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编】尤中波
【主编】海涵
【责编】孤生竹
【制图】尤中波
【推送】紫罗兰文学社社长 海涵


湖北省,古称(楚地),是楚辞的故乡,孕育了无数才华横溢的诗人。两千多年前,就诞生了《离骚》。后来更是诗人辈出,他们以娴熟的笔墨与深刻的思想,描绘了这片土地的致情致性。紫罗兰文学社诗人刘才君老师也是这样的向优佼佼者。观其作品。包含了浓重拳拳的爱国情怀,更借物引喻出一系列的情怀与思考。诗词中的“迎风沐雨昂,虽无花貌也英豪。”表露出作者的自励与报效祖国之心;“雪似鹅毛雨似帘”比喻贴切,展示了了看尽繁华,心归平淡之境界...... 并且,中国第一首七言诗作者刘细君与刘才君老师仅一字之差,不亦巧乎哉。
湖北,因为有了刘才君之优的向学者,才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让湖北诗坛更加灿烂辉煌,也令紫罗兰文学社增辉。
一一 龙泉雷明 语


刘才君,小学高级教师。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湖北省诗词学会会员,有歌词、诗词、散文在词刊、诗刊等纸刊发表。2001年获湖北省第二届老年人才艺大赛一等奖,2022年获湖北省第十七届中老年人才艺大赛三等奖。2019年出版与肖锡元先生合著《爱之歌》,紫罗兰文学社入驻诗人。




【刘才君——作品选】


1.七绝 水杉赞(新韵)
文/刘才君(湖北)
层层叠翠入云霄,细叶纤枝望海潮。
没有芬芳执柄剑,虽 无花貌也英豪。
2.七律 遥忆当年(新韵)
文/刘才君(湖北)
岁末梅香归故里,滔天白浪朔风翻。
船如蚂蚁心如箭,雪似鹅毛雨似帘。
迈进前厅盆火旺,推开后院菜蔬鲜。
盘盘腊味圆圆坐,碗碗温情母爱年。
3.鹧鸪天 夕阳晚情(新韵)
文/刘才君(湖北)
月影星河宫内寒,嫦娥寂寞欲思凡。
清风碧柳仙姿媚, 才子佳人笑靥甜。
身心健,意行宽,彩裙歌舞尽情欢。
童心翁媪相牵悦,甘味滋滋享晚年。

4.满江红 赞盛世中华
文/刘才君(湖北)
今日中华,脱贫处,城乡喜烁。
随眼望,水清山绿, 四方辽廓 。
海底蛟龙潜水志,苍穹火箭飞天跃。
敢创新,破记录空前,神州乐。
科技兴,抓教学,扶经济,施仁泽。
巨龙腾飞起,稳中求索。
万里新征华夏路,百年实干炎黄著。
党清廉,依法治家园,黎民乐。
5. 双调步步娇 喜闻汉江大桥通车(重头)
文/刘才君(湖北)
襄水清清和风漾,拉索桥灯亮。盛世祥,笑语欢声享春芳。四轮忙,惬意康庄上。
襄水悠悠随风荡,南北遥相望。摆渡忙,个个提挑满箩筐。赶集郎,跳板扁舟上。


散文 独木成林
文/刘才君(湖北)
你一定以为我写错了吧? 独木岂能成林?笔者今年七十有二,过去一直这么认为的,可今年春节期间的一次经历,一棵树颠覆了我的认知。
这是我第一次离开江汉平原南下外出过春节,也是72年来最温暖的春节。不必说厦门满街红艳艳的三角梅如火如茶,也不必说南普陀人流如织,香火鼎盛,更不必说风光旖旎的环岛路、鼓浪屿,我想说的是震撼我心灵、颠覆我认知、令我恋恋不忘的胡里山炮台大榕树。
大年初三,厦门阳光灿烂。我们来到位于厦门岛东南海岬突出部、毗邻厦门大学的胡里山炮台。这里三面环海,地理位置独特,号称"八闽门户、天南锁钥"。炮台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既有强烈的欧式风格,又有我国明清时期的建筑神韵。

在和平的阳光下参观这些古老的大炮,尤其是1893年德国克虏伯兵工厂生产的世上现存原址上最古老最大的海岸炮,曾经在抗战时期立下赫赫战功。想到清朝时期的大炮,还能在抗战时期击沉日舰,不觉感慨万千。
我们在阳光下走得有些累了 ,看见很多人坐在一棵大树下喝水聊天吃东西,便也走过去坐下休息。从有些灼热的阳光下转入这荫凉中,身心顿觉舒适。我不由细细打量起眼前这棵大树,我不由惊叹了:一棵树,一棵大榕树,一棵我从没见过的、大到我无法想象的大榕树,静静地立在我面前。
这是怎样一棵树呀!无数的枝,无数的根,无数从树枝上向下垂挂的胡须一样的“气根”。它们如关公美髯般悠然垂下,在风中飘来荡去。枝叶向四周伸展着,无数气根落地入土后深入地下,形成新的树干,成为“支柱根”和枝干交织在起,形似稠密的丛林,又仿佛是一把巨大的伞,遮天蔽日。

谁说独木不能成林?这哪里是一棵树 ,这分明是一片森林。大人在树下纳凉,孩童在林间嬉戏,我不由站起来穿行其间,赫然看见一块石头上刻着“独木成林”四个字。想起海沧大屏山郊野公园那棵被台风连根拔起的大树,它像一具木乃伊一样光秃秃地躺在大屏山上。而这棵大榕树,站在“莫兰蒂”的风口浪尖,却依然郁郁葱葱,生机勃勃,与百年克虏伯大炮共生共存。可大炮是钢铁铸成的,而你,榕树,是有皮有骨、有枝有叶的树啊。你却坚强如钢,数百年来无论台风肆虐,还是战火纷飞, 你依然挺立。
一群又一 群人,走过来坐 下休息,拍照、唱歌、聊天,大榕树像温柔的母亲,轻摇着手中的大蒲扇,为游人们拂去额头沁出的汗水,送去阵阵清凉。
数百年来 ,大榕树像一位沧桑睿智的老人,安坐在历史深处,看风云变幻,世事变迁。当1841年厦门老式要塞被英军摧毁后,闽海国门顿时洞开。多少仁人志士,为保卫国门,前赴后继,历经22年才终于建成胡里山炮台。
1900年8月,日军制造火灾,公然派兵登陆厦门,胡里山炮台官兵立即脱去炮衣,掉转炮口,对准鼓浪屿海面的日舰和日本领事馆,使日军不得不撤兵回舰。抗战时期,日军侵犯厦门,遭到胡里山炮台的猛烈还击,日“箬竹”型13号舰被击沉,首开中国战区击沉日舰的辉煌战绩...…这一幕幕的历史烟云,都深刻在古榕树密密的年轮里。如今,人们安享和平,在枝繁叶茂的大榕树下,悠然享受海风温柔的轻拂,享受大榕树无私赐予的荫凉舒爽。
我赞叹大榕树笑迎天下 客的阔大胸襟,更赞赏她如同中华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历经风霜雨雪,依然傲立于世界民族之 林的顽强精神!情不自禁作诗赞曰:千条壮腿长,万缕气根昌。舒臂迎宾客,迎风沐雨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