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随笔/ 延 安 行(5)
文/刘玉伟
1982年10月18日下午,我来到位于延安市西北角,延安市凤凰居委102号的凤凰山革命旧址瞻仰和学习。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天的吴起县),又经瓦窑堡(今天的子长县),保安(今天的志丹县),于1937年1月来到延安,就住在这里领导中国革命,指导全面开展抗日战争。
凤凰山革命旧址就在延安市区的一处高坡上,比起杨家岭和王家坪,这里是住宿条件最好的一处。院里院外都是青石板铺成的道路,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住过的窑洞也都很好。走上台阶,向右就是毛主席的旧居。1937年1月至1938年11月,毛主席就住在这里。
我看到院里有三孔建在石阶上的窑洞,中间有一个门,可以通到两边的窑洞里。窑洞外面还有一个石磨,在左边的窑洞里,有一个大土炕,炕边用木板镶起来,一个老式的方条桌,一个小办公柜,一个用蓝色土布包起来的简易沙发,一个后背比较高的坐椅,墙上挂着毛主席正在看报纸的照片。

走进中间的窑洞里有两个长凳,一个方凳和一个靠椅,桌上放着白色的粗瓷茶壶和茶碗。墙上悬挂的是毛主席和印度援华医疗队队员爱德华和柯棣华等人在一起亲切交谈的照片。
在中国革命最艰难的时候,在尼赫鲁的支持下,成立了印度援华医疗队。中印文化协会主席谭云山为他们五个人都起了一个中国名字,而且在他们的名字后面都加上个“华”字。另外三个人分别是桌克华、木克华和巴苏华。他们的事迹和付出以及大无畏的国际主义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感怀。
我还看到,在窑洞的墙上还有一张是毛主席同白求恩交谈的油画照片。右边窑洞里有一张大床,还是白色的粗布被子、单子、褥子和枕头。窑洞里还有两个铁箱子,一个大立柜,一张方桌,一把靠椅,桌上也放着煤油灯、墨盒和笔筒等。窑洞的墙上是毛主席在写《论持久战》的照片,另外在一个玻璃厨柜里,放着一个旧网套和几本毛主席的书。在毛主席旧居的门口,有一张毛主席和周总理在这里的合影照片。
毛主席旧居的左边是朱德总司令的旧居,也是周总理的旧居。1937年1月朱总司令住在这里,那年周总理从西安回到延安后,朱总司令就把自己的寝室打扫得干干净净,请周总理来居住。院里有三孔窑洞,两边还各有五间小房子,院里有两个长条石凳,两个小方石桌,八个小石凳。走进朱总司令住过的窑洞里,中间玻璃展厨里是朱总司令用过的毛毯,窑洞里有一个大方桌,两个长凳,墙上有毛主席和朱总司令、林伯渠在这里的合影照片。朱总司令的寝室里有一个大土炕,炕头有一张长桌和一个小凳,桌上放着煤油灯、墨盒和毛笔等物,炕上还是白色粗布的被褥单子和枕头,另外炕上也有一个黄平布被子和一个毛毯。窑洞里还有一个桌柜,墙上是朱总司令在八路军指战员大会上讲话的照片。
周总理的寝室在左边,寝室里土炕上也是白色的被子、褥子、单子和枕头,靠墙放着一张长条桌,旁边的高凳子上放着脸盆和牙膏牙刷等用品。桌上也是煤油灯、墨盒、笔筒等,墙上是周总理1937年在这里的照片。
毛主席在这里写了《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16篇著名的文章。他还在这里会见了白求恩、卫立煌等许多中外人士。1938年11月20日,日军飞机首次轰炸延安,毛主席和中共中央随即迁往城西北的杨家岭。

刘玉伟,1982年10月18日下午写于延安凤凰山,2023年5月26日修改于西安市大明宫铁路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