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本文是钟振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宋词人年谱、行实考》(项目批准号17ZDA255)的阶段性成果。少年闻说京华,上元景色烘晴昼。朱轮画毂,雕鞍玉勒,九衢争骤。春满鳌山,夜沉陆海,一天星斗。正红球过了,鸣鞘声断,回鸾驭、钧天奏。〇谁料此生亲到,十五年、都城如旧。而今但有,伤心烟雾,萦愁杨柳。宝箓宫前,绛霄楼下,不堪回首。愿皇图早复,端门灯火,照人还又。
阎苍舒,《宋史》无传,清·陆心源《宋史翼》亦未增补。《夔州府志》与《全宋词》阎苍舒小传,错讹甚多,兹予订补:
阎苍舒字才元,不字“惠夫”。祖籍太原。崇庆府晋原县人。约生于高宗绍兴七年前后。非“绍兴二十七年进士”。不曾任“中书舍人”。不曾“出知晋州”。孝宗乾道六年闰五月,已任兴元府城固县令。八年,在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孝宗淳熙三年九月,已官刑部员外郎。兼太子侍讲。十月,试吏部尚书,为贺大金国正旦国信使。四年正月,在金贺正旦。七月,已任吏部员外郎。五年三月,兼太子侍读。七月,已任尚书省右司员外郎。兼国史院编修官。改尚书省左司员外郎。六年二月,宗正寺少卿,兼国史院编修官。三月,兼太子左谕德。已权吏部侍郎。兼同修国史。五月,已提领左藏封桩库。八年二月,真除吏部侍郎。九年,丐祠得请归蜀。十年十一月,已起知遂宁府。十二年五月,已任利州东路安抚使、知兴元府。至十六年十月前,皆在此任。十三年六月,除敷文阁待制。十六年十月至光宗绍熙元年十二月,荆湖北路安抚使、知江陵府。贴职已至龙图阁待制。十二月,放罢。
二二、绍熙三年(1192)四月后,五年(1194)九月前,曾以龙图阁待制知潼川府(今四川绵阳市三台县一带)。
参见下条。
宋·孙应时《烛湖集》卷三《代邱帅回潼川阎侍郎谢到任启》曰:出綍疏恩,建牙开府。西清学士,合归日月之边;东道主人,暂作山川之重。郑乡不远,蜀土增荣。恭惟某官学海老龙,词林威凤。琅篇宝字,久照曜于人间;道骨仙风,早翱翔于天上。妙宣室雍容之对,炜甘泉扈从之联。君恩郅隆,士论胥服。当晋登于两地,忽勇退于急流。授钺登坛,抚汉川之陈迹;轻裘缓带,还荆渚之胜游。高情何间于险夷,直道自孚于中外。犹烦棨戟,起镇梓潼。正尔笑谈,转春风于十县;行哉启沃,齐夜色于三阶。某旧托襟期,新联官事。修燕雀之贺,方道敝而未皇;传鸿雁之书,愧词高而难报。式期会面,以遂论心。
按,此启文题目中的“邱帅”,即邱崈,亦作丘崈。《宋史》卷三六《光宗纪》曰:“(绍熙)三年……四月……乙卯,以户部侍郎丘崈为焕章阁直学士、四川安抚制置使。”又《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五九曰:“(绍熙五年九月)二十八日,中大夫、焕章阁学士、知成都府丘崈降充焕章阁直学士放罢。”知潼川府,是四川安抚制置使的下属,故阎苍舒到潼川任之后,有谢启上丘崈,丘崈乃嘱孙应时代笔撰写此启回复。阎苍舒始任知潼川府差遣的上下时限,系根据丘崈制置四川的起讫年月而推定。
《舆地纪胜》卷一五四《潼川府路·潼川府·府沿革》曰:“今领县十,治郪县。”郪县旧治在今四川绵阳市三台县南郪江乡。
二三、绍熙五年(1194)七月后或宁宗庆元元年(1195),除焕章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宋·陈傅良《止斋集》卷一七《外制·龙图阁待制知潼川府阎苍舒除焕章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曰:朕新嗣服,有怀耆俊。庶几闻而作兴,曰:盍归乎来,而何遽以贤劳,欲解州组不顾乎!具官某,材猷出于辈学,议论近于前闻。蚤陪禁路,迈往不群;而晚为岳牧,又何其岂弟也。竟上恳章,将就居里。六阁通班,莫高于学士;殊庭均逸,莫便于外祠。申锡命书,勉从所欲。
按,据此制中“朕新嗣服”云云,可知其事在新君即位之初。光宗后之新君即宁宗,于绍熙五年七月即位,次年改年号为庆元。阎苍舒除焕章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必在此一二年内。
二四、约卒于宁宗庆元六年(1200)前后。
宋·陆游《渭南文集》卷二七《跋陕西印章二》曰:当嘉泰之四年,岁在甲子,因暴书再观,则元吉、才元、德茂又皆物故数年矣。
按,“嘉泰之四年”,当公元1204年。“物故”即去世。“数年”,暂定为五年左右。由此年上推五年,为宁宗庆元六年(1200)。阎苍舒约卒于此年前后。
二五、卒时之贴职为焕章阁直学士,非“焕章阁学士”。赠少傅。谥恭惠。
《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九四曰:“焕章阁直学士、赠少傅阎苍舒谥恭惠。”
按,《宋史》卷一六二《职官志》二《总阁学士》曰:“中兴后,学士率以授中司、列曹尚书、翰林学士之补外者,权尚书、给谏、侍郎则带直学士、待制焉。”阎苍舒在朝,职事官仅做到吏部侍郎,未至六部尚书,故其贴职当止于“焕章阁直学士”,而不可能至于“焕章阁学士”。《全宋词》阎苍舒小传说他“焕章阁学士卒”,似不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