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魅力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赛征稿:https://mp.weixin.qq.com/s/ZIraiEs7kU_CYEVORELm-A
家乡的柳树(外一首)
文/甄西同
屋前有棵柳树,
粗壮的身躯撑起一片天,
爷爷在树下打磨岁月,
奶奶在树下一遍又一遍的翻腾着生活。
父母怀揣着一枚柳叶去了南方,
像飘零的柳絮,
留给家乡厚重的思念。
春天来了,
柳树枝上露出嫩嫩的芽,
那是父母用风捎来的信筏。
夏天到了,
爷爷折一段柳枝制作哨笛,
沉重而沧桑的声音,
漂洋过海去了父母那里。
秋天来了,
父母借白云向家乡捎一片枫叶。
冬天临近,
爷爷和奶奶的期盼,
化作南飞的大雁。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爷爷和奶奶已与柳树下的泥土融为一体。
爷爷奶奶已逝,
柳树却依健在。
每到中秋或春节,
柳树总挺胸昂头,
屹立在老屋前,
向南翘盼,
伸出臂膀,
与彩虹搭成桥梁,
让外出的孩子回到自己身旁。
家乡老屋
文/甄西同
像位饱经沧桑老人,
整个身子支离破碎,
经过风的摧残,雨的洗礼,
骨子里仍透着坚强,
岁月的剥蚀,并没有因此而倒下,
依然屹立于村中。
爷爷从老屋走出,
为援朝牺牲他乡,
父亲从老屋走出,
让青春在边陲绽放出美丽诗卷。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老屋沐浴风雨,
阅尽春秋,依旧。
我虽没从老屋走出,
却对老屋有着不一般的情,
那里有我的根,我的魂。
从爷爷到父亲再到我,
见证老屋的执着和顽强,
老屋像山,挺起坚硬脊梁,
老屋像海,能容纳百川,
老屋像艘船,载着家人飘泊,最终到岸。
虽然老屋千疮百孔,
却能庇护我们不断成长。
如今父亲己老,
犹如家乡老屋。
他常说,一定回家乡老屋看看。
再次踏上回故乡的路,
又见老屋。
作者简介:
甄西同,男,济宁鱼台人,济宁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2021年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在报刊杂志,新媒体公众号发表小说、散文、诗歌200余篇(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