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风沐雨 职教追梦
——记萍乡市2022年“能工巧匠”获得者朱海军老师
邓才升
朱海军,男,1975年11月生,中共党员,萍乡市武功山中等专业学校机械专业教师。他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守正创新,默默坚守在芦溪职业教育的三尺讲台,栉风沐雨,书写着美丽的人生篇章。
言传身教的“师傅”
朱海军老师自2008年9月起担任学校机械制造专业教师,扎根教学一线15年,一步一个脚印地履行教师的神圣职责,手把手地培养着一批批“徒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入校以来,朱海军老师便挑起学校机械专业教学的大梁。焊接专业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的主专业,面对一群没有机械基础的学生,要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把他们培养成初级甚至中级电焊工,是一项极其艰巨的挑战。在理论课上,他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在实训车间,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他穿行在学生中间,手把手地教。
毋庸置疑,相比普通高中来说,职业教育学生文化水平和学习习惯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让学生学有所成是他经常思考的问题。他深知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拥有一桶水甚至是一条河的道理。为此,当别人早就休息了时他还在认真地学习,15年如一日从未间断给自己充电。为了提高课堂效率,他深入研究专业教学的理论知识,探寻适合职教学生的教法,研究适合职教学生的学法。为了更完成教学任务,他从不缺课、认真备课、积极反思教学得失。
作为职业教育教师,要让“徒弟”信服,还得有过硬的实操水平。为了提高自己的实操水平,他将自己的办公室搬到了实训车间。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操作,每一台机床的使用都了如指掌,每一台机床的维修和注意事项他都熟记于心。与此同时,他还积极参加职业高中机械制造教学教法培训。专业领域的精进,使他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迅速提升,成了学生心目中的“大师傅”,也成学校专业的领头雁。作为教研组长,他带领组员深入研究课堂,认真开展课堂教学,以新理念新要求倾情打造激情课堂、高效课堂,带领全组教师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
古人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在学生眼里,老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15年来,他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他从课程的执行者成为课程的思想者、学习者、创造者、践行者、合作者,他用他的“师生式教学”培养了一大批技能型人才,为芦溪教育做了锦上添花的工作。
润物无声的“朱哥”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当就是15年的班主任,他摒弃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扑下身子做学生的知心大哥哥,真心陪伴着学生的成长。当班主任15年,“朱哥”就被学生叫了15年。
他关心爱护学生,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他特别注重与学生交流情感,注重学生的习惯和养成教育,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和引领着学生成长的方向。他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从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每学期,无论学生是在宣风本地,还是在芦溪的山区乡,都会深入做好家访工作,不落下一人,让所有学生共享公平教育的阳光。只因为如此,朱老师所带班级班风学风好,他个人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他的班级也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方便了别人,就是方便自己,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家访时,他都会备上一些礼物,送给学生或是学生家长。有时学生有困难,或是学生家庭“突变”,他都会在第一时间,自己带头并在班上组织学生捐款去慰问。处处为他人所想,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是他真实写照,在他身上,总能体现出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作为机械专业的能手,常规教学之外,学校财产的一些日常维护与维修,只要学校需要,从不谈条件,他都会认真、圆满、及时、有效的完成工作任务。他的模范带头,为鲜艳的党旗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
特别是带学生顶岗实习时,他用他的专长,为企业解决不少实际问题,节省了不少维修开支,为此学校每年都被实习企业评为优秀实习单位,他也都被评为优秀驻厂管理员,他的付出赢得了得到了企业一致认可和赞赏,让芦溪职业教育的美丽舒展成优美画卷。
技能突出的“巧匠”
从教以来,朱海军丝毫不松懈自己基本功的训练。他深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教师,自己首先要是一名优秀的实践者。每年当地各大型机械制造方面的赛事中,都活跃着朱老师的身影,他在观察、他在思考、他在学习。这些不一般的经历,为朱老师的技能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功夫不负有心人,每一年的艰难探索,换来的是一张张省、市、县各级技能竞赛的获奖证书。
成绩的取得不是偶然的。他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工匠精神,日操夜练,积极备赛。2021年12月,他参加江西省“振兴杯”焊接设备操作工职业技能大赛(职工组),荣获第2名。
毋庸讳言,芦溪职业教育是在落后的基础上起步的。就拿近3年的技能竞赛来说吧,接到比赛通知起,面对基础差、竞争激烈、设备不熟悉的严峻局面,他带领学生始终奋战不怠,不畏强手,顽强拼搏。在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们克服从未见过的新机床的困难,沉着应对,展示出了优良的操作技能、良好的理论素养。
作为教师,自己行还不能说行,学生行才是真的行。不屈的他,抖落一路征尘,不懈地探索,硬是收获了一片灿烂。2021年12月,参加江西省振兴杯焊接设备操作工职业技能大赛,学生荣获中职组第3名。12月,参加江西省焊接技术技能比赛中,学生荣获二等奖。2022年11月,在江西省焊接技术技能比赛中,学生荣获二等奖。
一名职业教育教师,光有专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作为教师都应该铭记在心的,朱海军亦是如此。做为一名党员,他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的一言一行,都遵循师德规范,一举一动,都给学生做好榜样。
理想信念是指路明灯。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他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立德树人与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始终以“四有”好教师作为自己行动指南,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宗旨。他始终以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为己任,做好自己本职工作。
朱老师敢挑重担、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深受学生的喜爱和家长的信赖,为我校的机械专业乃至我市的中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22年12月,通过层层严格选拔,他获萍乡市“能工巧匠”荣誉称号。
回首职业教育之路,有收获,有幸福,更多的是挑战和艰辛。他钟情于职业教育事业,努力为中职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让更多学子凭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十五载的职业生涯,他说非常感谢武功山中专(萍乡市电瓷电气技工学校)为他提供一个这么好的平台,让他有展现自己的机会,他将以教书育人作为终身事业砥砺前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去实现人生价值。
满怀感激珍惜之情,脚踏实地做好现在,充满笑容迎接未来,挺直腰杆活在当下,让生命永放异彩。他说,这是他坚守自己的人生信条。






邓才升同志简历
邓才升,男,汉族,1972年5月出生,江西芦溪县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诗词学会会员。著书法专著《硬笔书法教程》、诗词集《情落人间》《煮诗蒸词》、散文集《拨响尘封的心弦》。

编辑:一帘幽梦
吴丛军,网名一帘幽梦,医务工作者。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辞赋社会员。萍乡市作家协会会员,萍乡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萍乡辞赋学会副会长兼诗词主编,萍乡市诗词学会会员,萍乡市楹联学会会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爱好文学,有散文和诗作见于《人民日报》有品质的新闻《长江诗歌报》《中华辞赋》《河南科技报·百花苑栏》 中共中央《实事求是学习网》《世界名人会》《丝路诗刊》《北京头条》《慈善中国书画院网》《中华时报》《上海文艺网》《江西新闻网》《萍乡日报》《中华诗词学会女子工作委员会》等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并获等级奖。获第九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获2022年“最美中国"当大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有古体诗入选《世界汉语文学大观》及美国2020年《六月荷诗历》诗集书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