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首页 \
文学 \ 2023全国第十届“芒种”笔会征稿启事
2023全国第十届“芒种”笔会征稿启事
精华热点

2023全国第十届“芒种”笔会征稿启事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起始。斗指巳,太阳黄经达75°,于每年公历6月5-7日交节。农事耕种以“芒种”这节气为界,过此之后种植成活率就越来越低。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芒种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是农民朋友的播种、下地最为繁忙的时机。 芒种前后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芒种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处于“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忙季节。忙夏收,是因为麦已成熟,需及时收晒。忙夏种,主要是指回茬秋收作物,如夏玉米、夏大豆等夏种作物,因其可生长期是有限的,为保证到秋霜前收获,需尽早播种栽插,才能取得较高的产量。忙夏管,因为芒种节气之后雨水渐多,气温渐高,棉花、春玉米等春种的庄稼已进入需水需肥与生长高峰,不仅要追肥补水,还需除草和防病治虫。 人生如同芒种,同样需要,种人品,种能力,种素养,种修为……到了收获时节,才能收人缘,收事业,收品质,收幸福……佛陀说:因果不虚。人生有取舍,但在修养和学识上,则绝不可舍,舍必瘸。这些修养和学识,包括自我认知、为人之道、处事之法、独立思考等。 一方沃土,则育成材之林;荒漠之中,必是不毛之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学识与践行就犹如一片“芒种”所需要的肥沃二十四土壤。人生的修行和理想的追求只有以一片沃土作为根基方可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而终成大业。儒家讲:文、行、忠、信,是人生中的学识、践行、谦恭、信义,也是成就“治世之功”的必然要素。物类之起,必有所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自2014年连续举办九届“芒种”主题笔会的基础上,应广大作者读者的强烈要求,现经《华语经典文学》《国际文艺家》《中外文学艺术》《中诗刊》《中外诗典》《国际诗人》《世界笔会》等微刊;《中国精英文艺》都市头条、《新时代作家诗人》华人头条;《世界文艺图书馆》《中国作家图书馆》《中华作家联盟图书馆》《世界笔会图书馆》四大馆编辑部研究,决定联合举办2023全国第十届“芒种”笔会征稿活动,具体如下:
围绕“芒种”主题相关展开创作,拒绝跑题,体裁为现代诗、散文诗、古体诗词赋、散文、小说,发表不限,风格不限;征文邮箱:2497779533@qq.com邮件主题须注明“芒种笔会”
为了作品入选发表后作品链接能传递给作者,保证有效参与,投稿后需添加总编室微信,凡微信查询不到的将不予发表。
2、投稿时务必在邮件主题注明“芒种笔会”(因邮箱系统限制无备注的将被系统自动列为垃圾邮件),投稿作品后附作者100字简介,近照1张,联系方式,微信昵称;邮件排版格式:作品+作者简介+作者近照+微信昵称;
3、每首(篇)作品标题请加《》,投稿内容全部放在一个word文档中,附件发送;
4、本届笔会,每位作者限使用一种体裁、一次投稿机会,现代诗限1-5首,古体诗词限2-10首,散文诗、散文、小说、辞赋限1篇(章)5000字以内;
5、投稿作品禁止插入图片,word文档排版,排版要求:标题12号宋体加粗加《》,内文10号宋体;诗词类单首标题下禁止署名,每首之间间隔二行;散文、小说、辞赋每个段落的首字需空2格;
6、作者投稿前请仔细检查文稿是否有错误,务必在定稿后再投稿,一旦投稿,编辑部即视为定稿作品,入选发表后不得修改、删减、添加、撤换;
7、参加作品禁止抄袭,作者文责自负,主办单位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
8、来稿作品,择优录取,发表至特设专栏【全国第十届“芒种”笔会】,作者要积极转发作品链接扩大宣传效果。成绩优异的作品,有申请签约作家、会员、院士、研究员、重点作者、认证作家及优先参加编辑部举办的笔会诗会、创作论坛、颁奖典礼的机会;
10、请关注微刊,便于获悉活动动态:《华语经典文学》微信号公众:DHL-AA,《国际文艺家》微信公众号:GJWYW-01,《中外文学艺术》微信公众号:ZWWXYS668,《中诗刊》微信公众号:ZGHS116,《中外诗典》微信公众号:ZWSD118,《国际诗人》微信公众号:GJSR118,《世界笔会》微信公众号:SJBH-1。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参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