村子难以见到一片绿色的叶子,这让从小在山里长大的我总觉得不美气,时常感到疲劳。小小的一个商店不便于养花,但喜欢绿色,于是那年冬天就在伯父过生日时花了25块钱买了一盆深绿色的橡皮树送了伯父。
当时伯父很是感激,不知道摆于客厅好呢,还是摆于阳台好呢。后来我送橡皮树一事被堂侄女传到了老家大嫂子耳朵,大嫂子便在村里说开了:“咱增刚没啥给他伯送了,他伯过生日哩送了盆橡皮树。”后来我回了故乡,见到了邻居侠娘,侠娘便数落开我了:“好我的娃哩,你伯过生日哩,你不给你伯拿些吃的让吃吃,你给你伯拿了盆橡皮树?你真是没啥拿了?你伯也是从农村出去的,没见过花花草草?”我说,“娘,你不知道,人家城里人讲究送这些东西哩,城里少绿色,给屋子放上一些绿色植物,人不觉得疲劳,还觉得美气!人离不开植物,人离开花花草草就烦躁。”“我娃到底是念过书的,你这一说娘不怪我娃了。就是的,咱山里人就喜欢花花草草,城里没有花花草草,你给你伯送盆树,美美的,那橡皮树是啥吗?”“橡皮树就是一种叶子大大的树,叶子半圆形深绿色的,原来树是割胶用的,后来作了盆栽,枝叶皮实如橡皮。人们叫它橡皮树。”

第二年在伯父过生日时,我依然还是买了盆橡皮树送了去,伯父说,那盆养死了,正好又送了这一盆,让我养上。后来这件事又传到了二姐耳中,二姐依然是数落我:“你没啥给伯送了?你给买些副食送去!人家谁给人送礼送树哩?你第一年送了树,第二年还送了树,你让人咋说你哩?”我说啥呢?我只有沉默不语嘛。尽管二姐的数落可能不对,但她毕竟是关心我吧。
前年在雁南二路改造之前,雁南二路西段还叫电子四路,我在电子四路扫马路,路边一家烟酒店的女老板送了我一盆植物,一人多高呢,花盆烂了,我们都不知道它姓啥叫啥,我用电动车小心地带它回家,把它移栽到别人送我的大花盆内,十几天后,它比以前更旺了,叶子深绿了,枝干精神了,隔壁叔见了后说,它叫鸭掌树,我仔细一看,它的叶子还真如鸭掌一样,人们给它取这个名字,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可爱的名字。这棵鸭掌树在我们单元的门口陪我们好几年呢,后来它死了,我自责了许久呢,是我浇死了吗?我咋恁“勤快”呢?
小舅子的合伙公司倒闭之后,留有一棵发财树,我在沙井村附近他们的写字间见到它时,它就焉焉的,小舅子说,这花是公司开业时他买的,一直忙的没有浇水。我一看,果然花盆的土已干裂了,我用电动车带回了家,他说先放我这儿,以后他有地方放了就搬走了。

一人多高的树桩,顶上长着不多的几个枝条,枝条上黄色的叶子稀稀拉拉的没有几个。我放它在了我家的客厅,给它浇上了水,十几天后它精神了:枝条直了,叶子挺了起来。不久冬天就来了,冬天它的叶子落了,枝条死了,媳妇以为它死了,我说它没有死,树干绿着呢,一掐有水呢。果然到第二年春末之际,它蓬蓬松松地就在桩顶部分如开了花似的,长了一圈枝条,后来枝条散开了鹅黄的淡绿色的叶子,一树发财树在褐色的瓷花盆上摇曳生姿,如一位亭亭玉立的美女一样让整个客厅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后来它还是突然间死了,先是叶干垂了下去,后来叶子掉了,很可能是我浇死了吧!我又一次怨自己太“勤快”了。由此我想到有人因缺乏爱而终无成绩,而有人因为过分地被溺爱最后前途尽毁,这都是不可取的,孔子说“过犹不及都不好。”
阳台的多肉是我媳妇的一位朋友送的,几年了,由小小的肉肉长成了胖乎乎的肉肉了,胖乎乎的叶子压得嫩嫩的矮个子真让人心疼!前夕媳妇要把它从小的瓦花盆内移到大的瓷花盆内,她在拔瓷花盆内死了的橡皮树桩时,怎么也拔不动,我说给它浇上水,当时再拔不出来等第二天土松了就会拔出的,等我舀了水时,她已把一个好好的漂亮的瓷花盆弄碎了,她骂我笨我也骂她怨了我。扔出树桩的一刹那间,那棵旺盛的摇曳着的蓬蓬松松的发财树呀,又一次浮现在我的眼前……

多肉移在了另外一个闲在单元门口的也是别人送我的大瓷花盆中,我们把它移到了客厅,它代替了发财树的“职责”,可爱的多肉呀,我真的想把它炒得吃了呢!
绿植呀,从古至今,一直忠实地履行着为地球添绿的职责,竭力地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在农村它是宝贝,在城市它更是宝贝,城市的人们往往会毁了高楼大厦而不愿让一棵小小的树木受到丝毫的伤害!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百般地呵护着绿植,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伙伴,源源不断地给我们提供了氧气,也美化了我们的生活,传递了人的情谊,传递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啊!
(图片来源于网络)

魏增刚,男,49岁,毕业于西安乡镇企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爱好文学,一直笔耕不辍,出版随笔散文《脚印》一书。在《扶风百姓网》《扶风微传媒》《炎帝故里论坛》《于都诗词》《乡土蓝田》《吉瑞墨香文化传媒》《城市头条》《西府文学》《新新文学》《岚山诗话》等十余家网络平台发表诗歌散文1000余篇。最喜欢路遥鲁迅的作品。西安市电视剧文学村村民,西安市未央区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