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零周末微时光
文\杨玉娥

周末,似乎是以前的事了,有很多的是星期七,每个周末都预谋找个朗朗上口的理由,然后坦然来个“葛优躺”。可怜我那阳台上的摇椅成了扔衣服、袜子、书本的杂物箱了,买的时候想象着微闭双眼,晒着太阳,听着音乐,品味茶香摇啊摇的很是惬意。定了闹铃用不着闹铃也似乎是很长时间了。
这个周末醒来的有点太早,就想起昨天应邀去看特教学校师生文艺汇演的二三事:特意穿上自以为很庄重的新风衣,表示对特殊演员的特殊尊重,进影剧院迎面遇见特教学校校长也是我的学姐,只见她恰到好处的精致容妆,得体大方的穿着举止,我就纳了闷了,组织这样一台子大阵势的汇演,不应该显得忙碌而顾不了形象吗?可她的头发丝都那么光滑整洁,在领我们就坐时,轻声对我说,你把头发弄整齐,今天社会各界都来看节目,你为人师表,得收拾的利索点……
我连忙把手弄成梳子样在头发上刮了几下后挽起来,感觉还行。节目开始了,那些来自星星的孩子,天使般的笑容,整齐划一的舞姿,演绎的是一种从心里长出来的美,发芽、生长、绽放……美的不忍直视;那些天籁之音可以穿透心灵,疼的无法呼吸,唯一不同于其他演出的是,舞台边缘始终站着老师,在起起落落打着好看的手势。从开始眼眶湿润到后来的落泪不止,最后和几个同行的同伴抢着仅有的几张餐巾纸不停擦拭再一次夺眶而出的眼泪,还未来得及笑话同伴的泪点太低,节目就结束了,在意犹未尽中起身随着人流回家,感觉人潮中不认识的人都好像对我有打招呼的冲动,估计是眼睛红肿了,除了有点难为情外,没多想!快步回家洗脸,抬头看到镜子里的自己,着实给吓了一跳,鸟窝似的乱发、红肿的眼睛、两面颊和嘴角都粘着搓成一小团一小团变了色的餐巾纸,镜子里的整个人就像是逃难者。
想起杨澜在一次访谈录中说过的一段话:没有人有义务通过你邋遢的外表去发现你内心的精致……这次真的好难为情啊!好像真的应该很抱歉这分职业。是啊!如果发现真错了,我们总能给自己寻找到好多客观理由,比如年纪、身体、环境、天气和他人,就是不向内寻求,即使发现自己有一点的不是,立刻以最大限度、最快速度原谅自己,以求心安理得后,继续周而复始,原地踏步……这个发现使我内心愧疚难安!

于是,这个周末的早晨成了我鲜少不埋怨早起上班的时刻了,洗头化妆换了一身火红色的毛衣,尽量迈开轻盈的步伐奔赴岗位。
上班路上阳光正好,微风拂面,触手可及般的蓝天点满云朵,不知不觉中春光染绿了这座高原的小城,远处的雪山在太阳的照射下泛着银光,近处的丘陵好似披起了嫩绿色的薄毯,毛绒绒的好有质感,道路两旁的小树完全绿了,车水马龙的街道,人来人往的街头,好一幅勃勃生机的人间万象图!单位院子内的那些花一簇一簇的全开了,看着那些忙碌着的、主动前来帮忙的同事们,暗自思量他们本不可以这样,很是感恩!
“如果你感到如释负重,那么可能有很多人在替你负重前行”这句话很在理;也暗自庆幸自己没有为懒惰找借口。在忙完正事之余,我邀请小同事一同去赏院子里的那簇“繁花似锦”,并告诉我们要在一地鸡毛中去找被生活藏起来的甜,她笑着摇头说,您应该有配得上年纪的沉稳而不是童心未泯。我说,无论何时,都要给生活留出空白,才有更多的色彩斑斓去填补,生命就多一份未知的期待,这跟沉稳无关,和一颗好奇的童心有关,永远保持像个孩子那样去热爱。我还和她讲起了特校十年的故事和我昨天经历的囧事。她拗不过我,一起到院子里,当她看到花时一脸的惊喜,说道,天天来来往往,忙着怎么就没看见花开的如此美丽。我帮她拍了很多照片,大笑着一起给照片起名“人面桃花相映红”、“万绿丛中一点红”、“花与影”、“如花美眷”、“笑靥如花”……临了她若有所思的说,生活中处处有美好,而我们都忽略了自己拥有的东西,比如阳光、空气和健康;匆忙赶路,淡忘了身边的人、事和景,少了那么多快乐和感恩……
接下来我们都在愉悦身心中理出杂乱无章的工作头绪,统筹兼顾中轻松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下班时,我意外发现忙碌一天,我的头发依然不像往常一样乱了,妆容还在,注重细节还可以慎终如始啊!周末微时光中收获良多。
学着改变思维,换位思考,让心境明朗起来,找准生命的平衡点;学着放大格局,放宽眼界,让努力向阳的日子里次第花开,逐渐一层又一层的明亮起来,学着感恩一切,珍惜拥有,让生活的道场里持续自我修行,领悟本真,智慧而清醒,真实而通透,成熟而稳重,还可以像个孩子那样热爱!
周末微时光!真好!
作者简介:杨玉娥,藏族,甘肃迭部人。长期从事民族教育管理工作,现任甘南藏族自治州教育局教育考试院院长。闲散时常有随笔,散文作品见《甘肃教育》《未来导报》《黄河风文苑》《甘南日报》《羚城周末》《格桑花》《西部人文学》《甘南调研与决策》等。

“都市头条编辑部”以推出名家新作,培养文学新人,传播先进文化,歌颂西部人精神为宗旨,向头条选送的是《西部人文学》、1号文化总网最优秀文章。

(1号文化总网)

(西部人文学编辑部)
《西部人文学》武威头条编辑部
主编:杨成名
副主编:无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