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曹松(828~903年),字梦徵,今安徽安庆市潜山市梅城镇河湾村人。他不满现实,但热衷功名。骑着毛驴,从青年、壮年至暮年,驴背上永远驮着一对书箱。一生为生计奔波,一生都在吟诗作赋读书考试,终在901年中进士(71岁),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二年后卒。曹松诗作,风格似贾岛,工于铸字炼句。因他生活在社会底层,目睹劳动人民的苦难,憎恶战争。他在《己亥岁二首》诗中写道:“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论者谓此诗精炼隽永,而“一将功成万骨枯”更是千古绝句。史载曹松早年曾避乱来到西樵山,爱慕山中景色,在黄旗峰下黄龙洞筑翠微石室,耕田赋诗度日。曾把从浙江带来的顾渚茶种(俗称云雾茶)教山民栽植焙制,使西樵山成为广东最早的产茶区之一。《全唐诗》录其诗140首。
*悬车之年:指70岁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