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荷轩主翟卫东书画创作侧记
在一个遥远的村庄,出了三个大学生,且都是高职,贫穷并没能使他们放弃追求,而是于艰难困苦中出类拔粹,在时代的道路上追求梦想!
父母没打算让他们成名成家,只希望健康成长,找上个媳妇,成个小家过日子。
不曾想老大1964年考的中央美院,成为中美协中书协双会员,一代军旅美术工作者,获世界和平金奖。老二,老三恢复高考又先后考入高等学府进修,成为当地一门"三进士"。
他们兄弟三人不负众望,当兵提干,当工人提干,当教师提干。在那个没有奖金的年代,没有好的素质也难提干。于是。父母不成想成就了三个大学生,且又有了一些政绩,分别在各自领域单位得到领导的重视,成为村里人鼓励孩子学习文化上进的榜样。这个小山村于是成了文化村,市县文明村,村里每年考上大中专的学生不断递进。
今天这个主人公就是这三兄弟的老二,姓翟名卫东号清菏轩主,别名翟墨。
他自幼喜爱书画,在父母的养育中,在胞兄的专业指导中。在胞弟的学习帮助中,书画有了很快提升。由于条件所限,没有纸他用柿子叶写字,用红砖磨平水写,用旧报纸反复写,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持之以恒,得到了父母的认可,他的品行父母无忧!他用勤奋劳苦证明了自己。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当他人打朴克下棋时,他读书,当别人闲聊时。他在一也背诗,唐诗宋词。当别人干农活挑肥时,他担子上桃着书,一到休息就读,什么四大名著,全集,时尚的小说,文学刊集,如人民文学,北京文艺,解放军文艺,战地诗歌,鲁迅全集。后来又大量阅读外国文学集。甚至自费买几百本外国翻译文学集。再后来为了工作需要。读了大量的理论文集。通读了中国著名的中国通史文集,史记,资政通鉴等多部著述。
当然,翟卫东先生也不乏痴迷于美学美育之中,他读了蔡元培等北大著名教授文稿,鲁迅全集,泰戈尔选诗词等。
他的书画的提升源于读书,他的格言,七分读书三分书画,每日必读书,每周必书画,以防眼高手低。
翟卫东先生说他是误入丹青,做为"好色之涂",他喜欢大自然,生于山区,长于自然,对于山石草木,花鸟鱼虫,对于翔毛花卉他见多识广,非常有助于他做画。山中的石头千姿百态,山中树木奇屈古拙,对他绘画尽出灵感帮助太大了。他常说纸上得来终是浅,绝知此事须躬行。
对于翟卫东先生不了解的人认为他清高,然认识久了便知他是极性情之人!画水情溢于水,绘山情满于山。画一枝梅,别人认为是一枝梅,而翟先生却题:一树梅花万山春。有人画梅争艳,他却俏也不争春,只来春来报!
几十年,翟卫东先生用他的笔墨证明了画到生时是熟时。也用他的作品和演讲证明了什么叫学问,学识。他多次高层论坛和为企业搞讲座,从不带稿,总是出口成章,文采飞扬。好象此时才是翟先生的真性情。如他的书画一样别有一番情趣。如有机会但愿更多的去接触翟卫东先生去交流去结缘。
(李清法 李伟 清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