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道奶奶摔小猪的故事
作者:吴德珠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平阳村有一个姓葛的道奶奶,整天吃斋念佛,从来不杀生,走路看见虫子蚂蚁都要让过去才下脚。
道奶奶有一种特异功能--过阴。过阴,就是人的灵魂到阴曹地府去游玩,游玩后再还阳,魂魄归体。道奶奶每过一回阴还阳后,总要向周围邻居讲一番在阴间的见闻,什么过奈何桥,做好事的人死了,过奈何桥有人搀,平平安安过了桥;做坏事的人死了,过奈何桥会掉下去,掉不下去会有人把他推下去,被毒蛇咬,被虎豹吞,到恶狗庄被狗咬,下油锅,坐大牢,被皮鞭子抽。做好事的人,到那边当官、发财;做坏事的人,到那边当叫花子。做好事的人,来世投人;做坏事的人来世投胎做畜生······道奶奶说的活灵活现。听的人,有的说不错,人是该多做些好事,修自身,修儿孙;不能做坏事,做了坏事,会遭报应,不在自身在儿孙。有的人将信将疑,认为道奶奶在编故事。人们听一两次之后,就不想听了,该干啥干啥。有人认为道奶奶在说鬼话,人死如灯灭,啥也没有。持无鬼论的人,有的只顾今世今,不顾来世来,想偷就偷,想骗就骗,想嫖就嫖,想赌就赌,想杀人就杀人,想放火就放火。道奶奶隔壁有个叫张三的青年人,光棍一条,白天睡觉夜里偷盗,专门偷鸡摸狗。张三家和道奶奶家只隔一道院墙,道奶奶和别人说故事,粗门大嗓,声音会越过院墙往张三耳朵里钻,吵得张三睡不好觉。张三不好说,道奶奶,我睡觉呢,你声音小一点,如果这样说,道奶奶和其他人会怎样想,哎,白天睡什么觉,张三夜里干什么去了?这样不是等于告诉人我张三是小偷了吗?所以张三只好躺在床上,闭着眼睛听道奶奶说故事。其实,道奶奶和邻居们也知道张三是小偷,都在背地里说说,没有敢当面说。张三经常听道奶奶讲故事,听多了,也将信将疑。有一天,张三又听道奶奶讲阴曹地府的故事,突发奇想,想跟道奶奶到阴曹地府去看看是不是真的,就从床上爬起来,到道奶奶家听故事。张三听了一会儿,就对道奶奶说,道奶奶,你经常到地府里去,能不能把我带过去看看。

道奶奶从来都是独往独来,没有带过人,不过她听张三这么说,很想带张三走一遭,让他见识见识,不干偷鸡摸狗的事情,就对张三说:“带你去倒可以,就怕你到那边不听话,瞎跑乱闯,一去不回头,这,我可担当不起。”
张三听说道奶奶肯带他到那边去,很激动,用偷鸡摸狗的手拍拍胸口,说:“道奶奶,你老人家放心,到那边我紧紧地跟着你,寸步不离。”
“有这话就行,好,我带你去。”
“我现在就想去。”张三心情非常迫切。
道奶奶答应了,她吩咐张三,回家躺在床上,盖好被子。当时霜降已过,睡觉得盖被子了。张三走后,道奶奶也躺到床上了。

张三的魂魄跟道奶奶到了阴曹地府,看到的和道奶奶说的一样,有人走奈何桥有人搀扶,平平安安地过了桥;有人过桥没有人搀扶,脚踏上圆滚滚的木头桥,走到中间,木头转起来,走的人惊叫一声,跌进河里,毒蛇吐着芯子把人缠住噬咬,那人惨叫一声之后,很快就被蛇吃了。张三看得心惊肉跳。道奶奶说:“看到了吧,好人过桥有人搀,坏人跌到桥下被毒蛇吃了。”“真的很吓人!”张三身子不停地颤抖,像打摆子一样。“我们再看那边下油锅。”道奶奶说着,把张三带到冒青烟的地方去。
只见一口大锅架在铁架子上,锅里半锅油,黑乎乎的,正在翻滚,锅底下是通红的炭火,两个差人押着一个五花大绑的中年人,差人把中年人拖到油锅跟前,说:“你谋财害命,今天让你下油锅。”中年人拼命地挣扎,叫喊,差人抬起中年人朝油锅里一扔,锅里冒起一股青烟,中年人就消失了,锅里依旧是黑乎乎的不停地翻滚的油。
“我的妈呀!”张三失声惊叫起来。
“不要怕,我们是来玩的,差人不会把我们投进油锅的。我们再到那边去看锯锯子。”
离油锅半里路的西北方向有一座厂房,厂房里有一个木头架子,地上摆着的不是木头段子,而是捆绑着的人,有男有女。这些被绑着的人身上都贴着一张纸,纸上写着阿拉伯数字,“2”、“3”、“4”、“5”。张三看不懂,问道奶奶写着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道奶奶告诉他,这些人在世好嫖,不论是男女,乱了几个人就锯成几瓣子。张三听了直吐舌头。这时,两个木匠打扮的人拖起一个身上写有“2”字的男人到木头架子下,固定好了,两个人操起一把大锯子,从头上开始下锯,被锯的人开始挣扎喊叫,但是没有用,不一会儿就被刺啦,刺啦地锯成了两半,接着又拖过身上写有“3”字的女人来锯。张三目不忍睹,拉了拉道奶奶的衣袖,说:“我们再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吧。”
“好,我们再去看看偷鸡摸狗的人和骗人钱财的人受什么样的惩罚。”道奶奶说。张三听了心里“咯噔”了一下,道奶奶的话像一根针扎进他的心里,浑身发热,脸上发烧,走在他前面的道奶奶又说:“坑蒙拐骗的人,来世将变成猪马牛羊驴,变成鸡鸭鹅,还人家的债。”

张三听了,觉得道奶奶的话仿佛是在捻动扎在他心里的针,他强忍着,一言不发。他想看一看像他这样的人到底遭什么恶报,然后再问问道奶奶怎样才能消除业障的办法,所以他就硬着头皮往前走。大约行了二里路,来到一处集市,集市上人很多,这时来了一顶大花轿,八个人抬着,轿子前面是两个吹喇叭的,正在“唔的哒--”“唔的哒--”不停地吹,轿子在离张三不远的地方停下来,8个男女嘻嘻哈哈正在往轿子里钻,张三见了,心中的疼痛感顿时消了,欣喜若狂,连忙跑过去,喊:“带带我”,“带带我”,眨眼间钻进了轿子。
道奶奶眼错不见了张三,见轿子在喇叭声里过去了,说一声“不好!”赶紧往回走。
道奶奶还阳后,连忙出门向人打听谁家下小猪了。有人告诉他东边一个庄子老李家刚刚下了9个小猪。道奶奶赶到那里一看,果然是9个小猪,8个正在睡着的母猪肚子上拱奶,一个正在乱蹦乱跳,老李家夫妻两个正趴在猪圈台子上看小猪,看见道奶奶,说是刚刚下了一窝小猪,不知什么玩意,有一个不吃奶,乱蹦乱跳的。道奶奶说:“阿弥陀佛,不听话的张三。”那个小猪听见道奶奶说话,顿时静下来,眼睛盯着道奶奶望,嘴里哇哩哇啦地哼哼。

老李夫妻两个说:怪呀,小猪见到道奶奶怎么安稳了?道奶奶说:“这头小猪与我有缘,卖给我吧。”老李夫妻两个一愣,问道奶奶买小猪干什么,道奶奶说,你们把小猪卖给我,我告诉你们。谈好了价钱,道奶奶付了款。老李跳进猪圈,掯住那个小猪递给站在猪圈外边的道奶奶。道奶奶接过小猪,念道:“阿弥陀佛,你不听我的话,该遭这一劫。”说罢,双手把小猪举过头,“拍”的一声,摔死了。老李吃了一惊,说:“你这个道奶奶,才下的小猪,你把它摔死了,你什么修行之人!”“你是假修行!”李奶奶瞪着眼吼道,“活丧良性,什么修行人!”
道奶奶很后悔,没有到没有人的地方把小猪摔死,也是救张三心太切,没有想到这一点。
事已至此,只好把张三跟她过阴的事情告诉老李夫妻两个,叮嘱他们不能对任何人讲。老李夫妻两个恍然大悟,说那里说话那里了,不会告诉任何人的,并且向道奶奶道歉。
道奶奶来到张三家。张三正坐在床边,眼泪巴沙直打呵欠。道奶奶责问张三为什么不听话,乱跑。张三说他看到一顶轿子,吹呜大喇叭,很好玩,就跟着几个人进了轿子,入了洞房,一出洞房就变成了猪,幸亏道奶奶把我抱起来一摔,跌了一个跟头才醒过来。

张三忽然想起过阴前的念头,问了道奶奶一串为什么,道奶奶告诉他,投人是黑灯瞎火的,一般的鬼魂不肯投人,不肯投人,那边就打,你看刚刚出生的娃娃,屁股上有一块青疤,就是不肯投人,打的;投畜生,都是吹呜打喇叭,坐轿子,所以鬼魂都欢喜,其实是进畜生胎的,跟你一起坐轿子的,他们都是前世欠了老李的债,有的偷了他的牲畜,有的骗了他的钱财,他们投猪是还债的。有人今天骗这个人的,明天骗那个人的,今天偷这家的,明天偷那家的,就投畜生还债,有的人死了,不知道要投多少次畜生!
是啊,畜生大多数寿命短,还了这家债,还清了,被宰杀了,或者被卖了,最终当然也是被杀。被宰杀之后再到下一家投生。当然也有病死或其它原因死的,使主家破财。这是主家欠它的债。
你问主家既然欠它的,为什么主家不投畜生。这个问题很难说得清。这与他们前几世结下的疙瘩有关系。
要想来世不投畜生不是没有办法,最好是改邪归正,想办法还清偷和骗的债,平时多做善事,济困扶危,善事做多了,阴曹地府会替你从中调解的。
张三听了道奶奶的一席话,如醍醐灌顶,回想在阴曹地府的见闻,不禁毛骨悚然,他对道奶奶说,你以后有用得着我张三的地方,尽管说,我张三一定尽力帮忙。他连忙穿好衣服、鞋袜,说想到老李家去看一看那头死小猪。道奶奶觉得让他去看看也好,就没有阻拦。张三一走,道奶奶也回家了。
老李家曾经被张三偷过两次,大小共16只鸡,鸡毛都没有留下。想到这里他心里忐忑不安,打算以后想办法还给人家。不一会儿,到了老李家。老李正在给母猪喂食,母猪吃食,8个小猪正在母猪肚皮底下拱奶。老李不知道张三正是偷过他家鸡子的小偷,见了张三很客气。张三和老李寒暄之后,有一搭没一搭和老李闲扯,扯到死小猪身上。老李把道奶奶叮嘱的话埋在肚子里,佯着不知道,老李虽然不懂“世上本无事,庸人自绕之”的酸理,但是未来过去还是晓得的,表面上不露馅。当张三问起死小猪哪去了时,老李手一指大屋西边的小沟,告诉他扔在沟边呢。
张三到沟边一看,死小猪双目紧闭,嘴角流血,瘪塌塌地斜卧在沟坎上。他下意识地摸一下自己的嘴,看手,手上并没有血。
张三游地府,投了一回猪胎不想再投畜生胎,更不想被蛇吃,下油锅,挨锯子,他决心洗心革面,重新做人,靠劳动生活,攒钱设法逐一偿还被盗窃过的人家。几年后,张三终于还清了偷债。还清了偷债的张三拜道奶奶为师,修行学道,吃斋念佛了。

吴德珠,盐城射阳人,大专学历,市作协会员,种过地,当过兵,教过书,业余写过新闻,教学论文,小小说,诗和散文等在电台,报纸,刊物上发表,编著《咄咄怪事》一书岀版。

主编简介:尹相秋 (网名梦锁清秋)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国联墨双修副总编;《清秋文轩》总编;《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今日头条》认证编辑。2020年中国互联网首届朗读大赛获得优秀奖。2022年10月荣获国际中文朗诵《金梅花奖》三等奖,有百余篇散文发表在网络平台。朗诵作品三千余首;配音秀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