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灯下的明天
––《纪念六一儿童节》
文/红叶

一年的夏季又来了,在繁华都市里到处充满了爱和希望。当一颗红心融入爱的世界时,就会把自己的意念升华到祖国伟大的梦想中,萦绕在心中的是更加美丽辉煌的明天。

今天阳光明媚,时代给人带来的不仅仅是机遇,而且有更多的是挑战。仍然坚信我们的宏伟蓝图,一定能够实现。我仰头看一望无际蔚蓝色的天空,泛起层层白云,天空中的云彩随风飘荡,不时的结对重叠的、环抱在一起的,好像5G时代变化多端形成各色各样的图画,那朵朵白云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又要到了特殊的日子《六一儿童节》,这边的马路刚修好,步行街道上换了美丽花案的便道砖,增添城市一大亮景《直隶第一街》。初夏还是有些凉意,风儿袭来,顿感神清气爽了许多,此情此景让人心旷神怡。疫情刚刚过后,古城保定跟全国一样复工复产。我们心怀祖国和人民,听从党的正确指挥,我们才有更多的时间感受幸福的时光,感受生命里中的色彩。在这个时代里,每个人跟着时代步伐,才能有更美好的希望和憧憬。


家不远处有个体育场,早晚向居民开放。孩子们放假了,在玩足球,双方一攻一守,左右躲闪传递娴熟,动作干净利落,教练吆喝着,很是热闹。突然足球飞转着向我方向袭来,我条件反射抬腿反踢了过去,还是感觉身体大不如前了。我站在球场外看着孩子踢球,也是一种消遣和乐趣,良久才往回走。今天有通知晚停电,原因是变压器出了点故障,电力抢修人员马不停蹄的投入了工作,到晚上还没有修好,又是一个难忘的夜晚啊,修好只能明天见了。


夜 ,深沉而又宁静,只有天空中的星星晶莹闪烁着,真是夺目逸彩。人啊!若衣食无忧,自然安逸如故,这样的生活对于老百姓来说,也就是满满的幸福了。拿出蜡烛点燃了,屋内顿时明亮了许多。出去时间长了口渴厉害,我的嗓子直冒烟,赶紧做水,拿出爱喝的武夷山桐木关产红茶,用量杯沏上,屋内立刻散发出茶茗的香气,沁人心脾,使自己的心情开阔很多。就着烛光摇曳,我翻阅着手机微信朋友圈,突然看到了萍儿给她孩子制作的视频,看到孩子在进行小提琴曲目表演,听着悠扬的弦音,还真是了不得,这孩子长大了,我见过二次,是一个很难管理的孩子,没想到把孩子提升的这么快,这样好。根植了自信自强,真是难能可贵!我凝神看着蜡烛的灯火,看着灯芯,又看火苗飞窜,不由地勾起我儿时的回忆。那时没有电,我家就点油灯。油是麻子油,灯的芯子是棉花搓成捻,然后用油浸透了,再把油捻子头播到灯台边上,点着了可以用好几小时。国家当时还在初级阶段发展时期,什么都是公有制,国家很困难,人们很团结友爱。当时的口号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奉公执法。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等等,到处洋溢着良好的道德社会风尚。

特别值得回忆的事,是烛光下的父亲!他有一个账本,原来是买完东西,晚上就记录下来,然后就把本子放到枕头下。后来才知道,他是记录着每月工资的每天花销情况,然后总结一个月的剩余,一年总会有过年的费用。为了节约用电比较少,时常点上油灯,工资是有限的,七口人啊,精打细算安排生活。如果在哪个方面花多了,就及时更改一下,避免家里有所亏空。爷爷奶奶都在世,我时常给爷爷奶奶送饭。一家老老小小都要惦记,唉!想一想父母真的是很不容易。我们兄弟姐妹们都懂事的早,爸爸妈妈上班去了,大姐二姐三姐都利用课间时间,跑回家里把饭做好了,爸爸妈妈中午回来后,一起吃饭,这样持续了很多年。我最小穿的衣服都是哥哥姐姐的,妈妈在油灯下,拆开大的穿不着的衣服,从新裁好了在用手摇缝纫机做好,趁着微弱的灯光,用电熨斗熨平裤线,给我准备节气换的衣服。奶奶过年时,给我们的压岁钱总是一人几个古铜钱,姐姐们拿着它让妈妈做好毽子踢着玩。我家每年都养鸡鹅,那时才是真好,母鸡鹅每天都产蛋,不管养的什么都是棒棒的。做毽子时,就在大公鸡上扯下大尾毛插到毽子托上,五彩缤纷太漂亮了。家门口还种着一颗枣树,每年硕果累累。这样安逸的生活,取决于父母精心的料理,日子虽苦虽累,但我却发觉那时满满都是幸福,散发出无尽的情感世界。

想过去,是不是上了年纪,还是未了的事缠绕着自己,总是留恋对往事的回忆,还有那些曾经发生过很多事,刻在灵魂中永远挥之不去是童年的故事。那时的人受到得是革命教育,那时空气中不时有音乐响起,军号哒哒的吹来了游击队,革命红旗永向前……这样的爱国歌曲不绝于耳。在希望的田野上……在这个时代里,做什么都是为了国家和人民,是国家的创造者,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现在生活的确不错,科技发展的更快了,节奏感加快,每个人都要努力学习,不然就会掉队了。为了节约用电,也时常用油灯,哥哥姐姐和我写每天的作业和复习自己的功课,朗朗的读书声不绝于耳,更增添了几分对油灯的感情。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佩戴的是红领巾,一切今天的努力,是为了明天大有作为,我们都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一颗燃烧的红心,随时都可以听从党和国家的召唤。

这小小的油灯,伴随了我的学生时代,时隔多年来激励感染着我。灯!永远不灭,在我心中依然闪烁,一直提醒我自己走在一个正确的方向,锲而不舍的努力,练就了钢铁的意志。今天的辛苦就是为了明天的辉煌保留着那份真诚和善良的心,不忘初心,我们同心同德,不虚度光阴,让心里的阳光照亮明天,让我们辛勤的奋斗为了孩子们的明天幸福快乐。



作者简介:
林福生先生
汉族
河北保定市人
民革党派成员
中国舞蹈家协会艺术分会会员 ,中国体育舞蹈协会会员,中级院士国际级教师评审,获得文化部和中国舞蹈协会举办首届北京国际标准舞世界公开赛业余三十五以上拉丁舞组亚军,担任十余次国际级和亚洲舞蹈公开赛(官办)及全国比赛 评审。
八路军研究会太行分会会员
河北省晋察冀抗日研究宣教中心副主任
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
北京政报头条媒体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红色文化河北中心副主任
保定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研究会副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