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志昂,1952年生、汉族、江苏省苏州人,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书法艺术。沈志昂先生的作品师古不泥,挥酒自如,飘逸舒展,点画劲挺,和谐呼应,浑然一体,妙趣无穷,美不胜收。作品在国际和国家级大赛中多次夺冠。博得有关领导和艺术界的高度关注。在书法艺术界取得了杰出成就,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作品在世界最高艺术殿堂法国卢浮宫,美国纽约,日本,韩国,北京人民大会堂等地展出和收藏,被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等收藏机构收藏。
荣获“十大军民艺术家”,“国宝艺术家”,“中国书画百杰”,“盛世中国书画名家”“中国德艺双馨书画名家”,“感动中华杰出功勋书画家”《诺贝尔国际艺术奖》《国际艺术巅峰人物》《人民书画家》等荣誉称号。

等 你
半 窗 明 月
我在北京等你
因为清华园的荷塘月色
我在天津等你
因为乾隆爷的盘山感叹
我在南京等你
因为雨花石的红色誓言
我在上海等你
因为海派文化的吴昌硕
我在杭州等你
因为西湖的四时风光
我在苏州等你
因为寒山寺的钟声
我在徐州等你
因为贾汪的潘安湖水
我在盐城等你
因为丹顶鹤故事的女孩
我在荷泽等你
因为单县的长寿之乡
我在宝应等你
因为柳堡的故事
我在扬州等你
因为运河春天的邀请

吹着夏天的微风,带着夏花的芬芳,小满翩翩而至。夏意正悠长,夏味亦绵绵,宜赏花听泉,宜品茗闲谈,宜积极乐观,宜宁静致远……
奔波于尘世间,纷扰忙碌谁都难免,无论何时,怀颗感恩欢喜之心,跟随着季节的脚步缓缓向前。亲草木,近自然,知进退,修内涵,知足的人生最幸福,懂得的遇见便温暖。

高学历的在送外卖,沒有学历的在当老板。漂亮的人四五十还单身,醜的人很早就结婚生子。有本事的人一輩子一年也见不了父母几回,平凡的沒有成就的人一輩子享受阖家团圆。有人喝酒抽烟活到老,有人努力工作年少猝死,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沒有标准答案。————你的心就是标准。人生也许有太多的为什么沒有答案 ,也有太多的答案沒有为什么,冥冥中一切皆有命运与因果!

人都有喜怒哀乐.因为自己。只要心不随境转。就不会如此。外境本来就没有高低,好坏,美恶与差异,都由自己的妄想分别而起。只要随心自在,不加任何的定义,心不随境转,别人激怒.诽谤.都不要被受影响。一笑置之,顺其自然。这样一来就不会有太多情绪了。

茫茫人海,如何能遇见?这都是缘。出现生命里的人,都不是偶然,有的是欣赏你,有的是心疼你,有的是帮助你,有的是利用你,有的是磨练你,有的是教育你,有的是渡你成长,但无论如何,又无论什么人.都要感谢大家,因为是你们最终完全的完善了自己,让我们学会了感恩,学会了思考,学会了珍惜,学会了看淡,时间会让大家明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情深不及久伴,远亲不及近鄰.厚爱无需多言。且行且珍惜。

人人心存敬畏,社会必然进入良性的健康发展。敬畏之心萌生于信仰,在于当时代政治生态的引领,巩固于持续反复学习、大彻大悟所信仰的理论,提升于不断实践自己的信仰理论。一句话,敬畏只有信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心无旁骛,才算是某一信仰的忠实信徒。否则,其信仰只是为了实现个人目的的一种粉饰。反腐中被抓的党员领导干,在通报其所犯罪行时,都有一个共同点——信仰缺失。始终如一坚持一种信仰,并愿意为其所信奋斗终身的人,都可以算得上是圣人,都是值得让人尊敬的,无论是被反对者视为顽固不化、还是时代的另类,其骨子里的坚持和忠诚都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智慧,是一种生活态度,是最好的尚俭节约。简单可简化繁复,简单可析离琐碎,简单可鞭辟近里,简单可吹糠见米。生活简单,不会乱花迷人眼;说话简单,可以增加亲近感;办事简单,杂七杂八可剥离;交友简单,繁文缛节没市场。我们不必为锦衣玉食做奴仆;我们不应巴结权贵住高楼;我们不用疲于奔命穷应付;我们不能自套缰绳做马牛。对自己大方一点,宽松一点,放开一点,自由一点。快脱去伪装,洗去铅华,不再负重,断离羁绊。老子曰:大音希声,大道至简!
勤奋,成就生活之美!

每个人的性格中,都有某些无法让人接受的部分,再美好的人也一样。所以不要苛求别人,也不要埋怨自己。人们所看到的世界,大多是自己内心的投射。推开一扇窗,有人看见的是风光旖旎,有人看见的是污泥遍地。这其中,差的不过一个心胸和格局。总是看不惯别人,往往是因为自己境界不够。真正内心通透的人,看什么都顺眼。越来越觉得,人和人之间没必要互相说服,生活不是比赛,说赢了也没有人为你颁奖。不是所有人都值得被说服。与其互相说服,不如互相删除。一辈子太短,下辈子太远,我们只能在现实的世界里,好好珍惜彼此的关系。愿每一个人身边都有一群真心实意的朋友,无关乎利益金钱,只在乎感情深厚,我珍惜人生中所遇到的每一个人,因为下辈子不一定遇见。在感情上人生只要两次幸运便好:一次遇到挚爱,二是往后余生白头到老!

社会上常常能听到“人要有感恩之心”的话,这话本身没错,意思是说,做人要有回馈、回报曾经施恩、帮助过自己的人。但是我认为回馈、报恩都不及心中有一颗敬畏之心。这是因为,感恩回报有还债之意,容易在人们心里诱生今朝帮你,来日受报之意,把助人易变成交易。如果人人心中有敬畏之心,把做好事、帮助人当成为自己积阴德,是不是更有利促进人们良好品德的形成?更有利促进社会的和谐?所以,人人有信仰,人们心里才能生敬畏。敬畏之心可衍生自觉助人不求回报之心,能演绎出向乐善好施者学习的自觉,这不比感恩更利于社会和谐吗?

人生之路,有人见证,有人喝彩,有人诋毁,有人伤害,而到最后,这一切好的坏的温暖的恶毒的,都成为了养料。我们每个人生命当中都有各自的劫难,生命没有悲剧和喜剧之分,如果你沉缅于喜剧之中,那它就是悲剧。如果你从悲剧中走出来,那就是喜剧! 关于不思善,不思恶,有人说能理解“不思恶”,但不知道如何理解“不思善”。其实不思善不是说不为善,而是不刻意因为是善而为善。因为做人做事都应凭良知,而不是为善以博名利。就像医生治病救人是出于本性良知。而不是为了治好了病别人感激你。做事尽本分,做人凭良知,内心才会获得安宁。

人生实属如此,以前听歌,懵懂无知,听的是旋律;后来听歌,年少轻狂,听的是歌词;现在听歌,爱恨情仇,听的是故事;以后听歌,喜怒哀乐,听的是自己

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己经得到的,更要珍惜;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己经失去的,留着回忆;想要得到的,必须努力;但最重要的是,好好过好当下。
老师们:早安!幸福人生需要三种恣态:对过去,要淡;对当下,要惜;对未来,要信。

人生是如此简单,简单到无法以思维去分析;展现如此单纯,情绪无法染着;真理就在幻垢身心,于妄念习气中,随顺;勿自我之迷惑,于欲望贪婪中,清醒明澈;没有思维理性可以通向自己,只因意识即迷失的本觉.只因心识分别即造作妄想;只因体验是束缚;本觉依繁乱呈现生生不息,在生命造作中,性空无挂。

人生的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每段路都有每段路的风景、每段路都有每段路的担当!一路上会有风和日丽、也会有雨雪风霜、会有艰难险阻、也会有一马平川!人这一辈子、总有些事情需要你去面对、总有些无奈需要你去承受、无论怎样、都要守住自己的心!人生无常、心安即是归处!

生活工作中十有八九不如意,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不如意,会深深地影响着人生发展的走向和生活的质量。坦然平和的心态对待不如意,结出的是泰然自若、内化于心的沉稳;积极正确的心态迎接不如意,等待我们的往往是出乎意料收获;怨天尤人的心态处理不如意,竟然遇到的是不如意的连锁反应。因此,人的一生既要学会享福,又要学会积极面对不如意的遭遇,过度享受生活往往一时无法承受挫折,从不如意中浸润出来的人,反而韧性和智慧更加超群。

人生,就像一条悠长的小巷,我们在其中行走,寻找希望,寻找乐趣。学会欣然接受,便是最好的行走。我们每个人都是红尘过客,不要为难自己,每一天让自己快乐才是正确的选择。不争不抢便是慈悲,不辩不言就是智慧。
时间在走,年龄在长。懂得的多了,看透的多了,才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学会原谅,学会宽容。就会发现:你心若澄净,世界便无尘埃;你心若欢喜,生命便会宁静。

为人处世的宗旨。人不妨活的洒脫些,逍遙,自在!不必对所有事情斤斤计较。凡事知上下,知轻重,知缓急,而不要自寻烦脑。所以,在生活中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我们大可不必非黑即白地苛求他人。许多事情都沒有标准答案。不妨在糊塗的视角让人轻松,也给自己的心轻鬆。

非常喜欢这几句话:“人生不求财满地,但求平安度四季;人喜富贵三春景,我爱平安两字金”。说起富贵,其实更多时候是枕上一梦,梦醒成空。古人感叹: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大富大贵往往伴随着大起大落,这需要极强的承受力和应变力,并不值得羡慕,而幸福不是用金钱和权力来衡量的,唯有“平安”,才是享受人生的根本保证。人的一生,只有平安,生活才能幸福;只有平安,才能对未来充满希望;只有平安,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只有平安,才能享受梦想成真的喜悦。人人都需要平安,自己平安,家人平安,国人平安,世界平安。平民百姓信奉“知足常乐”,图的是平安;为官者总想“解甲归田”,盼的是平安;山中耕夫说的“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为的还是平安;宋代文人苏轼也曾感叹“且盼儿孙鲁且愚,无灾无难到公卿”,为的也是平安。追求平安,平安度四季,是人的本能,也是生活的真谛。

一个有人情的社会,很容易形成腐败的土壤。一些领导干部通常说的“会做人”实质上包含着两重含义:一是会说让许多人喜欢的话,会做让被求者心悦的事、会送喜纳的物;二是真正意义上的会做人,即有头脑、有知识,但从不以才视傲,说话办事得体,让人放心省心。后者“人才难得”,前者推动了社会的腐败。只要细心观察,社会腐败的治理,应该先从提高国民素质入手,有防腐反腐的制度,但很多腐败的滋长都离不开逐利求名者的“以视相见”。在经济社会、在人情社会、在私有制程度不断提高的社会,铲除腐败如不从“敬礼”和“纳礼”一起治理难以有效扼制社会的腐败风气。

真正点亮生命的不是明天的景色,而是美好的希望。我们怀着美好的希望,勇敢地走着。跌倒了再爬起,失败了再努力,永远相信明天会更好,永远相信不管自己再平凡,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这才是平凡人生最灿烂的风景。

朝雾遮挡冉冉升起的太阳,只是阴霾一时得势,灿烂的光芒往往会在正午显示出明媚;工作生活中的困难让我们煎熬,那是我们社会实践的还远远不够,别忘了困难煎熬中才能孕育出智慧、产生出办法。正如一些人所说,“办法总比问题多”。所以,无论干什么,只要不气馁,一轮新的社会实践总能推陈出新,成就一批人,创造新成就。

“厚德载物,雅量容人”。《菜根谭》里有句话:“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意思是说:一块肮脏污秽的土地,往往滋生出许多生物;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流,往往没有鱼虾生活。所以一个有高深修养的君子,应具有接纳庸俗的气度和宽恕他人的雅量,绝不可自命清高,不跟任何人来往而陷入孤独状态。世间万物,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都是相辅相成,对立而又统一的。而做人必有宽广之胸怀,方能聚贤纳才。有些人因为接触的圈子不一样,自命清高,对于不如他们的人员一股子高高在上,没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其实人是多样性的,有着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思想,我们应该是要有包容和接纳的胸怀。“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包容和接纳身边的每一个人,自然就会得到周围人同样的欣赏和接纳,但要实在接纳不了,那就远离吧!

到了一定的年龄,你就慢慢懂得了一些残酷。当你有心事,却找不到一只聆听的耳朵,就知道自己已被迫进入了成人社会。快乐可以拿出来展示,却把悲伤留给自己。这是成人礼的训条,岁月骗走了天真,名利打败了无邪。纯真年代再难来。身居繁华,心靜如水,不为世间五色所惑!

大千世界,适合自己的生活就是最好的生活!凡事顺其自然就好,别太逞强,不必强求,给自己留一个腾挪的空间,否则会让自己心力交瘁。而且时间久了,别人也会认为,你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没有人会心疼你的付出。别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优越无比,不管取得多么辉煌的成就,说到底你我也只不过是红尘过客。人生最美的风景是你在,我在,风景依然在。

司马迁是清贫的,也是富有的。说他清贫,是指他任职于清水衙门,一般不是因为公务,狗都不会上他的门,除了孤灯陪伴,也只有让他不离不弃的狼丝毫左右于;说他富有,富到连不可一世的汉武刘彻也买通不了他,即使处他宫刑,也难夺其志,足以说明他内心的富有和强大,他留下的《史记》,如果算版权的话,司马迁的后人可能富可敌国啊,如果按知识产权理论,如今国内的所有富豪们资产加起来,恐怕难以超越。历史就是历史,现实就是现实,谁也不能把历史搬到现代来讨个说法,只有向前看,人才生活的豁然坦荡。要生存,写史必须按统治者的意愿落笔,如果想还原历史真,真的比登天还难,这就是理想与现实的焦点。

生活,就像一杯白开水,你每天都喝,不要去羨慕別人的饮料有各种顏色,其实未必有你的开水解渴。人这一生,不管经历过多少风雨,都要舒展着眉头过日子,內心丰盛安宁,性格澄澈豁达。那有许多轻而易举,尽是默默努力;也沒什么感同身受,处处皆是冷暖自知。真正的幸福感,一定是來源于精神,把不忙不闲的工作做得出色,把不咸不淡的生活过得精彩;过好自己的生活!

每一天都是新鲜的,那是因为我们倒净了昨日装进心里的无关紧要的信息,才让我们面对某个领域时有了空杯的心态。如何做到空杯心态,我的体会是:要牢记满招损的道理,学会谦卑;必须记住宽容是大气,学会不记仇;一定要懂得理解,学会换位思考;发生问题先反醒自己,学会冷处理热问题;要知道他气我不气,气死自己没人理的道理,学会不与不同频道的人计较。从上述角度出发,做到空杯心态并不难,接受自己喜欢的、有用的、能让自己健康的信息就好,千万不能让负能量的、让自己的不开心的信息要删除掉,让不利交往、不利健康的信息储存在心里,一定会报复我们的心理。

水靜能鉴物,人靜可观心。当一个人处于心浮气躁之时,其实很难客观理智地去思考问题。唯有靜下心来,才能让自己回归理智清醒,洞悉到事物的本貌和解決之道。在靜坐沉思。隔绝外界的一切干扰,僅供自己冥想思考。保持內心的宁靜,能让人自清自醒;适当地休憩,則能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踏实学习.却不是识少少扮墨客.在这俗尘凡世中,谁都难免会有心烦意乱的时候。尤其是被各种生活的琐事缠身,掙不脫、也解不开,只恨自己沒有生出三头六臂來应对处理。可越是烦躁的時候,就越是需要让心靜下來。心靜,則心定;心定,則事明。靜下心來,才能从柴米油盐的琐碎之中跳脫出來,多一些深层次的思考;心定下來,理清思路,才能拨开生活的层层迷雾,在人生之路上更好地前行!

电视剧《卫子夫》有句经典的台词,全句为:“世事皆有机缘,不争不显不露,若没遇上便也甘之如饴”。剧中卫子夫的生存法则:选择善良,不争不显不露。意思是说所有的事情都是有机缘的,自己选择了善良,不争不显不露,若没遇到好的结果自己也认了。这句话说得是一种平和、宽容、睿智的处世哲学。不争,就是少些计较,少些欲望,在亲情、爱情、友情面前,欲望都是身外之物。不显,做好事,不显摆,不张扬,真正做好事的人,从来不说自己做好事,反而是那些小人,总是打着做好事的旗帜,从中谋利。行善事,不显示,为善的目的在于助人,只要帮到了别人,就是人生乐事,何必去显摆。不露,有真本事,也不显露,这才是真正有能力的人,而往往那些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之人,总是各种显露。低调做人,对别人也是一种尊重,你太高调了,别人就显得低下,先不说你的高调会如何伤害别人,面子上也过不去。不争、不显、不露是多么有智慧的秘诀啊!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深去领悟。

人生短短几十年,都是瞬间,给自己一份乐观,给自己一份平和,不指责,不抱怨;不苛求,不奢望;保持最真的情怀,保持最好的心情!不羡慕別人辉煌,不感叹世态炎涼,给自己一份淡然心绪,一份宁靜气魄,用自信的脚步,坚定自己的选择.经营自己的生活。

生活中总会遇到让人不愉快的事情,这种不愉快似乎就是一种坏事,如何让坏事转化成好事,需要智慧,更需要包容、理解和谦让。将坏事转化为好事是在包容、理解为前提下的智慧点化疆局,是在抓住事物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的画龙点睛式的破冰,是社会实践经验上升为一般人所不具备的解决能力。如果说实践出真知,那么学习是提升视野、开拓眼界的基础,修为才是产生包容他人、理解他人的基础。如果思维境界被困在“私”里,看到的只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包容和理解只会是一种装饰和门面,经不起时间和现实的考验,带来的只是无休止的争论和积怨。真所谓,世界很大,不怕容不下你我他,就怕心胸狭窄针尖插不下。

“学不自满可言博,修而无我能达道”。是一副修身、励志联。上联说的是学无止境,在学习上永远不能自满,只有孜孜以求,不断进取,才能做到博学多识。下联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的修养只有做到“无我”才能修成“正果”;如果一心想着“自我”,私心杂念缠身,满脑子想着个人利益,则永远不可能“达道”。一生求学,不知足才是向上的阶梯;半世修为,能无我才是得道的真谛。觉得自己才高八斗,学富五车,那说明你的能力还远远不够。修为的至高境界,就是感觉自己再平常不过,肚子里空空如也,脑袋中一无所知。把自己融化在大自然当中,化成一片树叶,一只蝴蝶,或者一滴露珠,一朵流云。因为没有我,而我无处不在;因为不求乐,而乐如影随形。

人生来去一场空,因此要学会珍惜及活的更有意义。别让生活的压力挤走你的快乐,别让鸡毛蒜皮的事,耗尽你对生活的向往,人生得意须尽欢,开心一天是一天。面对生活,解决问题,接受现实,忘记烦恼,放心过往。人生烦事多,你我须看破,累时休息一下,闲时听风月当歌,管他富和贵,不蹉跎岁月,把每天过的新鲜,过的自在。

《九江文学社》微刊编委会成员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特邀顾问:杨成贵 丘新梅 余斯文 傅塘根 沈志昂 许峰 丘国华 陈新良 李延录 倪金茂 张晓元 刘长江(通辽) 丘昭骏 李小燕 郭仁炳 徐和勇 张善廷 余际宏(法律)
顾问:刘长江(四平),易顺天 张升 马艳峰 吴生泉 王述成 王勤 王长顺 徐明 郭洪森 王楼 叶新华 王立田 萧海玉 杨成宝 尹连荣
微刊主编:洪新爱
微刊副主编:郭景刚 朱少华 杨柳风 张冰剑 杨学是 逢春来
微刊编委:洪新爱 郭景刚 朱少华 杨柳风 吴生泉 肖海玉 张冰剑 杨学是 逢春来 胡杨 徐明 尹连荣 张丽贤 朱德天 张安敏 石慧
组稿:放飞 石慧
编辑制作:杨柳风 一束暖阳
《九江文学社》平台主播(排名不分先后)
六妹 姜军良 刘俊韬 上善若水 云丽 星辰 凤凰之歌 紫薇 慧贤 叶子 传奇 杨成宝 鸿雁 溢彩轩 闻声飞扬 董琦 郭俞君 玉兰 曹钧 扬帆起航 虹霞 阳光 楚楚 虹 小丫 紫翠 紫叶 开心岁月 吾心如水
九江文学社
微刊编辑委员会
2022 年 3月执行
于2022 年9月6日更新
组稿:放飞 石慧
编辑制作:一束暖阳
图片大部分由作者提供,小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告之即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