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少儿工作者笔记一:
甲鱼钱去哪儿了
作者:泥草屋
“六一”儿童节,在群主的指示下,捋捋早年曾经所从事的少儿工作,这倒还是蛮有意思的。
东苏中学,一所开办没多久就解散的学校。驻地:美兰湖罗迎路西侧处。
这是一桩发生在七十年代末初夏的少儿故事。
新的一周星期一晨会课后,初二(1)班中队3小队的金棣,同桌人吴佳圆俩少先队员,神色慌张急匆匆地来到教师办公室找我。小吴同开口,说是小金同学卖的甲鱼钱不见了。小吴是相伴小金过来的。只见小金由于心急万分,朝气蓬勃的脸蛋涨的通红,马上要哭出声来。
什么甲鱼钱?我还没弄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会事。嘀呤呤,嘀呤呤,第一节上课铃声骤然响起,我示意此事待第一节下课之后再说。
第一节没有教学任务,原本想趁空课的时间,撰写一个十月十三建队日队活动方案,刚才被兼任班中队的两名学生一说甲鱼钱的事,心思被搅混了,一时还真回不到原先队活动方案的腹稿上。
第一节下课,两名学生没有过来,可能另有事情脱不开身,直到中午饭后,小金小吴俩才匆匆的再次来到办公室。
不焦急,现在有时间了,你俩可以慢慢说。我倒了两杯温开水先后递了过去。同时,搬过两只椅子,让他俩坐着说。
经询问,小金告诉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我上学前,总要割一篮子猪草,吃了早饭后才上学。今天也真稀奇,在割草的塘北小宅西面,一个河堤旁的干涸粪坑里,有一只足有3斤多重的大甲鱼正静静地躺在粪坑底的边缘。我看到后惊奇不已,连忙小心地爬下粪坑,脱下外套屏住呼吸,缩手缩脚地靠近大甲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外套紧紧摁住大甲鱼,然后用稻草绳子紧紧拴住封口处。捕捉大甲鱼也只用了一刹那的时间。手中提了个大甲鱼,也就没心思割草了,三步两步赶回家,匆匆吃了几口早饭,便拿上大甲鱼,趁早上罗店的塘西街中段的东地摊,把大甲鱼给卖了。大甲鱼是时鲜抢手货,由于急于上学,也没讨价还价,稀里糊涂卖了2.5元钱。
行文此,先要说明一下,这2.5元钱,现在只能买一两个大饼吃吃,而那个年代,这2.5元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哦。
小金继续说道,拿到买主给的2.5元甲鱼钱之后,我拿出手帕,小心翼翼地把钱放在手帕中央包裹起来,并与放在书包里的红领巾一个口袋处。进校门时,我从书包里拿出红领巾佩戴,但当我走进教室入座拿出书本,想看看手帕中的甲鱼钱时,发觉2.5元钱不翼而飞。
一定是在进校门心急慌忙取红领巾时,把裹着纸币、硬币的2.5元钱带出遗失在校门口了。
早晨校门口?今天不是我轮值吗?怎么不知此事!哟,我想起来了,早晨值勤近7点,在与进校门的同事、学生打招呼时,似乎隐约感觉到,在我不远处的一个学生,弯腰拾起了什么东西,随即放在口袋的事情。我以为是他自己的东西。身影很熟悉,他不是绰号叫小和尚,姓名叫张敏捷,对!没错,就是他。
绰号叫小和尚的小张,是一个来自单亲家庭的少先队员。他自尊心特别强,学习成绩倒是十分的优秀。他身材高挑,眉清目秀,唇红齿白,穿戴整洁,肤色白皙细腻。他的另一个绰号叫小白脸。由于长相英俊,举止文雅,容易记得。
会不会他拾到钱没上缴老师?我脑子里考虑着甲乙丙丁诸方面的疑问。小金家经济拮据,2.5元钱对一个贫困生意味着什么。我知道他的学费和书杂费已拖欠不少时间了。而从另一角度分析,如果甲鱼钱的确与小张有关联,如果声张出来,甭必是件好事。如何使这一件事情能够妥善解决,使之完美了结,这就需要辅导员具备一定的辅导艺术,讲究一定的教育方法了。
我劝小金、小吴两名学生先回教室,相信老师能够把这甲鱼钱能找回来。小张不是我兼任班中队辅导员所在的学生,而是兄弟班中队的。这一事情的处理还需转个弯,正确处理中队辅导员之间的彼此的关系很重要。
下午放学,我主动联系小张打篮球。平常,一旦我有时间的话,就会约上几个或十来个篮球迷,形成正方佩戴红领巾,反方什么也不佩戴打半场甚至全场篮球。有的时候,天气炎热,干脆一方赤膊,另一队手臂上拴上红领巾打球赛。小张篮球打的不错,尤其投篮精准,有小张大维和小郭永林之称。在整个篮球活动和休息期间,我留心观察小张的神色,感觉好像没啥异样,在篮球活动即将结束时,我想把小张留下来谈话,后来感觉不妥,或许他已经把手帕包着的甲鱼钱,交给了自己中队的辅导员,如果问起,显得比较尴尬。还是等明天再说吧。第二天上班后,我有意无意地借故询问小张的中队辅导员浦老师,说最近有没有学生拾到东西交给你过,浦老师说没有呀,他接下来反倒问我,你遗失了什么东西了吗。我言不由衷的随口回答,没有、没有。我又借故道:有学生丢失了红领巾的事,我只是随便问问。我知道这是搪塞。日常间,倒是经常会有红领巾丢失相互询问的事。
从与浦老师的闲聊中得知,我猜想,在大多数情况下,小金的甲鱼钱还在小张那里。
不能再等了。下午课后,我约上了小张等几个乒乓球爱好者打乒乓球,小张也是乒乓球活动积极分子,还是校队主力。今天的乒乓球活动,开展的是21分单打比赛制,因此结束的时间比较晚。我借故让小张留下来,与我一起整理乒乓室,这样也就很自然的留下了小张。
“小张啊,老师问你件事,你昨天早晨进校门时,是否拾到过手帕?“我没有把手帕中包着钱的事一下讲出来。
小张闻之立时愣住了,他用凝神的目光看着我一事不知怎么回答。从惊愕的神情可以看出,小张的心思有点慌乱。
我善意的笑笑,移步上前轻轻按了按小张的双肩,轻声地询问:“帅小伙,怎么啦?”
小张脸红了起来,有点手足无措,局促地说:“老师,我拾到过手帕,里面有2.5元钱。”
我内心顿时激动起来。小张没有说谎,不仅承认拾到手帕,而且还承认手帕里有钱,报出的数字正确无误。我心想,在此事的解决上,不需要再化多少周折了。
“老师是我错了。自从拾到这手帕,心里一直犯嘀咕,这钱自己用呢,还是交给老师。为此事,我昨夜没睡好觉。”说完,小张从书包里拿出了小金丢失在校门口的手帕。“老师你清点一下,手帕还是原来的手帕,钱还是那样的钱,我没有动用过。“随着手帕放到我的手里,小张如释重负,感觉心情放松了许多。
“小张啊,你今天的勇气和举动,老师为你点赞。你做的好!应该这样。”我收起裹着的手帕,打开检查后又重新包装好,小心的把它放进球拍袋里,继后我又说道:“拾到东西要归公,或者退还给人家,这是少先队员规范行为的基本准则。一念之差就会犯错误,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也不能拿,要很好的在这拾到东西没及时归还上,认真吸取教训,这是学做人,做好人的基本守则。”我始终认为,该批评的还是要毫不含糊的提出批评,不是说手帕拿到了,任务就完成了,思想工作永远在路上。
“老师,我可以走了吗?小张轻声的问道。
“当然可以。而从另一角度,我要说的是,事情已经过去,你不要把此事放在心上,成为思想包袱,应该果断把它卸下忘掉。但教训一定要认真吸取。“在帮小张整理书包时,我再一次对小张真诚的劝导。望着小张舒畅地跨出乒乓室木门,一个转弯消失的身影,我在想,小张经历了这一件事,以后在是非对错面前,相信他会知道该怎么做,会有正确定律的。
第二天上午的第二节下课,小金和小吴一前一后蹦蹦跳跳地来到办公室,小金喜形于色的说:“甲鱼钱找到了,手帕还是那样的手帕,钱还是那样的钱,一分不少,一分不多。我就寻思着,它没打招呼爬出去,怎么又不声不响的爬回来了呢?“
小吴接着也十分迷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神仙下凡了,怎么这么奇怪啊。”小金也是一脸迷茫的看着我,希望从我的脸上找到答案。
“甲鱼钱爬回来就好。快上课去吧,老师也要上课了。”
“谢谢老师!“两名学生边转身边招招手,然后直径向学校财务室走去,我也拿起上课的教具匆匆走出办公室。我知道小金、小吴为什么不朝教室的方向走,而是到学校财务室,这是缴纳拖欠的学费、书杂费去了。
小金和小吴可能还不知道这甲鱼钱游回来的事情,是我乘全校师生做广播操期间,把裹着的手帕原封不动地放进了小金的书包里。
本次甲鱼钱事件,关键点是我值勤看到小张学生拾到手帕,于是,处理事件比较顺利,如果没有这个关键点,事件的解决就会复杂许多。如果事件的关键点我没看到,我又将如何应对?这是事件过后,在脑海里经常会跳出的棘手问题。
按理说,甲鱼钱去哪儿的话题,应该在数十多年前早已结束了,谁会想到去年疫情封城过后开放的七月上旬,老话又被重新提起。 这一天的上午,我途经祁北路16路汽车站,有一中年男子,领着一家人在东西向的行道处与我擦肩而过。也不知怎么一回事,该中年男子对我留神看了几眼,随即转身追上我。他迟疑又仔细地看了我数秒,然后惊喜地大声招呼:“王老师,王老师,您是王老师啊?“
“你这是?我一脸迷惑地询问。
经一番解释我才恍然大悟,他就是当年与甲鱼钱丢失有关联的小张学生,绰号小和尚、小白脸。现在可不是小张,而是老张了喽,1964年出生属龙的,58虚岁年龄,按照当代小年轻说来,再怎么说也是爷爷级人物了。
小张拉我到行人稀少的树荫底下说话。他十分感激的小声说:“王老师,很是感谢你啊,在甲鱼钱上悄无声息地处理,我铭记不忘。”小张说完,连连行恭手礼。
“我怎么不记得有这会事,可能年龄上去了容易忘事,但我真的想不起有这一会事啊。”
小张听了我的解释,激动的上前与我紧紧握手:“王老师您真会开玩笑,这么大的事情您怎会忘记呢。“
“囡囡,快来叫老爷爷。”小张转身后,一边招呼起孙女,一边把爱人、儿子、儿媳一一给我作了介绍。
随着佩戴绿领巾的女小囡奶声稚气的爷爷声,小张一家才乘上了16路汽车与我挥手告别。尽管车子已驶出一段路了,但仍可以看得出,小张同学还在频频地朝我这边挥着双手。
这是数十年后,第一次与小张无意间的碰面,不知当年丢失甲鱼钱的小金,还有他的小伙伴小吴,现在生活的怎样了。是啊,凡做老师的,总是对曾经的学生这样或那样的牵肠挂肚。
撰稿日期:2023年5月31日
一个老少儿工作者笔记二:
水牛啊,你为什么暗自落泪
作者:泥草屋
温馨提示:
2023年“六一”儿童节,经群主指示,推送一篇刚下线的回忆文稿,重拾少儿工作曾经的过去。这是一件发生在七十年代末期乡村中学的少年故事。
水牛,对居住在城镇楼层的少先学生来说,是十分陌生的动物,或许是在《动物世界》的影视中,或者在纸质上的图片中偶尔见过,一般不会去亲近或者饲养。而早年在五六十、七八十年代的沪郊农村,尤其是在农业大省,由于农业机械化程度低下,农田生产还需要水牛耕犁。那个时候,一些生产队饲养一头或多头的水牛,让一些有责任心有饲养能力的农户承包饲养。本文初一(2)班中队1小队的金棣学生,便是养牛家的放牛娃。在养牛方面,他所做的事务,父母要求他早晚两次放牛(牵着牛在路边,河岸处等地吃草),再是割一大草篮筐牛草,两大篮子猪草。需要说明的是,如今乡村田野杂草丛生,到处都是,而在那个年代,家家饲养着猪羊兔子,草供不应求。因此说来,寻思割一篮子草,还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
近日,金棣总是愁眉苦脸的,流露出一副万般无奈的苦恼神情。从他的日记里反映,似乎他与终日相伴的大水牛,在某些地方过不去。
“真是恨铁不成钢啊!我待你这么好!而你却不听我的话,叫你啃这边的草,你就是硬着头不依不从,还用双眼时不时紧紧瞪我。什么意思啊,真是牛脾气,气死我了。”这是摘录金棣日记中的一段话。看来,金棣对水牛的意见还真不少呢。但为什么水牛却暗自落泪呢。这就让人有点搞不懂了。
怀着好奇的心情,为弄清真相,我让中队长杜成兴,带上1小队小队长蔡军祥,放学后与金棣一起去割草放牛,从中仔细观察金棣与水牛之间的相处关系。小成捋了捋胸前的红领巾,他信心满满表示:“老师您就放心吧,我会很好地完成任务。”小军笑笑地推了小成一把说:“你呀先别表态逞能,做了之后再说不迟。”说完,就拉上小成一溜烟地跑出了教师办公室。
望着“哥俩好”远去的身影,我却陷入自己儿时放牛割草的几多往事。我十岁至十六岁,除了负责带领好弟弟、妹妹外,多年与家父一起饲养了三头大水牛。每年的春夏秋三个季节,每天的清晨和傍晚,总是投入在割牛草、割猪草、放牛的日复一日的劳务中。可以这么说吧,我的青少年时代,是在看护弟弟、妹妹和放牛、割牛草、猪草这样繁忙的劳务中度过的。如今,脑海里时常便会情不自禁浮现起早年带领弟弟、妹妹和放牛割牛草、猪草这样匆忙的情景。
第二天的清晨,在晨会课前,小成、小军向我简要讲述了昨天与金棣一起放牛的感受。小成说:“金棣是很爱水牛的。但他关爱的方式有问题,他主观意识太强,动不动就发脾气、拉缰绳,还面对水牛边痛骂边唠叨。”小军接上话茬:“我和小成劝也劝不住。”当我想说些什么时,第一节课铃声骤然响起,我笑笑没说什么,示意他俩先去上课。”
在回办公室的路上,我自己想想也感到好笑,怎么对金棣与水牛不对称的关系这么上心思,莫非自己少年期放牛的情结,被神似地触摸感染到了。刚才小成、小军谈起金棣对水牛的态度,自己也经历过,其中的故事还真的十分精彩,可以说跌宕起伏。
还是应该与金棣直接聊聊为好,若有必要的话,带上小成、小军与金棣一起,来一个郊外放飞活动。想着就要与水牛零距离会面,心情再次莫明地激动起来,这或许是一个步入而立之年,由于某句话、某件事的引发,少男往事的激情被依次一一点燃的缘故吧。
以一个老放牛娃的经验和体验,认为小成、小军的观察正确,评点得当。水牛没有过错,错在金棣身上。下午与金棣谈话时,我直截了当地指出:“金棣你的苦闷和烦恼,是自己的不当行为所造成,你心肠好,心底善良。但是,你的脾气太急躁,动不动就发脾气。如果你对水牛态度好一点,说话温柔一些,不要动不动就猛拉缰绳,大声训斥,水牛就不会与你对立。它暗自流泪你应该知道,水牛的落泪比它鼻子流血还让人看着心疼。
据小成、小军反映,金棣昨天又发脾气了,再一次猛拉缰绳,水牛的鼻子伤口还没愈合,又被金棣拉出滴滴鲜血出来。
是的,水牛是通人心的,它的牛皮气,犟脾气是在忍无可忍之下才爆发的。现在,水牛还只是僵持对立,四肢跪撑着不听金棣的指挥,如果金棣放任自流自己的臭脾气,仍是一副与水牛对着干,势不两立的霸道作风,一旦水牛真的发起牛脾气来,用牛角、牛脚说话,说不定会出人命事故。说的也是,不要说一个小小还没成型的小个子,就是成年人,在水牛大发脾气面前根本不堪一击。记得在我饲养水牛期间,就发生过大队共青棚公牛发情控制不住,连伤两个成年人的悲惨故事,从而造成一死一伤的惨剧。即使受伤也是重伤,被牛角尖挑到了房子屋顶上重重摔下。最终,公牛被县武装部大队的一名战士一枪击毙的骇人事件。
这是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安全隐患,需要引起当事人金棣的高度注意,牛毛只能顺毛撸,不能逆着来,与水牛相处讲究的是一个理解与关切。
金棣还是有点搞不懂,说我好端端地放牛吃草,你却偏偏强头犟脑不肯吃,我又没得罪过你,你是好心当驴肝肺啊。说着说着,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红领巾的打结处被泪水湿润了。
真是孩子气。天气也有个春夏秋冬的不同,人也有冷暖饱饿,水牛也有它的生理周期,以及劳累休闲的不同时期。同样,水牛也有它的饮食起伏,以及心情的不同反应。当它不想吃草的时候,自有它不想吃的原因。如果硬着一定要让它吃,这就产生矛盾了。应该说,人远远比水牛聪明的多。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改变一下策略,迂回一下,结果会比你与水牛对着干,硬着来要好许多。
通过交谈,金棣似乎有点想通了,但仍是一股不服气的表情。这也正常,思想上的转化不会一蹴而就,只能慢慢来。
下午放学,在结束了教学上的相关事务后,我就与金棣、小成还有小军一起,沿着长长的马路河河堤,一路唰唰作响的芦苇,来到了曾经十分熟悉的牛棚间,看到了一头高大,肚子圆滚滚足有千余斤重的大水牛,暗灰色的毛发亮色度不错。小成同学比较俏皮比较有趣,可能是事先有所准备,他喜滋滋地从书包里取出两条崭新鲜艳的大号红领巾,说是给水牛戴上红领巾。一条递给小军,他俩一左一右,在水牛的牛角根处,像模像样地打结佩戴。水牛佩戴上了红领巾看着精神了许多,它晃着脑袋拍打着尾巴,开始兴奋起来,但看到站立一旁,默不做声的小主人金棣,眼神中流露出了少许的怨气。我向金棣投去了一个温馨的眼神,希望他改变态度,主动亲近水牛。我说,金棣你可要明白,你多少次踩着水牛的两角,在水牛轻轻地抬头后,你驮在水牛宽阔的背上。在这个时候,你是否想到这是水牛无私地为你服务啊。而现在,你首先要有一个比较好的姿态,主动与水牛和好。如果做到了,这也真正体现了少先学生人诚实、善良、宽容、大度的优秀品质。
金棣经我这么一说,主动移步上前,轻轻抚摸着水牛的前额,用手掌心轻轻地贴在水牛刚愈合的鼻子上。并拿出手帕沾上水桶里的清水,擦拭着水牛两眼满眶的泪痕。我被金棣不经意间的轻软动作所感动。金棣这小子就是脾气暴躁易怒,心底还是蛮善良的。此时的水牛,似乎有了什么心理反应,它昂起头来,哞、哞、哞地叫唤起来,滚滚热泪倾泻而出,多少的委屈在叫唤声中得到了宣泄释放。金棣听到水牛哞、哞、哞地哭叫声,自己也呜呜呜地哭了起来,被金棣这么一闹,我和小成、小军也是泪眼婆裟。
这个时候,正好金棣的父亲背着满满的一草篮草,在哟呵哟呵声中走过来,突然闻听儿子的哭声,立即卸下草篮奔进牛棚,看到一大三小哭哭啼啼的一幕,他被弄懵了,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稍停片刻,我稳定了一下情绪,把刚才的事情简要地向金棣父亲作了说明,金棣父亲听后,便自言自语道,我还以为什么呢。这有什么好哭的,真是吃饱饭没事干。
唉,农村人想法简单,这也正常呀。
金棣牵着水牛迈步走出牛棚走向广阔的田野,我们一行紧随其后,漫步在明媚阳光,和煦夏风的天地里。身处在绿荫柳树的环抱中,一天的繁忙劳累随风而逝。水牛感觉今天有点异样。似乎在询问大家:“怎么啦,今天,我的待遇怎么这么高大上啊?”
解铃还须系铃人,水牛的暗自流泪满身的委屈,是有金棣的不良脾气不当言行所造成。现在,水牛的泪痕由金棣来擦拭,水牛的鼻伤由金棣来按抚。听着水牛脚下咯噔、咯噔的铿锵声音,看着水牛大屁股在长长尾巴的甩动下,左右摇摆啪嗒啪嗒、啪嗒那勾魂的妖娆身姿,我感觉今天过来真不虚此行,来的值得。这时候,小成提出想驮在水牛背上,小军说我也想要。而按我本人的心底思绪,何曾不想也驮在牛背上,回味一下自己孩提的欢乐。但在大家都要骑一骑的场合,我按住自己躁动的心情,收敛住自己渴望的行为。在这个时候,还是让眼前的几个少先学生来体验吧。我若无其事不动声色地表示,继而又说道:“那就来个先后,每人骑个20分钟。”金棣直爽地笑笑说,看你俩这小身材,两个人同时驮上根本没问题,想要骑多长时间就骑多长时间。看着膘肥体壮毛发乌黑发亮的水牛,想想也是的。由于小成、小军还不敢从牛角上踩着让水牛抬着头上去,我就一下一个分别抱着让他俩驮上了水牛背。
与人相处与物相处同道,讲的是一个情意,处的是一个谦让,能站在对方的视角看待与处理问题。如果是这样,相信大多疑难问题都不会发生。
红领巾飘扬在水牛背上,展示在水牛角上,这一地一景一物,一路一动一静,多么富有乡村诗意,多么富有田园风光啊。金棣的破涕一笑,水牛的尾巴摇摆,更增添出纯朴乡村简洁的风景,以及草木迎风飘动的撩人画面。
撰稿:2023年5月31日
一个甲子赞
一一袁帅喜迎儿童节
柏油瘪桶
当年袁家出人才,
兄弟三个齐崭崭,
瘪凹皮球拍起来,
争念口诀有文采:
一六五,二六三,
二八二六一十三……
今天球蹦我不踩,
来年飞天吾称帅!
2023.5.30神舟十六号飞船圆满发射日晚
总编辑:山旮旯
责任编辑:袁德礼
负责校对:十一指、晚风
校对:十一指、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