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
今天本编辑部荣幸地推出曾任淮安市委副书记的王庆元老师的文章。请看他眼中的赵恺老师,请看他如何评价赵恺老师的诗,请看他与赵恺老师的接触中,迸发出的文学火花……
诗人赵恺
王庆元
赵恺,在我心中他是一位社会各界认可度极高的“正大”诗人。我之所以用“正大”二字,是因为他人的人格人品方正大气;他是用诗言说思想的正大者;他的诗读者面大影响大。
1984年至2003年间,我有幸与诗人赵恺同在淮安市工作生活。我调省城后,至今我们分别已有二十年了。其间凡有知赵恺诗歌发表,我必捧读细品。每当读到他的诗时,他的正直爽朗,他的豪放热情,他的真诚厚重以及兴奋、激情、愤怒、激扬、沉思、凝望,那些诗人特有的气质味道、样貌品相就会涌现在眼前,神交如面,温暖如故。
曾记得,在我任职淮安市委组织部长和副书记期间,先后三次在春节前夕到赵恺家中慰问。曾记得,我专程登门拜访他,征求关于对淮安水文化的想法和建议,聆听他的“淮安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土地”的妙说。曾记得,在一次共同参加市附小召开小教工作座谈会时,听他对“耕读”二字的由来和深意的诠释。曾记得,2003年,我把几十年来自己流转生活之悟与出尘之思写了《阳光人生》一书,恭请他指正赐教,他欣然为这本书作了序。序中有言:“生活之书亲切,思想之书睿智。在往往是司空见惯、失之交臂的生活中发现思想,是亲切的睿智。”这既是对书的评点,更是对我人生的指点。曾记得,我特邀他在市委办公大院花园的树林中,进行长达两个小时的交谈。他对人生、对自然、对文学、对审美侃侃而谈,似行云流水。听他那些娓娓道来的一席话语,若听弦弹一曲梵音,令人一念绵长,一心向远。去年,文学网络先后发表赵恺的诗作《我爱》、《第五十七个黎明》、《木笛》、《我站在街头》、《走向青铜》等等。再次捧读他的诗作,依然让我心潮起伏。他的这些诗,让我获得了太多的思考,太多的启发。而这些所得,足以让迷茫者从无常中找到渡己的船,让绝望者从命运中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一次,在阅读他的诗《木笛》后,我写了读感。《清江文学》编辑部主编胥全迎同志,把我的读感转给了他。已近87岁米寿之年的他,随即提笔给胥全迎做了回复:“微信收到,连读三遍,热泪纵横,不能自已。月圆月缺,潮起潮落。子之曰川,逝者如斯。永远不变的,是天上的阳光和人间的高贵尊严。谢谢您把资料转给我,不然,孤陋寡闻不就造成热爱的欠缺?庆元书记阔别久矣。当时在市委大院松树林中的那次大约长达两小时的倾心之谈,人生能有几次?默默祝福他。他在发朋友圈里的短文写得精彩,这种精彩,在热爱尊严。”这就是赵恺,虽已耄耋之年,但他依然那样才思敏捷、激情满怀;依然那样用心寻美、情重如山;依然那样内心丰盈、我自风情万种;依然那样不忘少年模样、不惧白发沧桑。赵恺,永远的赵恺!
我喜欢赵恺始终纯真而浪漫的风貌,尤为喜欢他的微笑。“我寻了半生的春天,你一笑便是了。”这句话用来说赵恺,正是。我更喜欢他的为人品格,喜欢他的诗。他是一个用安徒生火柴燃烧灵魂的人;是一个只要有阳光,何惧风雨悲伤的人;是一个把手放在胸口上,让良心平和跳动的人;是一个拿起笔去呼唤爱意,希望这个世界被爱意所充盈的人;是一个站在人类精神高地,举起手中火炬,照亮更遥远更漫长征程的人。他的情感是丰盈的;他的尊严是可敬的;他的灵魂是高贵的。
文如其人,诗贵于真。从赵恺的诗中,我们可以接触到他的灵魂,能摸到他深入骨血里的抒情志向。他的诗不仅仅是灵魂的触角,更是为心灵造像的显映,无不闪耀着沉甸甸的人性光辉。在给人以警醒启迪的同时,给人以意境美、画境美和语言美的享受。他的诗极具情感张力,又颇具生命暖意,恰如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在灯火阑珊处闪耀着美的光泽。
真正的诗人,都有爱的天性。赵恺的诗,形象是他诗作之肌,情感是他诗作之骨,思想是他诗作之魂。他的诗集中凸现在写人格、写精神、写尊严、写良知。这是他诗里的阳光,也是他生命里的阳光。他在激情中不乏沉静,沉静中不失活泼,活泼中掩饰深邃,深邃里洋溢诗情。字里行间充盈着他对生命的敬意,对这个世界的审视眺望,对正义的呼唤,对尊严的捍卫,对善良的歌颂,对信念的执着,对生活的热爱。
记不清是哪位读者还是诗人或者是文学评论家,曾对诗人赵恺写过这样一段话:“如果有一种文体能让灵魂燃烧,那就是诗歌;如果有一种诗歌能让人精神澎湃,这就是赵恺。”此语评价赵恺精准矣!
世界有了诗人,便有了丰富多彩,人类有了诗人,便有了心明眼亮。读赵恺的诗,便觉此言真切。赵恺的诗,不只是摄入人心魂的文学书写,更是近乎你我内心之中的精神归属。读他的诗,能让人找回久违的感动。能让人得以跳出庸常,明白生活不只是有苟且,还会让你从凡俗的日常生活中,涌动出诗性,眺望远方,增长“精神长相”。读他的诗作,更能令人开悟启智,犹如一盏心灯,照亮读者。让悲观者继续前行,无助者得到力量,丑恶者得到讨伐,卑鄙者无地藏身,傲慢者心生敬畏,绝望者看到希望,迷茫者开始思考,正气者勇往直前……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你想在浮华中凝望这个世界,沉淀自己吗?你想获得美感的愉悦,拓展你的人生光谱吗?你想塑造高尚的情操,涵养一身浩然正气吗?不妨去读赵恺,去读他的诗。
对精神的渴望和追求,是人性永久的必然。我相信,随着阅读记忆的传承和精神价值的传承,赵恺的诗歌将被一代又一代人捧读、记取、传颂。
2023年5月26日写于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