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慕莲
每每想起老奶给我讲的那个“她的丈夫是只鸡”的故事,总是让我十分感慨。
在封建的旧社会,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民众遭受着社会制度的不公正以及严重贫富差距带来的不公平,真实地再现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卖儿卖女,沿街乞讨,悲惨度日;而旧社会的女性受封建礼教的制约,更是没有自由,身体上为了三寸金莲从七岁起即要忍痛缠脚;精神上更要严遵三从四德,默守各种残酷甚至无人性的礼节风俗。多重的凌辱压迫下,她们往往受尽百般折磨,凄凉孤苦度日子。
“她的丈夫是只鸡”的故事是真实的。该女家父姓张,本村务农,母亲身弱,家境贫寒。年十四时,邻村一富户人家,九岁的儿子不幸染病,久寻名医而未得痊愈,听从占卜之人所言,上门提亲要娶这个张家女儿以冲喜消灾。这个张家本就小门小户,无依无靠,日子过得艰难,加上旧时婚姻要听父母之命,女子就从了这门亲。迎亲拜堂时,因新郎患病卧床,男方就抱了一只公鸡代子行事。新婚唢呐声中,张家女儿就和一只公鸡行了成亲之礼;而到了晚上,更是让那只公鸡和她共度新婚之夜。这件事情当时在村里头家喻户晓,但大家都不觉得“以鸡代夫”有什么不妥。后来,病者好了,但九岁的顽童根本不理父母包办的这事,张家女儿就在婆家守着这无实的名份,忍气吞声,屈辱求生。再后来,富户儿子不知是求学还是谋生外出离村,几年之后带个新妇回来,而张家女儿却要守住贞节不能离开婆家。于是就挂着媳妇之名,过着“守活寡”的日子直至郁郁而终,仅一块无名的张氏牌位证明她曾经存在过。这个故事的情节、场景,后来在新中国同类题材的一些电视电影里也出现过,展现的就是旧时代身处社会下层的女性在肉体和精神上遭受的禁锢和摧残,在严酷现实面前的绝望和无助,演绎的是一辈子的生命悲歌。
对比现在,生活在中国这个伟大国度伟大时代的女性何其幸福呀。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进程中,女性的个性解放、自我独立要求已经普及,男女平等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且有效落实。而且她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家庭和社会地位不断提升,巾帼风采在时代舞台上闪耀光芒,绽放芳华。生活中她们传递着真善美,有智慧、善选择、有品位、懂生活,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无私奉献,为家庭的美满和谐承担着付出着。工作中,她们勇于表现和施展才能,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劳动撑起推动社会进步的“半边天”,为时代的发展承担着新的使命,开创着新的光荣。
每每看到新时代女性这种独立自主,自强自爱,以主人翁姿态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同发展的样子时,我由衷地高兴,觉得她们不再是男性的附属品了,以鸡为夫的荒唐遭遇再不会出现了,她们真正活出了女性理想中该有的样子。
只有经历过更加懂得,只有失去过更加珍惜。愿我们每一个女性都能以饱满的激情,真诚的心灵拥抱这个世界,让日子在每天的日出东方月近西梢时都那样绚烂静美,无怨无悔,从容坦荡,岁月静好。
都市头条编辑:张忠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