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卫华
记得上大学那会儿,学古代文学的课程,最喜欢的莫过于李白的诗了。尤其是那首《将进酒》的开篇,其“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吟唱,总会让欣赏者,情感跌宕,热血沸腾。

初夏的五月,随作协的采风团,去了一趟山东,第一站便是东营黄河入海口。当一行站在黄河岸边,顿时感觉到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一马平川,领略到了“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波澜壮阔。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此时此刻的她正用博大的胸襟,将大海揽入怀中。
此次参观的黄河入海口,属于山东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该区是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是以保护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350平方公里。保护区共分南北两个部分,南部区域就是现行的黄河入海口,面积为1045平方公里。目前的保护区,是中国暖温带保护最完整、最广阔、最出彩,也是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

如此年轻广阔的湿地,竟让我们的旅游大巴,在黄河入海口的湿地中,行驶了一个多小时。望着窗外一望无际的年轻湿地,车内的作家们,在发自肺腑的感叹之时,留在内心深处是真切的感动。感动山东人民,用建设好湿地生态系统的实际行动,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绘就成黄河入海的美丽画卷。
旅游大巴终于停在了一处Z型的瞭望塔附近,一块巨大的泰山石,竟让参观者匆匆前往。因为泰山石上,书写着五个红色的大字“黄河入海口”。此时的泰山石,与身旁的黄河遥相呼应,将来此的游客们,带入震撼的画面。拍照打卡单照合影,作家们纷纷以雄伟的泰山石,和宽阔的黄河为背景,留下自己得意的身影。

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关系,没能乘船前往黄河入海口与黄海连接处,欣赏电视里展现出黄蓝相交的美景,并将其留在了以后的机会之中。不过接下来,参观天然柳林和鸟岛的安排,重新领略到黄河入海口,又两处独特的风景。
参观天然柳林中,自然对比起淮安的柳树湾。同样是柳,黄河入海口的柳林,大气而随性,一踏进柳林之中,就给参观者留下深刻印象。而淮安的柳树湾,因为大都为人工种植,缺少了大自然的滋润,根本无法比拟。天然柳林景区共占地32公顷,其一簇簇俗称“馒头柳”的杞柳,则是景区中的代表。
当漫步在千米木栈道上,眼前是景色宜人,让参观者流连忘返。突然,近处一对野孔雀在林中恋爱,公孔雀情不自禁张开多彩的尾翼。赶忙打开手机,捕捉瞬间的美丽。可放大细看那调皮的公孔雀,竟将屁股对着远方的来客。直到他调转自己的身姿,献出迎客的开屏。

登上观河亭,不仅可以观赏到滚滚黄河,和黄河故道的地质遗迹,还可以领略万亩柳林的壮观景象。接下来的鸟岛参观,是一次与鸟近距离相见的时机。鸟岛景区占地共39公顷,是鸟类觅食、交配、活动的主要区域。其中有和大熊猫平起平坐的一级保护鸟类——东方白鹳。而常见的鸟类有鸿雁、灰雁;赤麻鸭、翘鼻麻鸭等。
在候鸟迁徙季节,还可观赏到丹顶鹤,大天鹅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而此次采风最想见识的,便是东方白鹳的真实面目。在大巴回程途中,车窗外一闪而过的电线杆,终于让作家们捕捉到东方白鹳美丽身影。每根电线杆上,都有白鹳筑成的鸟窝。只见有的落下飞起;有的昂头挺立;有的低头喂食。此时有人提出疑问,如此平凡出现的东方白鹳,以及她们的不辞勤劳,是否是人为所致。但当看到东方白鹳们展翅飞翔的身影,一切疑问也都释然。

独特的生态环境,独厚的自然资源,打造了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新、奇、特、旷、野”的美学特征。并让湿地纳入到了“国际最美湿地”的名录;还荣获了“中国东方白鹳之乡”以及“中国最美湿地”的称号。
中央领导于2021年10月20日,参观过此处黄河入海口后,曾留下临别遵言:“黄河入海流,真是辽阔啊!今天来到这里,黄河上中下游就都走了,我心里也踏实了。”正是中央领导的关怀和惦记,让如今的黄河入海口青春焕发,美丽常在!
2023.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