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引领 党建推动 旧貌新颜
一一“最美休闲乡村”东乡虎圩陈塘村见闻
文图/特约作者/饶晓辉(江西)

村口三百多年的古樟见证,全村一千余名百姓称颂:是村支部一班人,用发展的眼光和务实的干劲,将陈塘村建设成一个宜居宜养的生态秀美村庄。
走进陈塘村,宛如一幅水墨画卷缓缓打开,房子依坡而建,高低错落,新房新模样,旧房旧模样,在四周的高树修竹掩映下,恬静、幽美。
近年来,陈塘村党支部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创建红旗党支部”为载体,以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带领党员群众围绕生态宜居定位,建设“水清树绿、粉墙黛瓦”的生态宜居村庄。2019年,陈塘村被评为“江西省美丽休闲乡村”。
陈塘村党支部采取干部包组、党员包段、群众包户的“门前三包”新模式,使党员干部引领带动群众自觉参与,共同勾勒水韵清爽生态画卷。同时,组建党员“绿色先锋”志愿服务队,扛着党旗“抓宣传”、戴着党徽“搞整治”,采取“群众点单,支部买单,党员跟单”等方式,进一步拉近了党群和干群之间的关系。先后完成了环村路、农田路及水沟建设等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村内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覆盖率达100%,通过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扎实做好“看不见的治理”,营造“看得见的美景”。

陈塘村党支部配套完善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乡村大舞台、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播放室、道德讲堂和宣传文化栏,打造乡村多功能文化阵地;深入开展党员示范户、道德红黑榜、星级文明户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300余人次,形成了“党员带头评、群众比着评、干群齐心一起评”的浓厚氛围;组建陈塘村红色文化骨干队伍,结合传统节日,广泛开展电影播放、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形式多样文化活动,不断丰富乡村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陈塘村113户“法律明白人”及其骨干在宣传法律法规、引导法律服务、化解民间纠纷、参与综合治理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生动局面。

为夯实陈塘村宜居美村的物质基础,村党支部积极探索农村发展“致富路”,激发乡村振兴“新引擎”。通过盘活资产资源、特色产业带动,探索实施“一地多用、一地多收”的“稻鳅蛙”立体循环农业。同时,依托党员“网格化”管理模式,成立了稻鳅蛙协会党支部,最大限度聚集同一产业链上党员致富能人的资源优势,推动同一网格内的党员群众结对帮扶和资源共享,实现全乡“党建+稻鳅蛙产业”共富效应。村党支部多元化抓发展、强经济,积极引导村民发展光伏发电、庭院经济及蔬菜产业等,逐步形成党建引领下新型产业大发展的态势,增强了村级集体经济自身的“造血”功能,形成强劲的经济发展后劲。
如今的陈塘村,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正朝着一个更大更长远的目标,阔步迈进。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