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九二三年九月初二日,五爹讳名王毛眼出生在一个实老庄户人家庭,那时候社会贫穷、科技非常落后,再加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创伤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对老百性的残酷压迫,五爹的童年、青年时期很不好过,也受过很多罪,年纪轻轻被迫抓壮丁、当兵。
后来五爹和五妈成婚,由于自家,兄弟姊妹众多,日子过得也非常清苦。随后五爹过继给石岩梁村本家叔父做养子了,其叔父是革命军烈属王守成。在此住了十来八年,五爹五妈生娃娃就是存活不了,后来经艺人看让他们原回老家住哇,五爹回来后一连生了八个娃娃都长大成人了。但五爹对过继叔母的孝顺还是一如既往的好,经常往来不断,关照不断,老人家也很感激很开心。至于叔母的遗产也还是有一些了,五爹也本应该有权继承其遗产了,他本人也家大人多生活也是很困难的,可是出人意料的是五爹分文不要,拒绝继承其叔母遗产。这在当时让很多人不理解,为啥他生活那么困难不要叔母的遗产。这样让叔母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将遗产全部送给其他亲属了。五爹这种高风亮节,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也给那些为了争夺父母遗产的子女们,打官弄伺对簿公堂的人们,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这也在当时成为了坊间的美谈,人人坚起大拇指赞不绝口。
随着八个孩子相继长大,娃娃的饭量也大增,五爹的负担是可想而知的,他思谋着赚钱养家糊口的出路,从此,年年农闲时候走西口,到后山后套牧区买上些牲畜,卖给有需要的生产队,来回倒腾的挣点差价。可是那时的社会风气决不允许个人这样搞,这属于投机倒把行为,这也很犯错的会挨批评的。可是五爹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得不这样做,这也是万般出在无奈何的情况下,生活所逼、生活所为,不得不挺而走险的。
八个孩子四个念书的,两个上初中两个上小学,给家里也不能帮忙。大一点的孩子和五爹五妈参加集体生产队劳动,也只有他俩挣的是大人工分。几个娃娃还是顶半个劳动力,挣得半个劳动力的工分。那时的人们靠挣工分,分粮吃饭了,十口之家的生活能好过吗?这也是可想而知的!
一九七八年十一届三中全后,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着,神州大地,也就是八十年代初,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大地全面实施推行,五爹家的生活也随之,芝麻开花节节高啊。
他开油坊,榨食用油,养着两头枣红骡子在大石磨上磨油籽,后又在全公社来说,他是率先买榨油机的,榨油机的上马既增加了出油量,又提高了黄油的质量,前来换油的人,络绎不绝,门庭若市,五爹也很是风光、也很让人羡慕。那时候人们不叫创业者叫老板,而是叫万元户。其所承包的责任田,也在五爹一家的精耕细作之下,农作物长势喜人年年大丰收,从此五爹一大家的生活,摆脱了贫困,走向了幸福,同时也过上了真正意义上的小康生活了!
五爹的一生是圆满的,八个孩子都成家立业,生活幸福。其中三女王调儿在部队工作、三子王振清在煤炭部门工作。三女婿丁茂峰一直在部队工作相当于正处级干部、五女婿韩六则在防疫站工作是科级干部。孙辈们有的是医生、有的是公务员,有的是自由职业者,生活过得都幸福美满。
五爹也很善长外交,这也是人生在世不可或缺的一门功课,五爹虽没文化,但在这方面也是无师自通的。他常说“你们年轻人在社会上要有一定的交往,人际关系很重要对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都有益处。又说“有些人家开开门方便了、闭住门吃了,死门死户,这些就不太好了。一个国家要有一定的外交了,一个家庭也要有一定的外交了”。常记五爹五妈那很好的,人情着了,他俩很好客,人再多不嫌麻烦,无论来了谁,客客气气,吃了没,.喝了没,嘘寒问暖,尤其是远道而归的女子女婿们回来时那真是欢声笑语,海吃海喝,人流不断。
五爹“常说好汉不花净手钱,人上世花钱开消一定要有个家庭计划,也叫长计划短安排,而不是盲目的糊乱花钱,钱要花在刀刃上,杜绝铺涨浪费。养儿防老、积蓄防后。常将有日思无日,居安思危。否则一旦出现家庭变故,才不置慌乱无序。”
五爹也是个热心肠人,遇见邻里人,返唇递舌,惹事生非、这些突发事情,他也要去主动调解、返来复去劝说,直到平息为止。而不是袖手旁观,置之不理。他常说“告状盼人留,打架盼人拉,这是最起码的做人准则、做人标准”!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五爹很厚道,见不得眼眩事,即不公评事情,只要你能和他勾通他也不计较任何人,也很能吃亏,不是看钱太真的那种人。他常说管它个哇,吃亏就吃个亏哇,人长天也长,东西是个甚!银钱值粪土、脸面值千金,争天夺地一场空。用来安慰自己此时的复杂心情。
他晚年还在不断的学习着,他笑着说你们识字的人,看书是学习了,我不识字听收音机也是学习了,说的太好了。他每天拿着收音机、录音机听听新闻、时事政治等国家大事,也常和村头院舍亲人们,谈谈国家大事、周边国家的一些战争事态的发展趋向。和大伙共同讨论,也常常谈些自己对国家大事的评论和看法,有时说的还很到位。他的思维很是前卫,和年轻人也能合得来,基本没有代沟。
虽然五爹的人生早已划上了句号,但他那音容笑貌依然浮现在我们眼前,他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敢于担当的精神,永不服输的坚强精神,永远是我们的思想财富和学習动力。我们将永远怀念他老人家!
王埃锁,男,家居陕西省府谷县庙沟门镇。中专文化。七十年初我在本大队当了很多官,还入了党,在信用站干了二三十年,平时爱好写点小东西,也给县广播站时不时写些小稿件,偶有小文见报,是农民通讯员。改革开放后,先后在府谷卫校乡村医生提高班、府谷卫校中医提高班、榆林地区儿科急救学习班学习四年!经省卫生厅考核发给《中专水平证书》。由于本人学习刻苦,再加上四十多年的临床实践,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深受当地民众的信赖,人称“好医生”!
征稿启事
各位作者,我们海内外文学联合会向全世界作者征集稿件。我们分普通稿件,月征文稿件,年征文稿件,新的一年我们将举办世界级文学作品评奖,奖金非常高。欢迎朋友们投稿。投稿地址,加微信snbm5828。加微信时必须告知是投稿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