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宝楼每日一书一诗

梅兰竹菊新曲

文/屈军强

[越调]天净沙-咏梅
冰霜喜有春风,
梅破迎新花红,
香溢人间画中。
莺歌燕舞,
爆竹人乐乾坤。
[双调]水仙子-咏兰
一兰幽远看容颜,
千户闻香识诗卷,
清芳中一段春光暖。
纵笔情舞墨灿,
卷狂风满纸掀澜。
寸心儿黄白紫,
自芳儿香气延。
爱赏依然。
[中吕]阳春曲-咏竹
一园碧玉出新叶,
十里桃花梦影斜。
对琴一曲坚贞来。
喜赏月,
岁晚赞劲节。
[越调]平湖乐-咏菊
蕊金香冷秋风寒,
花尽自开颜。
九九重阳世人赞,
吟诗欢。
风月一笑香扑面。
哲人品美,
霜中卓为,
颂志士贺盛年。

唯有孤独安暖,才能静寂清欢
文/何俊锋
让心灵安静下来,唯有与自己倾心独处,静中生慧,静中坐禅,才能洗去风尘涤除污秽,才能更好地供养出笃然的灵魂,明心才见性,修心才养性。悠悠岁月,风雨兼程。心路历程行遍,已经深深懂得,人这一生,没有过不去的沟坎,只有不肯迈出去的双脚,往前一步,柳暗花明,天高海阔。岁月的长河,终究阻挡不了前进的信念;时光的大浪,终归敌不过内心的力量。
人生,就像一本书,有的人厚,有的人簿。有的人醉生梦死,有的人饱经沧桑。有的人在意封面,有的人在意序言。有的人在意过程,有的人在意结果。有的人高调写自己,有的人默默写人生。芸芸众生,都以自己的角色撰写着各自风格不一的故事,都用自己特异的方式演绎着故事里的章章节节,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编导,每个人又都是自己的读者,怎么写,怎样读,是喜是忧,或悲或欢,全凭自己掌舵,全任自己导航。
季节偷换,无声无息;花开花谢,不言不语,许多经年的人事,随了流水,许多昔年的印痕,逐了落花。一转身,天涯海角;一回眸,婆娑缱绻。佛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离别、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我们都是风雪夜里的赶路人,风雨人生,百味杂陈,滋味尝遍才算得上圆满,风风雨雨走过才称得上完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无论阳关大道,还是羊肠小路,每一次经历都是一种历练,每一次历练都是一种成长。阳光总在风雨后,收获总在付出后。
懂得在黑暗里,为自己点然心灯一盏,懂得在阴霾密布的时候,心种阳光,让生命之舟向阳开,让希望之光点亮漫漫旅程,人间就无处不温暖,世界就无时不美好。
“人”字,一笔写快乐,一笔写烦恼,一半写喜,一半写忧。喜忧参半即是人生,悲欢同行即是生命,无需沮丧,不必颓废,勇敢前行,就会明媚,微笑面对,就有希望。季节越深,人心越淡。喧嚣中,独守一方静谧;纷扰中,坚守一怀恬淡;落寞中,坚持一份简单。
只有练就月白风清的淡定,修得性淡如菊的从容,方可品赏到至善至真至美的风景;只有好好善待自己,才能更好地善待他人善待这个世界。渐渐懂得,喧嚣过后就是无尽的空虚,嘈杂之后就是无穷的落漠。静中生慧,静中坐禅,才能洗去风尘涤除污秽,才能更好地供养出笃然的灵魂,明心才见性,修心才养性。守一窗风月,蘸一池淡墨,敞开心扉,任漾动的思绪于指端翩跹起舞,任袅袅清风送走白云悠悠,任灵魂游走在唐风宋雨里,二十四桥明月夜任逍遥,南朝四百八十寺任皈依,心田修篱种菊,兀自浇溉,兀自芬芳,孤独中觅得安暖,静寂中寻得清欢,幸甚至哉。
无论岁月如何辗转,不管光阴如何薄凉,心底深处对温暖与美好的初心不变,骨子里对真爱真情的守望与坚定不减。沿着走过的斑驳残痕,细细梳理,慢慢品悟,那些隐没在时光深处的暖,那些珍藏在心间低层的爱,一直一直都在。人,总要有些向往,总要有些雅趣,总要有所坚持,当走过人生的四季,待到夕阳西下,终于可以给自己画上一个完整的句点,终究不枉红尘路上走一回,终归未负光阴的恩泽与岁月的馈赠。一辈子太短,生命太珍贵,要去做自己热爱的事。余生,不将就,不放弃。
荷塘鱼儿
文/杨烈焰(陕西)
瓦儿登湖好风景,
岀水芙蓉竞美姿。
惹得鱼儿水中醉,
游人墨客赏美痴。
20230528日写于增城
西藏走笔(四)
天使之泪 巴松措湖
文/何俊锋
今天八点半,我们的研学车队从拉萨饭店出发,去观赏林芝的芳姿,品味她的温馨柔情。林芝藏语意为“娘氏家庭的宝座或太阳的宝座”,可见林芝在西藏人们的心中的圣洁美好。她是名副其实的西藏的江南,更有世界上最深最神奇的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她锦上添花。
西藏至林芝高速公路的漂亮大气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从美丽的高原太阳城拉萨出来,便沿着拉萨河飞驰。道路平坦、宽阔,黧黑如墨的柏油路面发着微妙的光,像黑人的眼睛,也像跳动的音符;拉萨河很大,很宽,碧绿的河水流淌,在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像青春少女送来的秋波;近处的平地或山坡,像铺上绿色的地毯,诗意十足。
我们乘座的五号大巴在画中飞驰,我一边欣赏车窗外的无限风光,一边听藏族导游多吉(小虎)声情并茂地说着西藏的风俗人情。巴松措又名措高湖,藏语是“绿色的水”的意思,长约18公里,湖面面积约27平方公里,位于距工布江达县巴河镇约36公里的巴河上游的高峡深谷里,是红教的一处著名神湖和圣地。
进入巴松措景区以后,只见一座明镜似的湖泊悠闲地躺在大山的怀抱里,郁郁葱葱的森林倒影湖中,天际处的雪山熠熠生辉,山涧里有瀑布,湖边牧场芳草如茵,有牛羊点缀其上,生机盎然,情趣顿生。使这里成为人间天堂的是湖中的那座小岛,传说这是一座“空心岛”,它竟然不与湖底相连,而是悬空漂浮在湖水上。
我们通过架设在湖上的浮桥走到岛上去。岛上有一座唐代古建筑,是西藏著名的红教宁玛派寺庙——“错宗工巴寺”,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走进大殿,看见殿内供奉的莲花生、千手观音和金童玉女,我们的心立刻跟平静时刻的湖水一样肃穆而安静起来。心静下来了,脚却没有停步,我们沿着岛上的转经筒一边转经,一边向前走。岛上树木繁茂,栈道在林阴中曲折前行,一会儿,我们面对着蔚蓝的湖水,研学团队的学员一下子来了精神,自拍,合影,录视频,忘乎了所以。越过湖水,我们看见的是湖对岸的高山,还透过树枝的间隙,看到高远的天空。
我第一次到这么澄澈瓦蓝的湖水,倒映着蓝天白云,映衬着环绕的雪山,这一刻,我想跟蔚蓝的湖水融为一体,跟幽静的湖面融为一体,还想跟巍峨的群山、连绵的雪山融为一体,我想成为巴松措的一棵草、一根树、一捧湖水,一缕云烟、一个雪团、一阵清风,我还想成为巴松措中的一条游鱼,这样,我就能跟巴松措成为一个整体了。
诗和远方一直是吸引人远行的动力。这片纯净之地更是心心念念已久。松巴措仿佛是上帝掉下来的一滴泪,澄澈明净,仿佛绿色和平天使,降落人间。远处的雪山,尖顶的塔帽状,在阳光的照射下,银光熠熠,如尖锐的铠甲勇士,敢于直面丛林法则。眺望远方,这里的诗情画意,令人流连忘返;这一方天地,纯净澄碧,仿佛在洗涤灵魂,令人焕发无限活力,重新出发
我们的行程没有安排登山活动,只在山下进行观赏。远处的雪山永远有看不足、猜不透的神奇,太阳只能让它们银装素裹更加妖娆,即使夏天也无力退去它们白皑皑的银装!山川之间是一大片的滩地,睡着弯弯的河,河水有点绿意,像绿色的绸缎在纵情飘舞!那些高出水面的河滩上,春草已经约好了似的,一起探出头来,绽放着“浅草才能没马蹄”的诗意。林芝,永远用她的温柔创造出西藏江南的神奇。
送别(新韵)
文/张培兰
十年离索谊难分,今日重逢又送君。
明月清风知我意,夜深人静影形亲。
贺周郎
文/张海强
一对新人情似火,
万般浓情聚相贺。
舒兰美景多放射,
绮丽夺眸照娇娥。
一任鸳鸯不羡仙,
小周小常涉蜜河。
新福路上揽新福,
豪门彩头入舟车。
七绝*友情万岁
文/秦牛
朝覌云彩露华容,
月透窗棂梦友情。
常慕丹青千古画,
香魂致远万年荣。
2023 -05 -28
踏莎行 * 紫燕
文/秦牛
紫燕呢喃,
风拂绿柳。
花前月下常拉手。
红英落尽碧波平,
轻烟幽草芳菲秀。
紫燕遨翔,
九霄抖擞。
云消雾散山昂首。
丹霞湿露泪珠收,
情幽千古梅菊友。
2023 -05- 29
雨多愁坏老农人
文/李根乾
麦黄时节最怕下,
细雨不停愁坏咱。
眼看丰收颗粒满,
只盼老天开开眼。
农家一年盼丰收,
经济来源有保证。
市场价格不停降,
怎不叫人心发慌。
2023-5-29于扶风
咏无锡名家紫砂壶
文/屈军强
其一
一壶一水养人缘,一古一情诗意传。
一味一禅结雅趣,一生一乐慧福连。
其二
夏日清凉再入吴,明珠雅客尽言湖。
名人故居赞君子,蕴宝情长在玉壶。
其三
精妙砂壶亮眼开,吉言书法悦春来。
大师那位令人敬?静品梅兰赏雅台。
七绝-月季花
文/杨达
风姿绰约色无穷
谁许韶光四季同
帘外几丛红点点
对花一似坐春风。
西藏走笔(四)
天使之泪 巴松措湖
文/何俊锋
今天八点半,我们的研学车队从拉萨饭店出发,去观赏林芝的芳姿,品味她的温馨柔情。林芝藏语意为“娘氏家庭的宝座或太阳的宝座”,可见林芝在西藏人们的心中的圣洁美好。她是名副其实的西藏的江南,更有世界上最深最神奇的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她锦上添花。
西藏至林芝高速公路的漂亮大气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从美丽的高原太阳城拉萨出来,便沿着拉萨河飞驰。道路平坦、宽阔,黧黑如墨的柏油路面发着微妙的光,像黑人的眼睛,也像跳动的音符;拉萨河很大,很宽,碧绿的河水流淌,在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像青春少女送来的秋波;近处的平地或山坡,像铺上绿色的地毯,诗意十足。
我们乘座的五号大巴在画中飞驰,我一边欣赏车窗外的无限风光,一边听藏族导游多吉(小虎)声情并茂地说着西藏的风俗人情。巴松措又名措高湖,藏语是“绿色的水”的意思,长约18公里,湖面面积约27平方公里,位于距工布江达县巴河镇约36公里的巴河上游的高峡深谷里,是红教的一处著名神湖和圣地。
进入巴松措景区以后,只见一座明镜似的湖泊悠闲地躺在大山的怀抱里,郁郁葱葱的森林倒影湖中,天际处的雪山熠熠生辉,山涧里有瀑布,湖边牧场芳草如茵,有牛羊点缀其上,生机盎然,情趣顿生。使这里成为人间天堂的是湖中的那座小岛,传说这是一座“空心岛”,它竟然不与湖底相连,而是悬空漂浮在湖水上。
我们通过架设在湖上的浮桥走到岛上去。岛上有一座唐代古建筑,是西藏著名的红教宁玛派寺庙——“错宗工巴寺”,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走进大殿,看见殿内供奉的莲花生、千手观音和金童玉女,我们的心立刻跟平静时刻的湖水一样肃穆而安静起来。心静下来了,脚却没有停步,我们沿着岛上的转经筒一边转经,一边向前走。岛上树木繁茂,栈道在林阴中曲折前行,一会儿,我们面对着蔚蓝的湖水,研学团队的学员一下子来了精神,自拍,合影,录视频,忘乎了所以。越过湖水,我们看见的是湖对岸的高山,还透过树枝的间隙,看到高远的天空。
我第一次到这么澄澈瓦蓝的湖水,倒映着蓝天白云,映衬着环绕的雪山,这一刻,我想跟蔚蓝的湖水融为一体,跟幽静的湖面融为一体,还想跟巍峨的群山、连绵的雪山融为一体,我想成为巴松措的一棵草、一根树、一捧湖水,一缕云烟、一个雪团、一阵清风,我还想成为巴松措中的一条游鱼,这样,我就能跟巴松措成为一个整体了。
诗和远方一直是吸引人远行的动力。这片纯净之地更是心心念念已久。松巴措仿佛是上帝掉下来的一滴泪,澄澈明净,仿佛绿色和平天使,降落人间。远处的雪山,尖顶的塔帽状,在阳光的照射下,银光熠熠,如尖锐的铠甲勇士,敢于直面丛林法则。眺望远方,这里的诗情画意,令人流连忘返;这一方天地,纯净澄碧,仿佛在洗涤灵魂,令人焕发无限活力,重新出发
我们的行程没有安排登山活动,只在山下进行观赏。远处的雪山永远有看不足、猜不透的神奇,太阳只能让它们银装素裹更加妖娆,即使夏天也无力退去它们白皑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