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癸卯五月箬横白峰山采风诗选
项琳冰
登白峰山
一峰高耸碧天寒,上得峰巅只俯看。
烟火家家浑尘梦,神仙福宅在云端。
咏白峰山
文笔一支千古奇,分明有待取题诗。
山中光景海天色,造化心思要尔知。

峰顶揽胜
乘风谈笑上瑶台,云散烟消眼界开。
四野苍茫天宇阔,万家栉比井闾恢。
西山盘礴藏龙虎,东海蒸腾现峤莱。
杰阁层楼非恍惚,布宫再现在崔嵬。

张岳
白峰山采风,拟古随笔一首
一群风雅客,初夏喜偷闲。
诗篇化成雪,飞上白峰山。
题观音堂联
养性心同观自在;
修身行若佛如来。


李云清
白峰山采风组诗
(一)望白峰山
多年怀此山,今日到山前。驴迹留幽径,风声发树间。
凌霄华宇耸,峻极佛堂悬。倘若无诗意,云端未可攀。
(二)登绝顶
闻说玉峰胜,当年是鬼工。移将多怪石,垒作几崆峒。
寺倚云根耸,人从鸟道通。凭虚凌绝顶,极目思无穷。

(三)下山口占
登临身已倦,下巘慢盘迴。好景看焉足,幽期许再来。
搜奇穿鼻洞,觅胜大夫碑。欲去还留恋,斜阳故故催。
注:大夫碑指白峰山麓湾张村直奉大夫纪念碑。
访湾张
寻芳揽胜访湾张,为仰文儒濬甫郎。
襟海枕山仙域景,穿亭过榭玉兰香。
昔时老态大夫第,盛世新妆美食堂。
别说当年荣耀事,但提今日弄钱忙。
题李婆桥
居民爱煞李婆桥,三瓣莲开分外娇。
西近玉峰山色美,东临闹市酒香飘。
我来访古寻诗句,桥畔作吟细推敲。
桥上行人今不见,沧桑几度丽容消。

颜云根 游游游白峰山观音堂
寻幽拜谒上奇峰,曲径穿云在几重。
张望林中频举目,白云引我听疏钟。
观音堂
登上名山第一峰,悠悠古寺卧云松。
山门沿谷轻烟淡,石径通天紫气浓。
万丈瀑流奔足底,千层叠嶂舞苍龙。
寻仙问道禅林地,大士观音坐几重?
观音堂游记
云梯蹬上碧悠悠,异岭奇峰入眼眸。
绝顶雾缠藏佛国,层峦翠叠隐僧楼。
参禅圣地千人仰,古刹莲台百世流。
袅袅烟波扬寺外,恍如身在半天游。
游穿石洞
峰洞悬崖穿石过,身临其境久徘徊。
放眸沧海波涛涌,回首青山林木哉。
香客祈求登宇殿,神王赐福坐瑶台。
容颜迭翠惊奇景,奥秘面纱待揭开。
游白峰山
胜景登临似梦牵,松风竹影势延绵。
辉煌寺院留尘客,烂漫繁花醉玉笺。
千载人文承礼教,一山寺院寄情缘。
僧人送走曾来客,缓缓归途山脚前。

郑照
卖花声 偕众诗友登白峰山
------游被誉为“温岭小布达拉宫”之观音堂远眺
健足上云峰。伫立披风。遥瞻积谷淡烟东。千里平畴沧海退,极目葱茏。 梵宇叠重重。漫步从容。门联一读忆安翁(注)。骚客几多留秀句,过眼匆匆。
注:观音堂旧院门有联云:“峰白山青,观大悲自在;莲馨云瑞,现千眼如来。”系市诗协已故老会员、塘下莫安年前辈所撰。

游穿鼻岩
远观如一孔,象鼻近看垂。逶迤山径仄,拂汗劲风吹。
小游湾张村
依稀存旧貌,奕世续兴隆。指点旗杆石,婆婆说祝融。(注)
注:有伛偻老妪年近九十,云:“原宅规模宏大,三透九明堂,惜早在吾嫁此多年前即已被燬。”
咏李婆桥
三岸一桥架,巧构声誉隆。民间出高手,村匠服茅公。

王奇顺
登白峰东峰顶
小满翩过近一周,云根邀我白峰游。
观音堂雅留题句,穿鼻洞高寻系舟。
身已迎风山里醉,慧惟如海眼前浮。
大师自用清斋饭,待客饼筒频献酬。
金缕曲•题温岭布达拉宫白峰山东峰顶
巅顶烟光好!白峰山、云穿象鼻,可听风啸。身对汪洋峥嵘立,为系缆绳天造。颈裂处、已然生草。观海崖留阴刻里,始思来、填筑如斯早。敢与搏,水云浩。 苍穹咫尺星光耀。看眼前、布达拉宫,金辉四照。英气腾凌诸峰仰,高插云霄不老。望西去、雄关漫道。龙振翼行酬伟志,直攀高、可得观音料?迈步里,向天笑。

金华君
箬横白峰山采风一组
长生亭
闲登欲攀顶,满目绿风招。咫尺穹苍近,梵音聆岂遥。
白峰山观音堂
蜲蜒龙径恰邀踪,夏绿深时拥玉峰。
哪处经声耳边泻,仰瞻天际白云封。
行感
登高仰望白云间,布达新宫伟岭还。
即使汹涛南海起,全收净瓶自悠闲。
拔萃
漫步离天半尺遥,群山袖底揽犹娇。
观音堂上清风起,送我诗情到九霄。
白峰山颂
玉阶悠度近云寰,未历葱茏十八弯。
半壁江南新景在,登峰造极莫言艰。
白峰山观音堂联
一
岭上超哉三界脱;
堂中修矣几人知。
二
和风吹拂,俗气澄清新面貌;
梵网庄严,经声唤醒愚心情。
境由心生
不见云峰雾气蒙,狼嚎虎啸怪岩忡。
夜深明月藏天际,险句生于险岭中。


穿鼻洞
似象高居近碧天,回眸张氏聚云前。
吾今将与古人效,振臂朝岩洞一拳。
观音堂赋
天荒地老仍然屹,独傲江南无数峰。
隔岭犹闻梵音意,摘星能瞥大仙容。
崎岖路岂修行碍,愚昧心能智慧逢。
袖底乾坤君可揽,相陪日月悟真宗。
白峰山歌行
一 观音堂
癸卯榴月廿七日,诗风相汇临白峰。
山下闲踱气莫喘,为有莺声欢迎恭。
昔日江湖戴复古,曾游贵处我继踪。
嵯峨岂碍铿锵步,和畅犹蕴愉悦容。
驮砖运粮驴奋上,犟脾气在必跟从。
“长生亭”前乾坤揽,“咫尺穹苍”半山逢。
南北空阔茫茫在,鹏鸟展翼悠悠冲。
道由白云似乎尽,兴与彩霞一样浓。
即使春花渐已落,更有擎天迎客松。
转弯抹角不算少,流汗洒雨何其汹。
黄墙黛瓦次第筑,飞檐宏殿有几重。
金身丽装幡幢逸,木鱼经声梵音宗。
金刚威武大门守,剑气充盈小鬼忡。
登峰造极观音坐,南海惊涛骇浪终。
遥观台澎虽隐约,蔡氏欲独唆兵戎。
台阶一步登天上,护栏两边长城同。
不管炎气生浮躁,平地骤涌乃凉风。
澄清尘氛三万丈,豪吟随云震碧空。
一众信士厨艺展,素食留香气色融。
麦饼锡饼摊圆月,诗料烧熟卷由衷。
小憩大殿将毫舞,神仙聚来展眸瞳。
“福慧圆满”君挥笔,“法相庄严”他墨丰。
二 穿鼻洞
嗣后向西危巅闯,虎啸深谷岩形雄。
伊人跌之半点血,染得山岗百花红。
一行十余诗客矣,谈笑之间过苍穹。
踅身南下近百米,穿鼻洞则位于东。
悬崖峭壁疑传说,大神挥拳被击通。
又闻昔日是大海,洞前起浪泊巨艨。
长索系鼻抛锚矣,沧海桑田谁知匆。
白峰山村自然旺,背后靠山紫气蒙。

三 李婆桥
东邻运河漕运道,松门新河设冲要。
嘉庆年间居民建,李婆捐出春风娇。
光绪阳月重建设,异想天开三角桥。
随地取材石拱孔,高手民间巨匠超。
《中国古桥技术史》,春秋记载立新标。
县级文保界牌设,银河来往乐逍遥。
烟波粼粼藏明月,黑土黝黝润青苗。
鱼翔碧宇率性或,普渡众生好梦邀。

陈志刚
谒白峰山观音堂
一
平畴嵩拔立苍穹,雄镇东南第一峰。
神象鼻穿狮虎啸,观音云上自从容。
二
快阁风来真气爽,云间俯仰看沧桑。
清凉数点当头落,莫是杨枝滴露忙。
丁海明
望白峰山不上
雁荡有余脉,奇峰扼箬松;望崖观落日,对寺悟禅钟。
静谧清溪远,澄明叠嶂重。烽烟早沈没,临此泣遗踪。


陈素丽
登白峰山
如屏绝壁挂云前,附葛攀根上碧天。
望远登高颜似醉,此身更作月中仙。
感谢金老师项老师墨宝
妙笔生花纸上潇,墨仙摆势特逍遥。
巨龙腾跃人才显,挥袖雄姿傲骨娇。
感谢颜云根先生邀游
染点骄阳颜色娇,云梯扶上九层霄,
老师诚意盛相待,古道热肠根带苗。

程程
白峰山
白峰山势久闻雄,迤逦石阶西复东。
宝殿巍峨巅顶上,云霄直插显奇功。

采风白峰山
高跟飞步白峰山,千五台阶只等闲。
何故崎岖行似电,笑言相伴尽开颜。
陈志刚
致白峰山顶峰观音 (新诗)
惟你
站到群山之巅
才会看穿这人世
才会在冬日播洒阳光
在六月,将雪花一片片
重重砸了下来
礼敬
我登上这一千五百级台阶
擎香祷祝,就敬这
天地诸神,馨香不断
十里粮仓,雨顺风调
盛世龙腾,国泰民安
感觉每俯身一拜,这天
就会抬高寸许
三角桥
十年前你曾带我来过这里
喏,旁边就是外婆家
小时经常在桥上玩
曾经一人赶着一牛过木桥
牛死活不肯过
他就死命拉
结果牛就掉进了水里扑腾扑腾淹死
附近的人都挤到桥上看
那一支木桥吱呀一声
所有的人都落了水
会水的连滚带爬起来
不会水的,和牛做了同命鬼
随后木桥已换石桥
你我一起趟过这河中心
三支桥梁通往三个方向
宛若架在空中的桨
而今独我而来
桥面斑驳,水不扬波
仿佛你还在倚桥上
对这潋滟夕光,搔首苦吟
草木之心
在山中
见到农家挖了一盆
还魂草,见水还阳啊
仿佛旧识
三十多年前
把卷卷的她放入水中
欣喜地看着她慢慢舒展开来
似乎救了条命一般
如今,我试着放她入水
却不见半点反应,一下子
把她拿了出来,还给主人
便匆匆赶下山去
一路行来,我是否
渐已丢掉
孩童时的
草木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