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忘的教学岁月 永铭的师生情谊
小序:不是心血来潮,也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来自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一日无事在翻找从事教学近四十多年所颁发的各种证书时一本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满三十年的教师荣誉证书和一张 “从事乡村教育工作满三十年荣誉证书” 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我手捧着这两种沉甸甸的证书,一时浮想联翩,感慨万千!一生一世从事教育事业,一生一世与可爱的学生相处,从中所产生的师生情谊让我难以割舍忘怀。一届届,一代代的学生,他们如同一棵棵幼苗已长成了参天大树,他们如同一只只雏鹰展翅高飞于万里长空。他们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在不同的岗位上为祖国的建设发热发光而贡献出了一份力量。由于天各一方,多想再见一见他们那曾经熟悉的笑脸和身影啊!正是基于这种想法,所以才有了创建历届学生相册的动机与初衷。

一
一生从事教育事业,最难忘是那些岁月
为了培养祖国花朵,披星戴月呕心沥血。
最爱听是上课铃声,还有书声音乐唱歌。
送走一代又是一代,但愿只把春秋书写。
二
三尺讲台一根教鞭,一支粉笔拿在手间。
纵横驰骋任是由我,口若悬河讲解不倦。
粉笔疾书肯定无疑,教鞭指处定是重点。
一堂课上是否成功 ,考试成绩就是答案。

三
张张照片记忆犹新,昔日学生仍铭于心。
最难忘是当年情境,师生一堂为学奋进。
朝夕相处同为学业,互敬互爱日久情深。
如今虽是天各一方,一看照片倍感亲近。
四
幼苗长成参天大树,雏鹰起飞展翅长空。
学成成为栋梁之才,建设祖国曽立奇功。
美好时光没有虚度,为圆梦想当先奋勇。
若是回首来时之路,一路风景永在心中。

五
昔日虽然曾经在一起,时隔已久难免不忘记。
今日一见无一不惊讶,忽然想起原来就是你。
人生一世难免不分离,时常相聚才会互通气。
感谢网络空间与微信,相聚相册不再长相思。
莲花峪学校:






陈培柱

后排左一尹衍华后排右一蒋秀芹前排朱凤梅

后排尹衍华前排左一刘兰香

尹衍华


张成明

周爱莲

周广涛


周瑞雪

左陈培洲 右周瑞雪


郝振银


陈培洲


王桂水


周丽华

周燕
北栾联中:










我与吕兆伟等同学合影


84级李英


89级徐兴娟

89级李鹏



89级徐晓华

89级高洪梅

89级李燕

89级孙峰

89级李远新

89级高洪文

89级郭瑞民


93级张贤柏

作者简介:
陈宝田,笔名龙山石,男,1949年2月出生,山东肥城人,中共党员,中学教师,自幼酷爱诗词、书法,毕业于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一生热爱文学,尤其喜欢诗歌创作,有作品见诸报端。自2009年上网以来,共创作散文100多篇,诗歌5000余首,《读人物传记随感录》1611人。作品先后在都市头条、中国诗歌网、中国作家网等各大平台发表,并在都市头条平台创建《华夏文学》编辑部,任主编。现为中国诗歌网、中国作家网会员、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得奖主之一。

《华夏文学》是一个面向全国爱好文学创作者的平台。作品力求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反映生活,歌颂美好,传播正能量。作品形式不限,字数最多在3000字左右,诗词为3_5首。但要求为原创作品。禁忌剽窃、抄袭,违者,文责自负。敬请广大文朋诗友踊跃投稿。投稿格式:原文+作者简介+作者照片。投稿微信13853840219。
投稿邮箱:fclongshanshi@163.com
《华夏文学》编辑
