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 坪
作者:饶晓辉(江西)

题记:值“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谨以此篇,略表情怀。怀念我们逝去的童年,也祝小朋友们节日快乐!
家乡是个桃花园式的小山村,山青水秀,风景如画,花香醉人,鸟声悦耳。这里承载了许多我童年的趣事和美好快乐的时光。

七十年代时期,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大部分都有过看坪的经历。那时,稻谷收割回来后,都会集中在一个地方进行晒干。为了防止家禽家畜或鸟类的糟蹋,各家各户都会按排小孩子看护,这就叫看坪。别小看这是个不怎么花力气的简单活,但其实一点都不轻松。除了要集中注意力,还时不时得吆喝几声“呜西,呜西”。这是因为树枝上或电线杆上蹲着的一大群麻雀,正虎视眈眈地盯着晒场上的谷子,它会趁你不注意时,成百上千地冲下来啄食。所以,大人们便会叮嘱看坪的孩子,得时不时的叫上几声,那意思是告诉那些“偷袭者”,这晒场是有人看着呢!

那时候,每个村子都会辟有几处比较平整的晒场。但受限经济条件,晒场并没有铺设水泥面硬化,各家各户都是用一张张竹垫晒谷。虽说没有现在的水泥地方便,但他却有两个特别好的益处。一是竹垫晒的谷子很干净,没有砂土等杂质;二是碰上下雨的时候,收起谷子来很方便,只要将竹垫两边拉起来盖在谷子上面,雨水就不会打湿了晒的稻谷。
由于晒场上集中了多家的谷子,也就自然而然地有很多个看坪的孩子。那年代的孩子虽然不像如今的小孩机不离手,但大家还是会找点乐趣,权乐娱乐打发时间。带上一副扑克牌,大家轮流着打牌的打牌,看坪的看坪,分工明确,其乐融融。有时还会找来树杈和橡皮,做上几副弹弓用来驱赶偷食谷子的鸟儿,运气好时还能射中几只麻雀,改善一下伙食,真是美哉,乐哉!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儿时这种看坪的情景,已然少见,甚至可以说是绝迹了。我不知道,是不是跟现在的鸟儿少有关,还是现在的人,对糟蹋几颗粮食不那么在意了,也许两者皆有吧!想想也是,就算有谁家会叫上孩子去看晒场,他们也是拿上手机,低头玩游戏。那这叫看坪,还是看机呢?
(文中图片选自网络)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