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岁月年华 泉涌甘冽心性
——宜阳小说年会上的发言稿 /闫红岩
各位领导、各位文友,大家下午好!
时隔一年疫情,宜阳小说年会再次启动,各位文友能够再次重逢,我非常高兴。借助县第三人民医院提供的会议会场,各位作家能够畅所欲言,就我县小说事业发展问题献计献策、擘画蓝图、描绘未来,这是宜阳小说界的大好事。

刚才赵宏欣主席和宁少斌会长宣布了作协增补名誉主席和小说学会副会长名单,并介绍了小说学会成立以来的工作概况,值得祝贺与肯定。我县小说学会几年来的成绩值得发扬,成功经验值得推广。我县小说界同仁须戒骄戒躁赓续奋进,争取小说事业红红火火更大成绩,用我们手中的笔抒写出我们出彩的人生,用我们手中的笔描绘出更多更美丽的中国史诗。
谈起小说,我不敢在各位面前班门弄斧,但说说感受,我却是感触颇多。宁少斌会长和孙跃成副会长的小说我已经拜读多次,几乎耳熟能详,张会杰老师的小说却是惊雷乍现,令人意外而惊喜。今天适逢盛会,我想借此机会谈谈几点想法,不妥不到之处,敬请海涵。
宁少斌会长的小说《命运》源自于他已经通过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村暖花开》,作品通过杨春光和柳月亭殚思竭虑急村民之所急的努力工作,一方面细致入微地向广大读者诉说着当今农村的现状、苦状,同时也通过他们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从另一角度展现着乡政府、县政府等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和深情厚恩。时代发展大潮是大势所趋,祖国建设必将日新月异。作品紧跟时代主旋律吐露农民的心声,既像是新农村建设下声声子规鸟的鸣啼,又好似一曲顺风入耳的农村命运交响曲。

孙跃成副会长的小说《惊蛰》连载于《宜阳文学》,作品从解放前一直叙述到当今新时代,主人翁孙德禄、孙跃生父子的传奇而坎坷的经历不尽扣人心弦,而且最后对党对国家的认识的转变升华提质了主题。孙跃成副会长细腻而独到的文笔令人钦慕佩服。
张会杰老师的作品《亮的窗》围绕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思考,作品既反映了山区教育亟待解决的现状,也从侧面折射出了农村教育的困顿与疑惑,柏祖三杏与柏祖四杏与杏花村初中的情感纠葛立足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张老师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在述说故事挥洒真情的同时,将作品的立意点进行了垫足又垫足,读来令人回味无穷。用张老师的话来说,他的作品有灵魂灵性又有血有肉,人物形象饱满丰实,耐人品读,经得起咀嚼。
综观三位老师的作品,不仅立意高远新颖,而且写法各具特色,宁少斌会长激情讲说,孙跃成副会长款款而语,张会杰老师诙谐倾诉,他们的小说都有自己工作经历的影子,都在倾吐自己的岁月年华,言语谈吐之中,流露着泉水般甘冽清怡的心性。向三位学习。希望通过小说界朋友间的不断交流与思想碰撞,各位文友的文采能够更加出彩,思想的火花能够点燃心灵的熊熊大火,照亮自我,照亮宜阳小说创作更加炫丽夺目的春天。借此机会,也向宜阳第三医院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诚祝大家一切都好、幸福安康!

作者简介:
闫红岩,河南省宜阳县人。曾先后任河北省诗友联谊报社记者、石家庄市少年智力开发报社特约通讯员、江西金太阳教育集团特约编辑等,现任宜阳作协副主席、宜阳小说学会副会长。在省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百余篇,代表作品有诗集《自然传启》、论著《形形色色的教育案例》、童话小说《银杏树之恋》和长篇小说《谈天唬地》、《王邦瑞传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