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诗》为诗词鉴赏家李元洛先生“古典回望系列”丛书之一,系上海东方出版中心印行的最新修订本。此书收集历代优秀诗作(含诗、词、曲三种体裁)365首,分十二个月,逐日编排并配有古代名画,每篇附录数百字品赏之小品文章,寸简尺幅之中,力求贯通古今,横览中外,让读者一卷在手,不亦快哉。本平台经出版方授权择发三十篇,每周一次二篇。以飨读者。

北宋赵令畴《侯鲭录》卷二记载说:“曾阜为蕲州黄梅县令,有峰顶寺去城百余里,在乱山群峰间,人迹所不至。阜按田偶至其上,梁间小榜,流尘晦暗,乃李白所题诗也,其字迹亦豪放可爱。”因为此诗不见今传最早的《李太白文集》故坊间诸多李白诗选本很少收录。其实,它是李白五绝中的上品,颇能体现诗仙那种思落天外的浪漫诗风。“危楼”,即建于山顶的寺庙。举手而摘星辰,可见峰顶寺之高,亦可见李白想象之不同凡俗。《宛陵郡志备要》曾记载李白《独坐敬亭山其二》一诗:“合沓牵数峰,奔来镇平楚。中间最高顶,仿佛接天语。”《夜宿山寺》的后两句,与“仿佛接天语”异曲而同工,我们可以看到其间的血缘关系,但“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令人更觉“不敢”与“恐惊”转折生情,而且有无中生有的巧思,有无理而妙的意趣。苏轼一生以诗文鸣世,也为诗文所累,他在“乌台诗案”中身陷囹圄,屈打成招,差一点被死神提前召去,最终贬谪黄州。几年之后,复因故远谪广东惠州。在来惠州之前,其弟苏辙和许多好友都痛下针砭,劝苏轼不要再作诗以免罹祸,他也以为“其言切实,不可不遵”,并“袖手焚笔砚”,而且表示“蔬饭藜床破衲衣,扫除习气不吟诗”(《答周循州》)。然而,苏轼天生是一位诗人,不仅是一位不吐不快的真正的诗人,而且是一位自信自己的文字绝不会与草木同腐的诗人。如同瀑布必然要飞泻,大江必然要奔流,花蕾必然要盛开,夜莺必然要歌唱,他在惠州又写了许多出色的诗词。上述这首诗,千百年来芬芳了不知多少读者的嘴唇。我曾和友人黄维樑、陈婕夫妇前往惠州探访苏轼的遗踪,拜祭和他一道前来惠州并逝世于此的朝云之墓,作《生死两西湖》一文以记,收于我的“诗文化散文”专题著作《宋词之旅》(修订新版易名《宋词世界》)一书之中。

李元洛:当代诗论家、散文家、学者、研究员,湖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多所大学兼职、客座、名誉教授,中华诗学研究会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出版《诗美学》《诗国神游一一古典诗词现代读本》《唐诗天地》《宋词世界》《元曲山河》(“诗文化散文三部曲"全新修订夲)等诗学著作与诗文化散文著作约三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